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山东省淄博市新型功能陶瓷材料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产业创新集聚发展的机制及对策。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发现:新兴产业创新集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产业发展空间和基础优势;关键之处是政府规划先行引导、创新政策普惠性支持、创新生态环境打造;核心主体是若干创新领军型企业和高技术企业集群;重要保障是形成点-线-面全方位的资源体系支撑。  相似文献   

2.
王洪 《经济论坛》2013,(10):63-6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结合的基础上.本文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及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集聚可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在区域集聚视角下,从空间集聚、技术优势和市场集中三个角度出发,通过三类模型对吉林省2004—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优势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优势,空间集聚度较高;新能源业在金融危机以后发展很快,已有形成产业集聚和市场集中的趋势;生物医药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且市场集中的趋势明显;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很快;旅游业具有发展潜力。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为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个体式创新、集群式创新、开放式创新三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异同,探讨不同层次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协同演化,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合作创新有利于整个产品配套体系的协同开发,在技术标准形成方面可以获得扩大用户安装基数、影响消费者预期、增大技术兼容性与开放性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专利许可、协作R&D、技术标准推广等模式形成一套相互认可的技术标准,最终达到向顾客提供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的目的。其中,专利许可模式包含交叉许可、后发制人许可、免费许可三种模式;协作R&D模式包含配套型协作R&D模式和平台型协作R&D模式;技术标准推广合作模式包括行政型、市场型、联盟型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韩京葆 《当代经济》2017,(35):88-8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其市场潜力大,技术层次高,附加价值高,污染程度化,能源依存度低,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湖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而技术创新则是其持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松弛变量的DEA模型,基于价值链视角,利用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面板数据,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分别对其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实证研究.并在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最终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途径,为找到创新效率的提升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吸引科技人才集聚,科技人才集聚呈现的空间差异性又影响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现有研究对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互动关系忽略了空间因素,难以全面刻画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复杂关系。采用我国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空间交互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存在显著双向促进作用;科技人才集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之间存在负向空间交互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战略的支撑。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5大瓶颈: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比较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十分奇缺,技术标准缺失,产业链不完整、结构不合理。江苏省应当确立以知识产权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建设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与生态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引导,合理布局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协同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关系和系统运行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模型,分析其协同创新稳定性及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共生单元、选取共生模式、培育共生环境及建立协同创新共生界面是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稳定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集聚式发展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相比传统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具有明显的战略性、生态性和国际性等特征。目前我国已有15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评估机制、创新能力、资金保障和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缺失等障碍,未来需要通过完善追踪考评制度、搭建双层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和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等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解读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基础上,从国家战略层、区域集聚层和技术-产业层三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剖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三种实践模式,即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型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国家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即战略性与全局性,新兴性与前瞻性,很强的带动效应和渗透力,增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符合现代生产标准、增长速度较高。对比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行业的带动效应和行业集聚状况,可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叶卫东 《经济师》2012,(9):52-5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当务之急是要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协调推动作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加快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着力强化产业培育与人才储备体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者,其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呈现出显著的模块化特征。以模块创新和标准创新为基本框架,构建了3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式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核心模块-架构规则”、“架构规则-核心模块”。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5个维度建立了突破式创新路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方法,并用该方法对西安市2014年14类行业数据进行分析,设计了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式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服务需求出发,探究了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机制与架构,并评估了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现状。研究表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需要多种创新要素,而且需要完善创新服务支持链,构建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武汉市仍然需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6.
评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水平,是调节与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顺利运行的有效手段。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表现,从结构、功能以及效益3个维度,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与层次分析方法进行组合赋权,设计基于规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水平评价方法,并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保障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水平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构建的基础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仍是战略性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实现,这有赖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而构造知识基础与建设技术体系是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的两个重要基础。构造知识基础应关注其与研究人员的匹配,建设技术体系应包括发展选择与识别技术的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技术的市场应用能力和政府强有力的扶持这四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它对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的现状,并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事关我国经济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的战略转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特点和范围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分析了税收政策的着力点,并就我国现行税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及其不利影响进行了评析;最后,从加大研发环节投入、鼓励创新突破、吸引风险资本、吸引和培养人才和对外合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在分析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