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腐败现象的滋长和蔓延已成为危及经济改革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之一。尽管加大力度反腐败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但人们往往只重视了对个人腐败的声讨和惩治,而忽视了对集体(或称小团体)腐败的谴责和遏制。可以说,集体腐败问题是当今中国反腐败运动中的一个盲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我国的腐败现象出现了两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苗头:一是案值升级。二是集体腐败。现在,集体腐败的大案要案正在上升和蔓延,而且总体规模有继续扩大的势头,其危害性十分严重。准确把握腐败现象的新特点,对于确定反腐败斗争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体腐败面面观所谓集体腐败,是指多人乃至团体合谋违纪违法、中饱私囊的腐败行为。集体腐败现象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和表现形式。集体截留,私设账外“小金库”。这种集体腐败行为打着为集体谋福利的旗号,截留收入,用于超标准招待、购货回扣费、讨债奖…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国上下都对反腐败问题十分关注,本文就如何认识和根治腐败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腐败是人类社会的“霉瘤”腐败,作为一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并非市场经济社会所独有,更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是阶级社会的共有现象。虽然腐败在不同国度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政府官员或公共组织违反正常的公职规范、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背离既定的管理目标,而达到利己目的的行为。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现象,尽管统治者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利益,千方百计地防腐反腐,倡导廉清政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开展反腐败斗争,只有加强思想建设、监督机制建设、法律建设、铲除腐败滋生土壤等防腐机制的建设,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5.
在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由上海代表团张仲礼等31位代表提交的建议制定国家《反腐败法》的议案,因其特殊的重要性,被会议确定为一号议案。据称,这是建国以来人大代表提交的第一份建议制定《反腐败法》的议案。据报道,该议案建议首先要根据国情,确定"腐败"的法律概念,界定腐败行为的主体。这对制定一部法律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按普通的理解,腐败,即腐化、腐烂、败坏、败落,主要表现为政治腐败、  相似文献   

6.
王亚 《黑河学刊》2012,(4):58-58
当前,我国尽管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从腐败的类型、主体、区域、程度、动机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探寻我国腐败产生及其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价值失范、道德约束乏力导致腐败,分配不公,制度性漏洞和权力失监,对腐败行为打击惩名不力导致腐败。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诱发腐败的因素非常多,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与此同时,国家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有力惩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在这种扩张与打击的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职务犯罪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职务犯罪是腐败现象最集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一、腐败的定义腐败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意指生命体发霉、腐烂;现今却变成了一个政治学名词被广泛地应用。腐败一词之所以在当今被频频使用乃因腐败存在的广泛性和反腐败的迫切性。不同国家、不同政治体制和文化背景下对腐败的认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一些反腐倡廉的文论,认为腐败现象的根源是剥削制度。笔者认为,这是传统政治思维定式得出的表面的和片面的结论,应当加以探讨和澄清。 一、‘剥削根源论’缺乏充分的历史根据 剥削与腐败都是人类历史上持久的、并且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将腐败根源视为剥削制度,简单看来不无道理。对于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不能依此类推。视剥削制度乃至剥削阶级和剥削观念为腐败的根源,缺乏充分的历史根据。众所周知,前社会主义时代三种形态的国家政权,不仅它们本身是剥削制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维护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观念,而又不乏防腐  相似文献   

10.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腐败现象,比建国以来的任何时期都要严重,腐败与该职已成为当今社会损害我们党的机体健康的最大毒相。1993年8月,中纪委第二次全会向全党在严宣告,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务必在近期内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一时间,全国各地各纪检检查机关立刻掀起了一个反腐败斗争的高潮。广大群众也纷纷检举揭发各种腐败问题,党政机关的各种腐败性质的大案要案一结再给……但是几年过去了,廉败现象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看待这些现象,进一步树立反腐败的信心,用邓小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进一步武装…  相似文献   

11.
反腐败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体制不够完善,腐败作为侵袭社会肢体的毒瘤涉及到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尽管当前反腐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腐败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权利腐败日益严重,反腐败的各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对我国当前反腐败进行对策探讨,从而加强反腐败工作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治贪之本     
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利益格局产生强烈碰撞,在一些领导层中滋生和蔓延了腐败现象。尽管党的十五大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项工作,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惩治和遏制各种腐败现象,腐败之风有所收敛。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从近年舆论界不断暴光的贪官丑行来看,贪官的出现势头在有些地方仍然有增无减,涉及高层次的领导干部腐化、变质、堕落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惩治贪官,反权力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腐败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反腐败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呼声.对于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从而对我们党失去信心.但80年的历史已证明,反腐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中国共产党是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4.
张继尹 《魅力中国》2010,(2):105-106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持续加大,不断取得重要成果,但是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反腐倡廉形势仍然严峻。进一步分析腐败发生的各种机制,努力降低腐败治理的难度,是亟须着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继尹 《魅力中国》2010,(4):105-106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持续加大,不断取得重要成果,但是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反腐倡廉形势仍然严峻。进一步分析腐败发生的各种机制,努力降低腐败治理的难度,是亟须着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腐败并不是我国当前社会所独有的现象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敲榨勒索、权钱交易、挥霍人民财富、腐化堕落等。从本质上说,腐败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从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败现象长期地、普遍地存在着,而且相当严重,历代王朝的覆灭都同政权腐败分不开。虽然也有励精图治、反腐倡廉的皇帝和官吏,但历代统治者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许多腐败现象,社会主义是从有剥削、有阶级向无剥削、无阶级过渡的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就我国来说,首先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  相似文献   

17.
范丹 《魅力中国》2013,(22):354-355
现阶段,我圆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廉政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的腐败现象,使得反病形势仍然严峻,靡政建设任重道远。政务公开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新手段,能够从源头上抑制腐败的产生。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廉政建设。本文阐述了政务公开对廉政建设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在推进廉政建设过程中,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要从思想、制度、立法等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的政务公开制度.推进康政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腐败现象也逐渐滋生和蔓延起来,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行之有效的反腐败,必须着力于建设现代民主政治的高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建立独立、客观、有力的舆论监督机制,必须着力于从精神上挽回我们久以沦丧的道德、人心,着力于建设理性、完善的政治法、社会法和心法。治理腐败的方式有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两种,但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呈非均衡状态,要遏制腐败首先要有良好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对于尚未制度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自1993年9月份以来,中共中央接连作出了加强反腐败斗争的重大部署。消息传出,全国上下为之瞩目,大得人心。如何抓好反腐败斗争,并能取得良好效果,我认为,只有认清腐败产生的根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蔓延,治理措施才能显示出巨大威力,我们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就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来讲,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目前市场发育不全,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之一 应当予以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虽然不是导致腐败现象的主要根源,但是,也应看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新旧体制交替,市场机制发育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冲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要求各级党委务必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工作换而不舍,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深入学习和领会江总书记关于反腐败斗争的论述,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理论的思考江总书记把反腐败视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提到全党面前,在理论上,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理解:1.腐败是共产党肌体的痛疽。一是侵犯党的性质。关于我们党的性质,党章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