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管理学大师对“管理”下过很多定义并具有多种阐述。我们所讨论的“管理”是指班组长在履职过程中围绕“人际互动”这一核心概念而展开。管理能力是指班组长在履职过程中能与班组成员良性互动并创造积极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班组长培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是提升履职能力,但是我国企业目前针对班组长的管理培训大多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传授,而且内容选择普遍具有随意性,所以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宏观上主要是针对我国企业班组管理进行研究的力量相对薄弱,无法统一并准确描述具有班组长性质特点的履职能力及能力结构。也就无从规范培训内容;微观上导致授课老师只能把西方现成的经典管理理论拿过来“贴”在班组长的培训上,不能针对班组长履职特点在课堂上有意识将管理理论内化为履职能力及逻辑关系的阐述与讨论。我们需从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两方面,探讨班组长培训提升履职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构建班组长培训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夯实企业基础与基础管理、推进企业班组建设的关键人物是班组长,班组长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基础管理与班组建设的质量水平,而班组长的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培养才能获得,在企业建立一套班组长培训体系也就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4.
建构班组管理与班组长履职能力模型,就是确立班组管理与班组长履职能力的外在边界与内在结构,其目的是达到对班组管理与班组长履职能力的系统性认知与逻辑性把握,克服主观随意性,凸显客观必然性,形成制定班组管理与班组长履职能力标准及标准体系的依据,构筑班组建设及建设发展的基础。建构班组管理与班组长履职能力模型及过程,是在"统觉"已经具有的本质性认知及一定假设性条件下,依据班组功能性  相似文献   

5.
培训班组长的目的是提升或者改善班组长的履职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班组长能领导所属员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随着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与管理柔性化的发展需趋势,企业管理中心在下移,必将会逐步扩大班组管理的内容与边界,故对班组长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现代班组》2010,(7):22-23
二、班组长自我管理 由于自我意识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自我管理则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表现为班组长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调控与规范,使之适应与符合履职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我们系列讲座的所有内容都是讨论班组长的自我管理。不过,本节的内容却不具体讨论这些问题,而是在适应与符合履职要求的大前提下,从自我效能的角度讨论班组长的自我管理,使之能更有效率地履行职位要求。  相似文献   

7.
三、有效激励 激励在班组长履职能力结构中同样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沟通作用于员工认知,而激励则作用于员工行为。激励是班组长根据组织目标和员工需求,运用某些方式或手段,让员工产生内驱力,导致努力行为,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需求。有效激励是指班组长以激励理论为基础,以"Y"理论即人愿意工作并承担责任为人性假设,在班组内建构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8.
二、有效沟通 沟通就是通过交流使信息对称。有效沟通就是信息对称的同时并创造了积极的人际互动关系与行为。班组长的角色性质与特点,决定了有效沟通对于班组长的成功显得特别重要。然而,无效沟通却是班组长在履职行为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履职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理解是指物质工具操作方面的技巧;广义理解是指系统和组织规则、程序、方法与技巧,我们是以广义的架构来理解并阐述班组长的技术能力。班组长的技术能力结构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跨行业的基础技术及能力部分,一个是本专业的基础技术及能力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三、班组长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在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基础上,班组长从有效履职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建立个人愿景而产生创造性张力,与时俱进地改善心智模式、行为模式,培育创新能力,在学习与实践中自我完善、自我进步的过程。每个班组长都有超越自己的愿望,但是却很少有班组长真正实践自我超  相似文献   

11.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理解是指物质工具操作方面的技巧;广义理解是指系统和组织规则、程序、方法与技巧,我们是以广义的架构来理解并阐述班组长的技术能力。班组长的技术能力结构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跨行业的基础技术及能力部分,一个是本专业的基础技术及能力部分,在此,讨论的是跨行业的基础技术及能力部分。因为专业性质的基础技术及能力,各企业对班组长都有具体的要求与规范。  相似文献   

12.
三、班组长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在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基础上,班组长从有效履职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建立个人愿景而产生创造性张力,与时俱进地改善心智模式、行为模式,培育创新能力,在学习与实践中自我完善、自我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增强班组活力,促进班组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东风汽车公司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展了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竞赛活动。一、开晨竞赛的初衷和想达到的目的1.东风汽车公司多年来对班组长队伍建设常抓不懈:一是抓学历教育。从1994年开办第一期班组长大专班至今,已经培养了1600余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班组长;二是抓履职能力培训。与东风公司干部培训中心联合举办10期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培训班,培训了3000余名具有资格证书的优秀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企业对班组长培养存在的普遍性及最大的问题,是在企业内部没有一套规范、科学的系统培养体系,对班组长的培养及制度性安排主观随意性较大,培训内容体现在"临时抱佛脚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培训形式体现在"培训过程热热闹闹,学员过后只剩感觉",其培训结果是班组长的履职能力难以真正提升,导致最终培养效果难以转化成实际绩效。国外优秀企业对类似于我国企业"班组长"的一线管理者,由于有一套非常规范递进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也就必然建有一套规范递进的培养体系。在选拔企业基层一线管理者(班组长)之前或者之后,就可以、也能进行规范、科学、系统的履职能力培养,通过考核和测评后再任职或者提升并给予相应待遇,从而保证企业基层一线管理者(班组长)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东风汽车公司开展班组建设及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企业班组建设的一面旗帜,其过程不断创造新的经验与内容——2014年组织全公司6000多名班组长,进行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竞赛,就是班组建设及活动的一次创新。当下很多企业的竞赛偏重于员工层面的技术能力,而忽视了班组长层面的管理能力,然而开展班组建设及活动的关键人物是班组长,所以,企业整体性提升班组长  相似文献   

16.
班组是企业基层的一个作业单位,是企业生产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客观存在与生产力物理性实现的地方:班组长是企业基层的一线管理者.直接管理非管理人员(俗称“工人”)。据此,构成班组和班组长质的规定性及特征。本系列讲座以此为“始基”展开班组建设的学习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二、有效沟通 沟通就是通过交流使信息对称.有效沟通就是信息对称的同时并创造了积极的人际互动关系与行为.班组长的角色性质与特点,决定了有效沟通对于班组长的成功显得特别重要.然而,无效沟通却是班组长在履职行为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履职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二、班组长自我管理 由于自我意识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自我管理则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表现为班组长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调控与规范,使之适应与符合履职要求.  相似文献   

19.
煤矿班组长是企业组织与职工之间最直接的联结者.具有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其意识、能力和作为,决定着班组管理状况,关系着企业“细胞”的活力。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煤矿企业班组长队伍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班组长队伍在生产现场的安全把关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三、有效激励 激励在班组长履职能力结构中同样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沟通作用于员工认知,而激励则作用于员工行为.激励是班组长根据组织目标和员工需求,运用某些方式或手段,让员工产生内驱力,导致努力行为,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