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城市水污染治理政策影响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水污染日益加重,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为平衡经济发展与水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从生活、工业、畜禽3个主要污染源入手,分析城市水体污染物的产生、治理、排放过程,将水污染治理融入经济发展进程之中,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城市水污染治理仿真模型,并以长沙市为例,探究在不同水污染治理情景下未来长沙市经济和环境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水污染     
水污染一般是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排水未经处理而大量排入水体所造成的污染.目前各国由水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日益严重,它不仅时农业、渔业、工业有危害,也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应切实行动起来,加强水污染治理与防范,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我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我国水污染的现状、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治理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资源基础,城市产业及人口集聚产生的水污染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桎梏。为研究城市人口—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水污染的关系,以武汉市为例,构建城市水污染系统模拟仿真模型,以2020年为基准年,《武汉市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30年)》规定的2030年COD排放量34.5万吨为目标,设置基准情景和3种政策控制情景,模拟预测不同情景下城市COD污染量。结果表明:(1)城市COD总量主要受人口子系统和畜禽子系统影响,生活污水将成为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2)分别控制点源和面源子系统的污染源,城市COD污染量分别降低了8.47%和3.37%;(3)综合考虑所有污染源控制的情景才能达到规划控制目标,单目标情景都不能达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水污染标准。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主要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科层制治理机制,存在着行政分割、治理手段单一、治理制度不完善、公众参与程度低等诸多缺陷;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机制创新,即在单一的科层制治理机制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和网络机制等多种机制,包括建立综合性流域机构,协调行政区际和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以及完善公众的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朱玫 《环境经济》2013,(7):40-46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要把握好三个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释放地方政府和企业治理内在动力着手,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城乡环境治理,打造工业和城镇精细管理的同时,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公平发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变政府主导为多元参与,协调发展。太湖列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迄今17年,是我国水污染治理历时较长、投入较大的流域。在一个跨越多个省市、经济发达、污染又相对严重的流域,要探索出一条湖泊治理的成功之  相似文献   

6.
赵自芳 《技术经济》2006,25(3):82-84
以经济学有关理论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我国跨区域河流水污染长期无法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公共资源性质和外部治理缺乏市场机制。因此,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与完善流域管理机构等措施是实现跨区域水污染有效治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薛惠锋 《环境经济》2007,(11):20-26
淮河、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的、片面的,而应该是我国水污染治理基本矛盾的概括。解剖麻雀式地研究淮河、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全国水污染防治形势,推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COD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05,(2):1-7
党中央、国务院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多次询问淮河污染问题,对出现的水污染情况十分关心.要求认真加以解决。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对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当前治污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今后几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城市排水设施,是保证城市地面水排除,防治城市水污染,并使城市水资源保护得以良陛循环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渍、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由于城市排水设施的功能和特性,使其工程规模大,投资额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及在运行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在社会经济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前,城市往往不易做到具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和良好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
湖北水污染问题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恩成 《当代经济》2010,(14):92-93
随着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水体污染形势严峻:城市水污染依然严重,农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村饮用水安全任重道远,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供需缺口日益增大,大型水利工程负面影响显现。本文建议湖北通过打造"两圈一带,人水和谐",成立湖北水资源保护专项办公室,构建武汉城市圈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基地,推进四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国家级试点区建设,推广农业两部制水价,实行基本水价财政直补,建立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构建生态补偿南北联动体制等对策治理水污染。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07,(B06):4-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今年3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关系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中俄关系,松花江治污刻不容缓,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认真落实治理规划,加大治理力度,严格依法监管,务求取得明显成效。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明了我国水污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水污染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构建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论文以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清洁化进步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微分博弈模型,探讨现有生态补偿机制下流域生产技术进步与水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建议。研究表明:(1)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清洁化进步能够降低流域水污染物的存量;(2)加强府际间的合作能够以更少的投入换来更清洁的水环境,同时能够增加流域整体的净收益水平;(3)技术溢出效应对省域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投资数额及消费品产量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环境经济》2004,(11):8-8
10月23~24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在安徽蚌埠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曾培炎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1994年以来,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关闭近5000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生产线,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经过10年努力,淮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工业污染占整个污染的比重降低,生活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群众饮水困难得到缓解。曾培炎指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的  相似文献   

15.
只有通过融资激励机制来改变或强化各行政区域的污染治理和监督激励强度,才能实现流域上下游整体上的福利优化,有效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实现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本-收益的平衡.对流域水污染成因及其治理的分析表明,在中国现行水污染治理体制下,流域内各行政区域间的激励不相容导致了流域水污染的持续和加剧,也导致了地方政府污染治理监督强度和治理强度上明显的激励不足.通过自主协商和横向要素转移等自组织模式强化上游的治理、融资和监督激励,可有效地实现分散信息下的上下游之间的激励相容,推动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流域水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浙江案例的分析表明,在我国现行水污染治理体制下,流域内各行政区域间的激励不相容导致了流域水污染的持续和加剧,也导致了地方政府污染治理监督强度和治理强度上明显的激励不足。通过自主协商和横向资源转移等机制强化上游的治理、融资和监督激励,可有效地实现分散信息下的上下游之间的激励相容,推动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流域水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市场化是解决水污染蔓延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治理我国水污染蔓延的过程中,传统的治理方法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原理,采用市场化的治理方案,即排污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实行排污权交易的方法,才是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赫尔辛基公约》诞生地的“波罗的海”和日本“濑户内海”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是国际上的两个典型案例,波罗的海是跨国合作治理海域污染的典型,濑户内海则是日本政府亡羊补牢、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典型。国内水污染治理较为成功的典型是太湖流域,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综合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1998年,零点行动打响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攻坚战一一完成了大量限期治理任务,促成了人们对治淮工作的深度思考,使治淮的内在要求、外部环境和治污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2008年,为确保南水北调的供水水质……抓关键、控全局、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建立治淮长效机制成为必然选择,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意义突破了单个流域污染治理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特别数字     
40%国土列入国家水污染治理重点范围;包装废弃物每年扔2800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