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学恩 《宁波通讯》2009,(12):64-64
问题:据传有一天,庄子和学生在山上看见一棵参天古木因高大无用而免遭砍伐,于是庄子感叹说:这棵树恰好因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晚上,他们到了一位朋友家中做客,主人便吩咐仆人说:家里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将那只不会叫的杀了来招待客人。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审荧范畴。《庄子》中有众多的意象。其中“木”意象具有鲜明的特点,反映了《庄子》作者无用之大用及自然随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黄文杰 《宁波通讯》2013,(19):54-55
故事是人们理解世界、把握世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站在双鸟舁日的巨石塑像下,七千年前的神秘情境仿佛就在眼前:古老姚江渡边,靠近干栏茅屋的树林下,一群先民虔诚地听着老人讲故事,而故事的主题正是这“鸟”与“日”。他们目光专注,神情凝重,但或许谁也没有意识到在故事的讲述中,他们的心灵变得轻捷。是因为种种“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4.
奠边府,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北部的一座重镇。那里,有一片不起眼的小树林,树林之下静静地排列着许多墓碑。墓碑环绕的正中央耸立着一座纪念塔,上面用中越两种文字写着“援越抗美烈士永垂不朽”,“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104座标有名字的中国军人的坟茔,在异国他乡已经默默地沉睡了四十多年。  相似文献   

5.
降低数字电视的入户成本,提高数字电视的服务和内容,用市场的手段推进数字电视的普及才是根本出路,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数字电视要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无待”思想是庄子的重要思想,也是其“至人”的精神境界。本文通过对《庄子》有关文献的解读,多角度解析了庄子的“无待”思想,同时指出“无待”思想是对现实的有力批判。文章在最后简单论述了“独化”是“无待”思想的一种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敏华 《魅力中国》2011,(21):544-545
庄子智慧似乎与现代社会有着距离,现代社会强调竞争与进步,强调努力进取和获得成功。而庄子的处世哲学是无为而治,自由自在,顺其自然,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和“声名”的桎梏。然现代出现的这样平和发展的社会氛围,除了社会制度、社会进步等原因,我想还应该有思想文化原因,其中庄子思想文化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熊玉碧 《新西部(上)》2010,(3):101-101,110
<庄子>中的处世智慧流传至今,其思想对现代人认识世界、价值取舍有着诸多影响,而庄子处世智慧中的超脱和逍遥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庄子不为世俗羁绊,有着过人的智慧,他欣赏世间每一事物,享受生命每一刹那.庄子的游刃有余;有用无用;福祸相依;生死观等等,这些处世智慧,对于帮助人们洞悉万物存在与人间价值的玄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宝贵敏 《新西部(上)》2007,(7X):116-117,121
该文试对孔子与庄子的治国思想进行比较,二者皆认为治国要以修身为本,追求“有为”与“无为”的结合,并在治国理想无法实现之时,表现出“不进则止”的生存智慧,舍“外王”而回落到“内圣”的境界,同时,二者所构想的理想社会蓝图,“大同”社会与“至德之世”有殊途同归之妙。所以,探讨庄子与孔子的治国思想,其实质在于探讨二者的内圣外王贯通之道。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世界杯年”.全球目光聚焦在“足球”二字之上。英国畅销经管著作《完美游戏》一书也随着足球之风飞入中国。本书用机智而智慧的观察和分析.把足球运动和商业管理作了非常准确、生动而科学的类比:企业管理实质上就是一场严峻的足球比赛。  相似文献   

11.
在海南省琼山市东寨港,有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一片红树林保护区。50余公里、面积达6万余亩。全球的红树林植物有23科81种,我国有16科29种。而东寨港自然保护区里则有12科19种。站在海岸上远远眺去,在蔚蓝的大海与远处低矮的青山之间,有一片浩瀚的、情意浓郁的绿色森林,在海水中摇曳不定,简直仿佛长在海里似的,这就是热带和亚热带沿海滩涂上特有的植物群落——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之称。退潮时,整片树林的树干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在眼前展现一片鲜艳迷人的森林,宛如一道永不凋萎的绿色长城,在海浪中巍然屹立着。涨潮时,红树林沐浴在温馨的海水之中,只有青翠的树冠在浪中飘荡,活像浮在海上的绿洲。  相似文献   

12.
佀同壮 《理论观察》2013,(11):42-44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的庄子呈现的主要是一种理论形态,而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庄子则显现出“生活”与“感性”的双重维度.“生活”与“感性”维度并非《庄子》的本然属性,而是当代审美文化制造的结果.于丹的宣讲风格、媒介的超级链接、消费的广泛参与、经典的符号价值及文化博弈等要素彰显出《庄子》当代审美文化的多维构成性.  相似文献   

13.
庄振祥 《上海经济》2013,(11):26-28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出身楚国公族,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对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更得到国际学术思想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钱德勒(化名)用汤匙拨动着眼前的意式浓缩咖啡,抬手问露出一颗奢侈品牌的袖钉。无论是定制版西裟上低调的logo,还是左腕佩戴的蓝宝石镜面名表,似乎都明白无误地标识着其“金领”的身份。而坐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面前的钱德勒,遭遇的却正是一场关于“身份”的焦虑。近日愈演愈烈的基金业“捕鼠”监管风暴,令圈内人人自危,越来越多和他一样贴着“基金经理”标签的从业人士选择了“逃离”风暴眼。截至5月中旬,今年已有约200只基金的掌门人请辞,占基金总数近五分之一。随着证监会将稽查“老鼠仓”的板子打到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身上,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发酵。  相似文献   

15.
白皮书背后有相当大成分的政治博弈因素,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白宫给出了三个备选项,但是“明哲保身”地没有对任何选项提出倾向性意见,而是等待国会和共和党人先表态,从而达到“黄雀在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苏洁 《发展》2013,(2):59-60
毛泽东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是两件事:“出主意”和“用干部”。如果说“出主意”更多的是体现领导者雄韬伟略的话,在“用干部”的具体实践上,则更能体现作为一名杰出领导者所具备的领导艺术。正如明代杰出改革家和政治家、被后人誉为“宰相之杰”的张居正所言:“世不患无才,患无用之之道”。因此,作为掌握选人、用人之权的领导者,不仅要慧眼独到、知人善任,还要把握时机与尺度,做到“三个恰当”,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用恰当的人。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2004年智能手机还是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贵族消费品的话,那么在进入2005年后,智能手机一改昔日的高姿态,已然“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8.
程雪 《魅力中国》2010,(25):201-201
“真人”是庄子在描绘其哲学人生境界时,所建立的一种超越了凡人境界的存在。在庄子的文中,“真人”不受外物所控制,能够逍遥于天地之间。文章以养神和养神两个方面为视角,阐述了其“真人”之道。  相似文献   

19.
乔向飞 《魅力中国》2014,(14):94-94
庄子运用一系列赋予哲理的故事启发我们的思维,从他的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提炼出“道”、“游”这两个关键字。庄子用这两个宇向我们展示了他所感受到的“虚性的”、“活的”空间的魅力。他顺应万物的规律而通晓“无为而治”的大道;他挣脱物累,而到达“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生命高度。即使无法摆脱世俗的限制。也依然“逍遥而游”。  相似文献   

20.
农文聪 《理论观察》2023,(10):24-29
《庄子·胠箧》在伦理问题上与内诸篇共处一个意蕴整体,并通过“盗亦有道”勾连了三个层次的伦理言说。“盗亦有道”直观地给予了悖谬的伦理现象,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即可牵引出《庄子》的伦理意涵。“盗亦有道”之“道”,实质为“技”,以“道”为名正在于提示出“德”离于“道”而失真的伦理乱象。在“道”意向性的思维进路中,庄子探寻着“德”之本身。“德”之本身并非概念化或对象性的现成之物,而是自身触发和自身缘构成的伦理境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