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多数农村的文化设施仍处于落后状态,且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存有弊端。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晶 《山西农经》2021,(3):67-68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和人才的“摇篮”,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于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提出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乡村文化振兴也非常重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致力于挖掘优质乡村文化,尊重乡村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加强当地人们的思想文化建设,做好乡村文化传承。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现途径,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希望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发挥大学生的作用,整合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地区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乡村文化建设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以蚌埠市M县为例,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供给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及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政策,提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工作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带动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从经济、文化、历史3个角度分析了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正当性,从经济角度出发可以有效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符合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从文化角度出发有助于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兴盛乡村文化;从历史角度则指出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由来已久,存在历史合法性。以现有的研究为基础,基于正当性研究视角进行了思考,以期为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秋娟 《山西农经》2023,(8):108-1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宁晋县为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包括特色小镇促产业兴旺、集体经济富民增收、农业园区强基固本、基层治理惠民安民、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文明新风等。在当前发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破解困境,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振兴乡村文化,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与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民教化、乡村服务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成为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以新乡贤文化为视角,对乡贤文化及其属性进行解读,分析总结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新乡贤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实施路径,以此促进乡风文明和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农业政策性金融专司支农职责,必须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坚决举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旗,着力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在破解乡村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担负起金融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芳玉 《山西农经》2023,(9):167-169
战旗村是有着红色革命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战旗村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多次获得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等荣誉称号。文章研究了近年来战旗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总结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相辅相成,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有效促进文化振兴,需要从城乡失衡加剧乡村文化衰落和视角错位导致文化建设主体缺失两方面探究乡村文化面临的困境,思考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的意义,运用逻辑分析探寻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经济、文化、制度3个层面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主要困境进行总结概括。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突破路径,总结出创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构建农村体育文化服务组织等发展路径,以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推动力。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分析了振兴乡村文化存在的困境,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为促进乡村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的科学论断。"五个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新阐述,进一步指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路径,为我们制定了清晰明确的乡村振兴任务书和路线图。深入理解和科学把握"五个振兴"的丰富内涵和相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建设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村官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从大学生村官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村官的现实困境及成因,提出了大学生村官选拔和培养的建议与对策,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真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而农二代大学生回到农村就业更具有实现乡村振兴的优势与可操作性。但是,目前大学生农村就业存在"意愿弱"和"留不下"等问题。因而,我们必须围绕现有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大力推动农二代大学生回到农村,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郭磊 《农业经济》2020,(5):80-82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针对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村民自治水平不高、政府越位干涉、乡村文化异化、村干部工作能力亟待提升等诸多困境这一现状,应该从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理顺乡镇与村委的关系、完善乡村文化繁荣机制、提升村干部乡村自治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推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徐振 《农业经济》2022,(4):125-126
农村人才匮乏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可以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平台。当前大学生农村就业存在诸多困境,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造成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因素,提出提升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对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是助推乡村振兴,破解人才需求困境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视角以及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背景出发,深入分析农村生源大学生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学生返乡就业将增加乡村振兴人才的有效供给。基于山东省“青鸟计划”案例调查,结合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问卷分析,从大学生、企业和政府三个维度,剖析现阶段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现状和难点,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得出:大学生对家乡发展现状认识有限,进行对接的乡镇企业数量不足,地方政府关于返乡就业政策等外部保障措施的宣传力度不够,是大学生返乡就业的主要障碍。完善返乡就业信息平台,帮助大学生树立对家乡发展的客观认识;精准学校企业合作,增强企业人文关怀;强化政府服务能力,通过政策引导、外部支持和平台搭建等,为大学生返乡发展提供充分的外部保障,将有效促进大学生返乡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建设离不开有知识、懂科学、有情怀的农村籍大学生的参与,农村籍大学生以乡村经济引领者、乡村文化传承者、乡村生活建设者等身份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弥补了乡村振兴建设的人才“短板”。农村籍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受到经济利益、乡村情结、制度帮扶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影响。因此,应当制定针对性的乡村振兴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农村籍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补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