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9月,《南昌高新区创新二路以东、光伏产业园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该地区的规划定位是瑶湖科技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居住功能为主,兼顾产业、教育、体育、旅游、商务办公等功能的滨湖新区。这标志着南昌高新区由"艾溪湖时代"迈向"瑶湖时代"。随着瑶湖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的全方位推进,高新区的开发面积由2005年的不到30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60平方公里。摊开瑶湖生态科技新城规划蓝图,可以看到以  相似文献   

2.
南昌城东,艾溪湖、瑶湖比邻而居,由一条寄寓着美好愿望的紫阳大道串连成一道靓丽风景。紫气东来,太阳升起,当南昌高新区这片承载着南昌工业无限希冀的园区走过近20年的历程之后,以应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为舞台,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绿色”转型之路。高新区迅速拉开以艾溪湖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区和以瑶湖为中心的瑶湖生态科技城建设框架。从0.3平方公里起步到后来的32平方公里,再到今天的231平方公里,在创业的征途上,高新区正以稳健的步伐,开拓向前……  相似文献   

3.
贵阳高新区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由新天高新技术工业园、金阳科技产业园和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三个园区组成.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贵阳高新区正围绕建设生态科技新城的战略目标,进入了以"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跨越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企业创业成长的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和谐生态的科技新城."这是宁波高新区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上确定的发展目标.这样的目标是宁波高新区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断演进的结果,是将国家高新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担负的责任与宁波高新区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贵阳国家高新区位于北纬26度地理气候带上,其作为贵州省惟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和贵阳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同时承担引领贵州省经济发展和实现“两加一推”的重要使命。贵阳国家高新区的“高新梦”是什么?本文认为,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文化、生态日益成为衡量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背景下,贵阳国家高新区的“高新梦”应当是“科技创新梦”和“生态创意梦”的结合,将科技创新、生态创意深入城市发展,融入城市功能。科技创新驱动。助推高新区“科技创新梦”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蒙古语意“美丽的牧场”。这里曾经回荡着丝绸之路的悠悠驼铃,飞旋着维吾尔族姑娘的舞裙和长辫。如今在这万种风情的辽阔西域大地,一座现代化的科技新城——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拔地而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坚持把体制机制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环境优化。以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创新之城、高新之城、生态之城、创业之城、和谐之城“五位一体”的科技新城,走出了一条内陆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新区》2009,(7):22-23
进入21世纪,由于“东部突破烟台”、建设“环渤海经济圈”、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给烟台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作为科技要素高度密集、拥有巨大后发优势的烟台高新区也迅速调整发展定位,提出了科学明晰的发展规划,即采取“双轮驱动”模式,大力发展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端制造业和以研发设计、软件外包、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总部经济、金融商务等为重点的高端服务业,建设创新资源密集、产业特色鲜明、创新环境优越、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滨海生态科技新城,把烟台高新区创建成“创新型科技园区”。那么,烟台高新区的优势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主编的<国家高新区创新之路--江苏无锡新区的探索>一书,最近由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40万字,从内涵、路径及保障等方面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展现了无锡高新区干部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不断探索的历程,也融汇了关心无锡高新区发展的领导干部、学者对新区长远发展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0.
天赋桂林好山水,我筑漓东科技城。漓江以东,尧山腹地,在一幅山水画中,筑一座科技新城——这是桂林高新区人以“高”立意,以“新”构思,以创新创业的如椽巨笔,挥毫描绘出一幅未来高新区发展的锦绣蓝图。  相似文献   

11.
耕夫  雨晨  边峰 《中国高新区》2003,(10):17-22
金秋十月,郑州高新区迎来了建区15周年庆典。15年来,郑州高新区走过了一段勇于创业,敢于创新的曲折而光荣的历程。这一方热土已经成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一块经济高产试验田。不久前,郑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在政策和措施上为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推波助澜,揭开了郑州高新区快速发展的新篇章。而以李建民为班长的新一届管委会领导班子,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一二三四工程”的“施政纲领”,必将为郑州高新区的产业大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构筑新大学城,科技园区与高校院所之间的优势互补效应正日益显现;建设科技新城,产业空间的拓展与全新规划的出台如春风化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郑州高新区着力推进“二次创业”的创新实践中,在构筑“中原城市群”的全省战略一盘棋上,郑州市西北部定将崛起一座集智力资源密集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新型工业示范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的科技新城!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刚刚晋级为"国家队"的济宁高新区,将打造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作为转型跨越发展、进军先进国家高新区的重要载体和推手,集中力量、千方百计推进布局建设的科技新城核心区"10大工程",产学研基地、科技中心、大学科技园、创业公寓、孔子国际学校等一批支撑科技新城发展的功能载体项目齐头并进,产业功能区、综合服务区、成果展示区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蓝图定恢宏目标 在科技创新的春风下,长沙高新区已经描绘好了"十一五"蓝图,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发展全景."十一五"期间,长沙高新区将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竞争能力由单纯依靠政策优势向着力营造政策、产业、环境等综合优势转变,着力把长沙高新区建设成为聚集各类创新资源的主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特色明显的生态科技新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济宁高新区始终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建区理念.以转型发展高位突破为中心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创新能力、综合实力、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初步实现了由单一工业园区量变到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质变,被列为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双试点”高新区。  相似文献   

15.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绿色明珠,粤东宝库. 东江潺潺,桂山巍巍.生态新区,科技新城. 然而,九年前的市郊之南,还是一片荒滩秃岭.九年后的东江之畔,一座生态工业新城已经崛起!当我们驱车从双向六车道的科技大道进入高新区,就会发现这里楼宇鳞次栉比,道路宽阔,景观大道花团锦簇,隔离带上绿草如茵,仿佛一座天然大氧吧.  相似文献   

16.
都说好的“凹地”才能形成一个聚宝盆,享有“泛美之城”、长沙惟一依当地特色丘陵地势建成的立体生态科技新城——长沙高新区麓谷园区,正是这样一个聚宝盆。站在园区的“制高点”——人造公园的小山顶上,放眼望去,但见起伏波动的绿化带和小树林,一栋栋流线型的楼宇厂房。经过十余年来的孕育,昔日沟壑纵横、杂草丛生、碎石遍地的茅草坡如今已被点染得繁花似锦;在这个聚宝盆中,聚集了一地的科技精英——“中联重科”、“湘邮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已成为引领湖南经济快速前进的火车头……翻阅记录长沙高新区建设和改革的精美历史画卷,想到的不仅仅是它所承载的社会重量,更多地会想到长沙高新区如何在二次创业的创新道路上彰显它的独特之处?在无色、无味、无痕的时间流逝中,长沙高新区以其特殊方式培育着它的核心竞争力,有色、有味地夺人心魄……  相似文献   

17.
依托高科技为“南昌制造”强筋壮骨。2004年4月,当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在南昌建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时,高新区上下感到无比振奋。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此举不仅意味着南昌自提出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以来首度有了“国字号”生产基地,更标志着高新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真正得到了省市乃至国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郭伟  陈智明 《中国高新区》2013,(11):118-121
近期,由厦门火炬高新区下辖的厦门创业中心投资建设的厦门市首个科技企业加速器正式启用,首批8家“瞪羚企业”正式签约入驻.至此,厦门火炬高新区已经构建起“初创在孵化器,跃升在加速器,壮大在高新区”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形成了一整条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将引进和培育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势头好、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厦门火炬高新区主导产业链,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产业升级行动.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各个国家级高新区已基本完成了初创阶段的各项任务。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为促进高新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科技部审时度势地提出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战略举措,并针对高新区环境、体制、机制建设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方向化、目标与发展空间等及时提出实现“五个转变”的“二次创业”内涵。那么,各高新区如何构筑“二次创业”的发展平台?我们以南昌高新区为个案作一实证分析。南昌高新区经过十余年“一次创业”,基本上完成了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一批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济宁高新区将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和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牛线,树立创新发展、复合转型、整体提升发展理念,培育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等重要增长点,拓展新空间、凝聚新动力、增创新优势,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