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本质上讲,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调整两大基本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林业的生态建设不仅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林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应从发展目标、战略定位、范畴、经营方式、林权制度、生态价值实现方式等六个方面论述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林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把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纳入和谐社会的理念中,体现了对自然权利的尊重。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人与自然不和谐的严峻局面,认清消除这些不和谐方面的紧迫性,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想状态的建设途径。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健康的目标必须切实改善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运行体系和社会政治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科学技术揭示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在人类从被动的适应自然到主动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划时代的作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提高人类的素质,依靠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营造和谐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做到节约消费、节能消费、环保消费、科学消费,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进一步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提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兵团提出的建设环境良好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城市与乡村构成了完整的社会。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否、现代化程度高低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检验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构建和谐农村社会,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和谐农村社会的内涵和谐农村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对社会各种要素之间关系所处状态的一种肯定性评价,是多元利益…  相似文献   

7.
胡剑辉 《浙江林业》2006,(12):11-12
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林业部门,要结合林业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决定》精神,竭力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吴三民 《浙江林业》2006,(12):31-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林业艰巨而光荣的重大历史使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林业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中具有重大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林业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9.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创建人水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一个水资源极其贫乏的省份,以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四大水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山西水利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要解决好山西的水问题,构建人水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科学的发展现为指导,正确认识人与水的关系,建立新时期治水新体系。必须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突破口,为解决四大水问题和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0.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然而,和谐社会绝不会自发生成,也不会自然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推动,必须借助于法治的践行.  相似文献   

11.
将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以武汉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武汉市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可看出武汉市近10年来总体有长足的发展,但是环境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与经济的协调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提出武汉市协调发展的3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性。研究了国外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历程、相互关系和实现途径。结合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进展与实践,指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应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索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机制;建立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包括政策、法律、技术、管理、金融、监督、服务等几个方面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环保与和谐发展的观点与理念,并且考虑到和谐矿区具有多维性的特点,构建以矿区的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绿色生产以及社会进步等6个指标为基础的和谐矿区评价体系,选取20家我国主要的生产矿区,以2010—2014年数据为例,在该评价体系形成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和谐矿区评价,结果显示所选矿区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总体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但还存在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及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和谐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和谐自然保护区的内涵和目标,保护区的和谐包括自然保护区与社会大环境的和谐及内部小环境的和谐。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了由3个层次、14个分系统、64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和谐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及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经济转型困难以及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新乡市城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城郊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影响河南省城郊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可持续发展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并针对指标评价结果从加强政府引导,强化政府监管;改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培训力度,注重人才引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环保意识,注重生态效益等方面提出促进城郊农村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和谐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黑龙江省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和谐自然保护区构建进程与水平评价,结果表明:呼中、扎龙、牡丹峰、三江4个保护区的和谐度得分分别为77.92、76.44、70.095和73.33分,说明4个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处于比较和谐的水平,无一达到完全和谐水平。根据测度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协调与周边社区的关系、打造和谐自然保护区示范区等对策建议,以推进黑龙江省和谐自然保护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以人为本的体现,广泛的社会合作,林业体制的改革以及实现多种林业形式的协调与整合4个方面,说明社区林业是通向林业社会合作与和谐发展中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3年间江苏省的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的交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水资源和城镇化的变化过程并不具有一致性。水资源环境水平波动上升,而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保持上升的态势。这决定了两者的耦合关系呈现出独有的特征:2004年之前处于波动的较低水平耦合阶段(拮抗或磨合阶段),2004年起迅速进入高水平耦合阶段并随后一直保持在此水平。据此提出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水灾风险防范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农地集约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入手,将“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引入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78-2008年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小;状态指数对集约水平贡献较大,压力指数贡献较小;PSR系统的协调度与农地集...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重构建设用地空间。分析了我国土地政策促进城乡统筹的现实困境,表现为城乡用地供需错位、土地要素缺乏流动性、置换指标区际交易机制不健全、收益共享机制不完善等;以此为基础,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转换、置换指标跨县区流转、土地增值收益共享、规划引导4个方面构建了统筹城乡的建设用地空间重构机制;并提出要加强土地政策与相关政策的衔接,强化监管及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