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博 《中国西部》2013,(7):106-111
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以来城市化的主要推动源泉。早在1843年,英国罗伯特·沃恩就声称:"我们已处于大城市时代。"20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到北美,美国步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同时也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代。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看,城市化与逐步的工业化和经济变化始终交织在一起。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拉动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城乡迁移、跨区流动,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无与伦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就用世界先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样本,为我们国家城镇化发展增添些许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1995,(3):34-34
美欧日电子和信息工业界发表政策报告美国、欧洲和日本的3家主要电子和信息工业协会1月27日发表一份联合政策报告,要求各自国家的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支持把近两年来成为全球性热门话题的“信息高速公路”扩展到世界范围。这一报告发表的时机相距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政...  相似文献   

3.
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的课题。进入70和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非工业化国家都在纷纷研究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范围内行政革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概论目前,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正在席卷全球。其发展速度之快,来势之猛前所未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竟争,其根本是科学技术的竟争,是信息的竟争。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掌握了主动权。这次以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浪潮的出现,就是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结果。在二十一世纪,贫富的划分将以信息的拥有量为重要标准。因此,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必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大地影响。信息高速公路的实施,对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来说,其影响相当大,它不仅影响图书馆本身的…  相似文献   

5.
构筑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薛立世界性趋势当今,世界上一场以兴建多媒体、数字化、高速度、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为主要内容(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拉开序幕。1993年9月,克林顿上台伊始,即提出美国将用20年时间,投资4000—5000亿美...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在新技术革命中的地位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对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起了较大影响.七十年代中叶到八十年代初两次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来自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使一些发达国家的传统基本工业日趋衰落,世界工业的分布正处于重新部署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6,(22):19-20
[英国《卫报》5月17日]人民币本周再次升值,对美元汇率越过“8”的界限。货币投机者很兴奋,一些西方国家的制造商开始放心了。不仅美国,欧洲国家的贸易部长们也很关心汇率问题。七国集团和世界银行都敦促中国升值人民币。他们的假设是,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竞争力将会削弱,巨额贸易逆差将缩小,中国产品价格会提高,欧美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将开始购买本国产品。但这只是假设。其背后的动机是,他们希望减缓中国出口,增加西方国家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新技术革命浪潮.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纷纷调整本国的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加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力度,以占领和扩大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为何出现"去工业化"的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经济现代化不可能绕过工业化阶段。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出现实际上也无法代替工业化的功能。由于本国正规制造业的萎缩趋势非常明显,如果今后引进外资的速度放慢,中国将出现工业化程度下降的“去工业化”态势,这对一个失业压力极其沉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传统内容。那么,知识化则是现代化的现代内容。对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知识化是其现代化传统内容的自然延伸;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知识化则是其面临的严峻挑战。因而,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恰恰在于把工业化和知识化这两大世界进程浓缩起来,合二为一,由此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种种"难题":难题之一,向知识经济过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非处于同一起点上。西方发达国家靠羊吃人的原始积累以聚集实现工业化所需要的社会财富的过程具有不可重复性。多少年来,西方发达国  相似文献   

11.
编后语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实现快速发展带来了希望。软件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也是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数字鸿沟的国家战略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以来,在党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2.
裴翠梅 《北方经济》1996,(5):34-35,28
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裴翠梅当今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在全世界展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由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社会由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也不失时机地大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世界性的信息化高潮正在兴起。我国作为一...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高新技术产业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给社会发展及各领域的变革带来极为深刻的影响,创造着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及多的物市财富和精神力量。这场新技术革命来势之凶猛,作用这巨大,争夺之激烈,影响之深远,史无前例。因此,高新技术发展的浪潮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发展机遇。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争在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世界许多国家根据形势的发和本国的具体情况,都在调整自己国家和发展战略,研究制室高新技术发展规划,纷纷发展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作…  相似文献   

14.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先开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其发展与进步对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同,各个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有着诸多差异。中国是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之下被迫走上现代化之路的。中英两国虽然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理事名片     
《中国高新区》2009,(6):128-128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汹涌,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2006年以来。先后被国家列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批准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在西方发展经济学形成之前谷春帆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谷春帆研究了发展经济学几乎所有基本问题;他初步构建了"农业改良和工业化相互牵制论"为核心的发展理论体系;他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实施对外开放等主张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已经成为"中国道路"的一部分。谷春帆发展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家结合中国实际使用中国语言叙述中国故事,它至今仍有解释力。谷春帆的理论贡献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能够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在西方发展经济学形成之前谷春帆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谷春帆研究了发展经济学几乎所有基本问题;他初步构建了"农业改良和工业化相互牵制论"为核心的发展理论体系;他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实施对外开放等主张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已经成为"中国道路"的一部分。谷春帆发展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家结合中国实际使用中国语言叙述中国故事,它至今仍有解释力。谷春帆的理论贡献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能够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 1840年至今,这始终是中国面临的头等大事,虽然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之一,但中国依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地区也是少数,有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更是屈指可数;工业化水平决定了世界各国在国际上的基本地位,也是国家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历史告诉我们,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往往会因为一项重大新技术的出现而改变。如英国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美国抓住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使其成为世界强国。如今,新技术、新探索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张锐 《科学决策》2007,(8):37-37
残酷的历史已经将中国无奈地推到了"先污染、后治理"这一西方工业化国家走过的老路之中,留给我们的选择就是将旧污染降低到其危害的最低限度,彻底控制和杜绝新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