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举行第一次视频会议,部署共同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工作。3月23日,重庆市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努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4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一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正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如今的"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决策,成渝地区的战略定位不断升级。外国驻渝蓉总领事如何看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他们对此有何期待?6月23日,记者采访了匈牙利驻重庆总领事罗澜。布达佩斯一体化与"双城经济圈"异曲同工"当我关注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内容时,我首先想到了布达佩斯。"罗澜说,众所周知布达佩斯是匈牙利的首都,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它坐落在多瑙河畔,有"多瑙河明珠"的美誉。却很少有人知道,在1873年,布  相似文献   

3.
杨玺 《今日重庆》2021,(2):42-45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年过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川渝两地形成四级工作机制、成渝定期联系机制和毗邻地区合作机制,累计签订合作协议236个,开工重大合作项目27个、完成投资354亿元。  相似文献   

4.
<正>3月22日至24日,驻渝蓉总领事馆及经贸促进机构走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站)活动在渝成功举办。由重庆市商务委、四川省商务厅共同主办,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四川省商务发展事务中心承办,以“走进重庆渝来愈好”为主题,邀请驻渝蓉总领事馆、经贸促进机构实地考察重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情况和成就,举办两地机构交流座谈会,探寻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5.
正地处成渝腹心,与四川接壤,是成渝发展轴线上渝西门户,也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明珠,更是双城经济圈最值得期待的地方—重庆市大足区。曾经边缘的地理位置,如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下,加持"腹心"优势,站在了川渝合作的最前沿。在大足决策层看来,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大足必须紧紧抓住,不容有失。  相似文献   

6.
正专题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指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一决定,为川渝两地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明确了方向指引,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今日重庆》2022,(1):14-17
今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间刻度到达两周年.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自此开启.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2021年10月,《规划纲要》公开发布,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上加快推动高质...  相似文献   

8.
正这里是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力军、一体化融合突击队,是联通主城与渝西、联动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区域,更是承接主城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这里就是重庆铜梁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快进键",铜梁正扛起"双城"融合发展的关键担当。  相似文献   

9.
正从重庆市区出发,30分钟左右就能抵达江北国际机场。这个重庆连接世界的窗口,已开建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需求。随着"双城经济圈"战略纵深推进,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助推器和加速器,重庆机场新的使命也随之而来: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如何助推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如何让航空经济"拉杆"起飞,如何让重庆飞出"世界朋友圈",实现成渝"比翼双飞"?  相似文献   

10.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严宇 《今日重庆》2020,(5):60-61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4月15日,中共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重庆所有区县中,潼南是毗邻四川县市最多的对外开放重要门户。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潼南紧扣"两城""两都""两区""两基地"发展定位,不断深化川渝毗邻地区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培育新动能、壮大新势能,努力打造联系成渝、联动周边、联结遂宁的川渝合作"桥头堡"。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对地处成渝黄金分割点的大足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大足地处双城腹地,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支点,可直接承接重庆、成都两城的"双核辐射"。但如何发挥支点效应,打造链接双经济圈的中部核极,成为大足面临的全新课题。而大足高新区不仅是破题的关键,更是衔接双经济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高品质生活的"领衔主演"。  相似文献   

14.
正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强调,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做大做强优势制造业集群,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产业集群化、融合化、智能化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专家共同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依然是热门话题之一. 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打造成渝交通"极"、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西部金融中心及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围绕这些重大主题,川渝代表委员展开热议,共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6.
翟琨  卢加强  李后强 《中国西部》2020,(1):1-10,F0002
中央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确定为国家战略,并提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成渝地区是西部“功能轴”和发动机,成渝城市群是世界为数不多的“AA型双核型椭圆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形成“键能”很高的“化学键”,才能建成世界级城市群。成渝中部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中承担着中心支点作用,要实现“中心”变“轴心”,就要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发挥“激动、转动、带动、联动、互动”五大效应,产生强大的向心力、辐射力、影响力、催化力和黏合力。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翻开了成渝地区发展的崭新一页。对国家战略的快速响应,让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节点的垫江始终保持先人一步的优势。一年来,垫江聚焦战略定位、把握战略要求、抓实战略任务,以一域担当唱响"双城记",交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是中央首次对重庆和成都两座城市给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法,并且提出了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新要求,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对重庆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19.
《今日重庆》2020,(3):14-15
3月25日,市委书记陈敏尔深入荣昌区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实地调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员大会部署要求,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抓紧抓实各项任务,着力在基础设施上补短板、产业发展上做强项、城市建设上提品质,加快推进毗邻地区深度融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20.
2020年1月,党中央正式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提升。文章以熵权-TOPSIS指数为基础,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主要城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整合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区域内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整合能力水平整体偏低、成都和重庆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整合能力具有差异。据此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提高资源整合水平,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非中心城市差异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