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研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吸收能力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创新产出,不仅取决于其创新要素的投入量,更取决于区域人力资本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文章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等方法,基于2000—2015年县级尺度的专利数据,在知识吸收能力理论的视角下识别影响中国区域创新产出的主要因素,尤其关注区域内科研人才的知识吸收能力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①中国区域创新产出以及科研人才分布存在严重的空间不均衡性,两者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特征;②各类型创新投入要素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在区域间存在着差异,表现为区域的创新产出水平越高,企业RD投入和外商投资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越强,而政府RD投入的促进作用越弱;③科研人才的知识吸收能力仅在创新产出水平高的区域对某些创新投入要素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表现为科研人才存量与企业RD投入、政府RD投入和外商投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的交互项仅在区域创新产出水平高的区域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创新型人才集聚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影响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规模和质量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深刻影响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基于城市适宜性理论,构建了城市适宜性理论模型和创新型人才集聚影响因素的综合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创新型人才集聚的时空格局及影响机理。研究发现:①我国形成了以各省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聚点,"中心—外围"模式的创新型人才空间分布格局。东部地区是我国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集聚区,中部地区则是我国创新型人才集聚的薄弱区。西部地区的创新型人才增速较快,创新型人才在向东部地区集聚的同时,也呈现了向西部地区流动的迹象。东北地区的创新型人才总体增长最为缓慢,且主要城市的创新型人才集聚度占全国排名呈下降趋势。②经济适宜性是影响我国创新型人才集聚最主要的因素。而其中,专利授权量和第三产业规模与创新型人才集聚的相关性最高。③社会适宜性和休闲适宜性对创新型人才集聚的影响分居第二和第三位,而其中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以及博物馆、公园绿地面积等休闲因素也成为影响创新型人才集聚的主要要素。基于此,建议各城市在增强经济活力的同时,关注创新型人才的人文需求,加大基础设施和休闲设施的投入,打造吸引创新型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相似文献   

4.
准确测度区域辐射中心人才集聚指数和辐射力水平并深入探讨二者相互关系,有助于检验各省份人才政策的实效性和为区域辐射中心建设提出路径建议。本文选取17个典型省份作为区域辐射中心研究样本,采用区位商法和回归分析法开展研究表明,区域辐射中心建设进程中存在明显的“人才政策—人才集聚指数—辐射力”交互推动关系,且区域辐射中心人才集聚指数与辐射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才集聚指数提高1个百分点,区域辐射中心辐射力提升0936个百分点。相反,区域辐射中心辐射力提高1个百分点,人才集聚指数提高1068个百分点。区域中心辐射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二者对人才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86和056。研究成果为区域辐射中心建设指明了路径:人才政策应聚焦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辐射中心应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区域性、特色化产融合作平台,建立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与人才集聚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辐射力和金融服务辐射力来提升区域辐射中心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定性描述,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刻画。通过对模型信息的深入挖掘,提出了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核心动力,各城市对人才求贤若渴,相继发布人才新政以招贤纳士。从城市硬条件和软因素角度,构建包含经济势能、创新投入和不动产结构的人才集聚影响因素体系,利用中国18个都市圈中心城市2008-2016年的数据,运用熵值法和随机效用模型分析影响人才集聚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心城市经济势能、创新投入和不动产结构与人才集聚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不同,不动产结构对人才集聚度的影响最大,是经济势能影响的2.23倍,是创新投入的1.64倍;其次是创新投入,其影响是经济势能的1.36倍。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中心城市不动产结构、创新投入和经济势能每增加一个单位,人才集聚度将分别上升0.42、0.25和0.19个单位。  相似文献   

7.
区域人才集聚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萍  章守明 《经济问题》2006,(11):14-15
基于区域人才集聚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流向单一、政策雷同、观念狭隘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战略性重构人才集聚系统的解决视角,确立了人才流入、人才经营和内外交互作用三个子系统,并就每一个子系统提供了相应的人才集聚策略。  相似文献   

8.
9.
高耗能产业在长江经济带工业体系中占据较大比重,采用产业集聚指数评估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集聚水平,采用计量分析方法验证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集聚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整体集聚趋势明显,各细分行业集聚趋势存在差异;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的省际差异变化趋势尚不明显;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与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呈正向相关关系,环境规制、财政政策对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有负向抑制作用。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应重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控产业污染转移、加强绿色制造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价值链视角,构建涵盖人才资源在区域空间层面集聚生成、地区配置、效能产出3个维度在内的区域人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AHP-信息熵组合赋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8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人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就长江经济带整体而言,考察期内地区人才集聚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但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沿线省市人才集聚水平差异显著,缩小趋势渐缓,整体呈现局部高水平、全局低效率的不利境况;各省市人才集聚水平关键维度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显著波动递增态势,但内部耦合协调度存在不平衡发展问题,影响地区人才集聚水平整体提升。为提升长江经济带人才集聚水平,推进沿线地区协调发展,需强化区域人才合作机制,采取差别化精准策略破解沿线地区人才集聚低水平、不协调的短板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人均消费品零售额表征区域消费水平,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法,探究江苏省1995—2011年来区域消费水平的空间格局与演变,通过分位数回归结果进行解释。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全局自相关计算可知,1995—2011年间江苏省区域消费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特性,且呈现出不断波动增强趋势;时间突变点表明,2004年是区域消费水平空间关联的突变点,2004年以前,区域消费水平空间分布较均衡,地区差距较小,而2004年以后,消费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空间分异不断扩大;消费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化表明,1995年来江苏省区域消费水平的集聚分异格局不断增强且趋于稳定,呈现"南高北低"集中连片的分异态势;分位数回归结果详细刻画了不同分位点上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与方向,其中,城乡人均收入、城市化率、人均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比重对区域消费水平起到正向的积极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额起到负向的抑制作用,而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公路里程及人均财政支出对区域消费水平的影响在不同分位点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才集聚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探讨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才资源集聚的战略对策与基本措施。提出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 ;实施引进与培养并举战略、引导“羊群行为”战略和“变电站”战略等三大战略及采取四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静  邓大胜 《技术经济》2021,40(3):108-118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人才政策,政策重点从以往的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转向形成覆盖高层次科技人才、青年人才、甚至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顶天立地"人才政策体系,以形成地区科技人力资源集聚规模优势.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科技人力资源统计规范和制度,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等范围较窄的统计指标进行替代,难以适应国家和地区人才宏观管理需要.因此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科技人力资源内涵界定,探索提出适应我国基础统计资料现状的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测算方法,测算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和结构,认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仍呈现东部高度集聚,中、西部规模较小的特征.进一步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规模、创新活力、文化教育和居住环境是核心层科研人员集聚的重要因素,但范围更广大的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地区薪酬水平、研发投入强度和生活成本不相关;高技术产业规模、文化教育水平是东、中、西部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东部地区受到地区薪酬水平、创新活力和生活成本影响更显著,西部地区则仍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继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作用,中、西部地区重视打造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平台,逐步减少政策对人才流动的直接干预,通过科技力量布局倾斜间接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集聚.  相似文献   

14.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以及补链、固链和强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工信部最新认定的5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刻画其区域和产业分布特征后,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深入研究了“小巨人”企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在不同集聚分位上的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1)不同批次“小巨人”企业区域分布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且总体呈现东部地区遥遥领先,并高度集中于五大城市群内中心城市的聚集特征;行业分布则呈现制造业超过半壁江山,但比例轻微下降,生产性服务业比例稳步递增的趋势。(2)产业基础、经济环境、营商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了“小巨人”企业集聚水平,且上述因素对于不同分位集聚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3)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仅对低集聚度“小巨人”企业集聚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小巨人”企业集聚度提升无显著促进作用,不存在“大者通吃”现象,人力资本水平对“小巨人”企业集聚度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营商软环境仅对高集聚度“小巨人”企业集聚程度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两者的影响均随集聚程度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发展状况,利用区位商指标对河南省33个行业的产业集聚效应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河南省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行业不多,且结构不合理。河南省应采取强化配套服务、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等措施更好地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和变化趋势,揭示了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总体集聚程度一直相当高,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对人才、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的创新性行业空间集聚水平高,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而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行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呈分散布局。通过系统考察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发现其重要因素依次为规模经济、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产业政策因素、文化环境和区位通达性,但不同行业的省区分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集聚科研人才,激发科研人才创新活力,为安徽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动能。为进一步促进科研人才集聚安徽,本文从科研人才总量和集聚度两个角度,选取区位熵模型,分析安徽省及省内各地市科研人才集聚现状,将安徽省与沪苏浙及其他中部省份进行比较,发现安徽省在科研人才体制机制、省内创新资源分布、区域人才争夺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并围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河南应该抓住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发挥人才集聚作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首先阐述河南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才集聚现状,接着分析人才集聚效应,最后从经济发展、教育科研、人才市场方面分析河南产业结构升级中人才集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拥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业集聚过程中,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人才资源过度集聚会产生拥挤,造成人才资源过剩、闲置和产出效益损失,而通过人才个体心理感知的拥挤会降低产业集群人才集聚能力,阻碍产业集群深化发展。从经济学、心理学视角对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拥挤效应及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就避免人才集聚拥挤、最大化人才资源效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1996—2016年中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区位基尼系数指标测度中国生猪养殖业时空分布及其演变特征,进一步运用Moran′s I指数从空间相关性角度对生猪养殖业的地理集聚效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生猪养殖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并呈弱化趋势,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时空分布呈"集—散—集"的变化特征。其中,1996—2005年,中国生猪养殖业空间上呈现稳中有升的集聚态势,2005—2013年,集聚态势逐渐减弱,2013—2016年,集聚现象呈现回升趋稳态势。Moran′s I指数表明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效应,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对周边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省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受自然资源、经济、技术等多种要素综合影响,其中,地理因素、土地资源、城镇化率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对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各省区发展生猪养殖业应因地制宜制定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挥生猪养殖水平较高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