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大量鬼怪神仙的故事反映了远古鬼神崇拜的心理。原始思维中的情感对志怪小说及作者的审美情感有着双重的渗透作用,具体表现在志怪小说作家的创作激情与原始宗教、巫术情感十分相似;同时,它还表现在原始宗教、巫术等思维左右着志怪小说中的审美情感。这两种渗透使得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具有了某种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佛教宇宙观和生命时间观与南朝志怪小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汉代之后佛教佛典的大规模传入,给中国士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极富玄想色彩的宇宙空间观念和生命时间观念,这些观念深刻的影响了南朝志怪小说,主要表现两个方面:在宇宙观方面,志怪小说中出现了佛教的地狱世界,及对这种地狱世界作类似于佛教佛典中的种种描绘,还出现了类似佛教"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空间结构。在生命时间观方面,志怪小说中出现了诸多"三生"故事及死而复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干月巽子》是晚唐温庭筠撰写的小说集。明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将小说家分为数种: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从形式来说,志怪、杂录属于笔记小说。"笔记小说"是指那些具有小说性质、富有文学意趣的笔记作品。"传奇小说"是从先秦两汉史传文学蘖变而来的,由"杂传"和"志怪"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非常富有文学性的文言小说形式。温庭筠的《干月巽子》是一本笔记、传奇两种文体并存的小说集。  相似文献   

4.
《干(撰)子》是晚唐温庭筠撰写的小说集.明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将小说家分为数种: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从形式来说,志怪、杂录属于笔记小说.“笔记小说”是指那些具有小说性质、富有文学意趣的笔记作品.“传奇小说”是从先秦两汉史传文学蘖变而来的,由“杂传”和“志怪”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非常富有文学性的文言小说形式.温庭筠的《干(撰)子》是一本笔记、传奇两种文体并存的小说集.  相似文献   

5.
星岛 《新智慧》2009,(2):I0031
“驸马”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置的一种官职,其全称是“驸马都尉”,专管副车之马,是一种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往往被封这个称号,为什么呢?据《搜神记》载:西汉时有个人叫辛道度,外出求学行至庸州时,囊空如洗。  相似文献   

6.
郭钦 《企业家天地》2011,(5):160-161
以《湘军志》的《曾军篇》及《曾军后篇》中关于曾国藩在湘军中的地位、曾国荃与天京之战的论述,对照《湘军志平议》、《湘军记》所记史实的研究表明:自述历史与旁观描述的历史书写是有很大差别的,出现差别的史观就在于:为何作史,为谁作史?  相似文献   

7.
从《黄英》管窥蒲松龄思想的超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作家蒲松龄的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传世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借花妖狐魅的故事,大胆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对社会丑恶现象予以严厉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同时。作为冷静而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精神的成熟作家,他接受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思潮。主动站到历史前进的思想前沿,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揭露黑暗,更歌颂光明,表达希望,宣扬民主,鼓励斗争,为普通大众指出通往幸福王国的道路。本文试图从解读《聊斋志异》中的《黄英》篇入手,揭示蒲松龄具有超越时代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8.
纵欲与禁欲是性爱生活中通向死亡的两条路径。张资平小说中的人物一方面沉溺在纵欲的享乐中,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死本能的威胁;身体意象在穆时荚和张爱玲的小说里作无生命的比喻;《塔里的女人》中不食人间烟火式的恋爱,最终走向了失败与死亡;许多研究者喜欢从佛欲冲突的角度解析叶灵凤的《昙华庵的春风》,这篇小说其实讲的不是一个佛欲冲突的故事,而是一个少女怀春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叙事视角,认为是采用了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而且认为这种叙事视角是当时特定社会文化心理的吁求。  相似文献   

10.
《藻海无边》描写了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是如何从一个富裕家庭的天真少女变成了阁楼上的疯女人的。能让这部小说产生巨大影响的除了作者造创性地改写了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家勃朗特的《简·爱》中"疯女人"伯莎和罗切斯特的故事外,还因为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作者简·里斯在小说创作中的实验性和其独有的西印度群岛文学风格。文章主要从结构、情节和叙事上来解读简·里斯《藻海无边》中的实验小说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是很会讲故事的,但在影视广告中却没能讲出几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广告人的讲故事能力被限制在叫卖中了.中国广告中的故事,不是平淡就是生硬,过渡不圆滑,有些假.不像外国影视广告中的故事,很自然,很流畅,有顺理成章的逻辑关系.其原因,一是中国影视媒体上投放广告需要大量资金,所以影视广告被做得很短;二是广告人没有继承讲故事的传统,没有形成讲故事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网络玄幻小说与中西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在原型、神话色彩、生命意识以及叙事模式上受到中西神话原型及原型背后的故事的影响。网络玄幻小说将其中可以利用的原型故事拿来为己所用,对其进行重述和演绎,使古老的神话在信息时代全面复活。这种现代化的复活,不仅展现着传统文化绵长悠久的生命力,而且体现着当代中国网络玄幻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在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姐妹》是开篇之作,《死者》是压轴之作,而《阿拉比》被认为是最精彩的篇章之一。通过分析这三部小说,挖掘《都柏林人》的创作意图,指出整部作品的主题在于展现爱尔兰宗教的瘫痪状态和国民的麻木痼疾,并借此唤醒民众,促进爱尔兰民族的复兴和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死者》的语言特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卷之作。其语言结构独特 ,文采飞扬 ,重复修辞手法显而易见 ,并不泛对偶、排比等 ,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的短篇故事《卡拉维拉斯县的著名跳蛙》是世界幽默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者运用“突转”这一手法,巧妙地安排一个又一个出人意料的让人捧腹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创造出一个个绝妙的幽默意境,给欣赏者以无限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利用革命题材编织轻松快乐的故事,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标志。革命英雄人物的塑造倾向于农民式的、粗鄙的以及带有喜剧色彩的性格特征,其所具有的匪气被当作军人的阳刚之气予以表现。而传统的民女被抢的故事模式经过革命话语的润饰,却成了军人在后革命时代的激情表演。这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症状。  相似文献   

17.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坡短篇恐怖小说中的杰作,是坡创作理论的集中体现。通过营造恐怖气氛,选择恐怖情节,描述人物的恐怖心理,坡表达了人的“心灵崩溃”这样一个恐怖的主题。本文通过对《厄舍古屋的倒塌》的详细分析,揭示了作者如何利用对场景、人物的描写,对情节的选择,并运用多种文学创作技巧和文学形式达到其预想的恐怖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设计了高校层面讲述抗疫故事的视角,引入了传播学、国际关系学、跨文化交际学、语言学四个维度,聚焦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从宏观的角度、理论的层面进行研讨。创造性地统筹了对外传播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储备能力等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逻辑关系,提出了高校在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中的路径选择,即:从战略上坚定文化自信和从战术上坚持以学科、学术和国际传播为内容的创新导向型实践。得出的结论是:高校和大学生应该以跨文化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以故事思维与世界沟通,高校要承担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当下的任务是用外语在跨文化语境下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相似文献   

19.
晚明文人凌漾初的代表作“二拍”作为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小说集,它并非作者凭空捏造,乃改编旧有话本及他人说部、笔记、戏曲、史传等故事素材,其改编模式有因袭原文、素材重组、主题裂变、借事生发等四种。  相似文献   

20.
《姐妹们》是乔伊斯的处女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乔伊斯所有小说的开端。然而在国内外,该小说被长期忽视、误断因此被低估,被认为是以莫泊桑和契诃夫式的现实主义手法写成。该小说从异化主题、顿悟模式和"显示"叙事等方面显示其现代性,因此可以说它是现代短篇小说的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