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空间中构建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比现实社会中更严峻的挑战,保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虚拟空间中的强势稳定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着的一系列挑战,需要借鉴网络强国的有关经验,把握网络空间的本质和特征,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处理好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在实践中既要营造宽松包容的网络空间来激发文明生产和创新活力,又要构建严密精准的法治体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话语权和主导地位,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解决网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冲突,从而让互联网不再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短板和灰色地带,反而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游戏和智能手游行业的火爆日益受到大众化精神生活领域中的"青睐",游戏商家在关注国外游戏"文化浸入"国内市场的商机强劲势头现象,因此本土游戏商家积极关注和研发推进一大批以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运营产业的形成。而网络游戏用户专注于"网络空间文化生活的"美好诉求也已成为当下网络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游戏行业创新趋势的不断增强,网络游戏形式变化的同时,随着用户的品鉴能力越来越高,消费观也越来越成熟。在网络文化虚拟空间里,商家和客户关注到消费价值构建中"寓教于乐"的文化价值于现实社会层面的人文关怀的实践意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关系"、"人脉"和"社会网络"等词在当今社会学研究中频繁出现,用以解释影响社会交往的非制度、非正式因素;而互联网网络所造就的虚拟空间在网络时代也是数以万计,用以传播信息、建立联系、交换资源.本文分析将二者结合,探讨虚拟空间中的社会网络的产生、特征、作用方式及缺陷.  相似文献   

4.
高胜 《经济师》2006,(8):56-56
虚拟空间的表达自由造就了海量信息的迅捷交流,自由是网络的生命,责任是网民的本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网络文明,维护网络世界的秩序与自由,必将有利于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迅猛发展的同时,网络社会和网络社区开始出现,而这种虚拟空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导致了网络不同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问题,基于这一不同,把网络交往进行了二元划分,即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交往和实体性交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种不同网络交往的底线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型文化形态,它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为人类文化的创造和传播开辟了新的空间。大众文化是网络文化中表现最为活跃的文化形态,它在影响网络空间其他文化的同时,也受网络中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既相互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在网络空间发展大众文化,如何拓展大众文化的发展渠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网络文化安全作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文化界、教育界、信息技术界等都对网络文化安全做了研究。文章梳理了学界对于网络文化安全内涵、国内外立法情况的研究,从构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体系的必要性、网络文化安全的基础理论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安全立法建设、预警平台建设、加强技术防范、提高网民素质和培养网络文化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引起更多学人的参与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失范及其带来的社会危害迫切呼唤以"网络慎独"为核心的网络伦理道德的回归与张扬。网络慎独建设对净化网络空间,营造文明、健康、诚信的网络文化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网络修养和综合素质、畅通与青少年的沟通渠道、加强网络社区中的网络行为规范建设、建立网络道德伦理监督管理是构建"网络慎独"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德育中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愈来愈广泛,大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充实自己、提升自我、发展自己.但是在虚拟空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受到冲击,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在利用网络时面临的道德意识方面的挑战.大学德育教育应探索网络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改进德育教学模式,加强正确引导,积极抢占思想意识主阵地,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德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独立的虚拟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复杂关系都能在网络中得到体现,网络犯罪由于其不必亲临现场的特点,导致网络犯罪形式多样,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11.
资本逻辑视域下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威胁和挑战。文章从资本逻辑的视角出发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行了阐释,然后从西方国家恶意为之,网络新媒介存在自由性和功利性以及非主流意识形态思潮的大行其"道"三个角度阐明了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挑战,最后文章从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主题、话语主体、话语模式、话语技巧以及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五个维度提出了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提升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网络在2008年获得快速发展,网民数量超过2.98亿人.同时也发出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中国的网络言论得到开放,管理水平正在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的认识也变得更加客观、科学;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影响,舆论力度明显增强;一个"新意见阶层"浮出水面,网络"意见领袖"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2021,(9):48-51
在演讲中,沈昌祥院士指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之后第四大战略空间.国家制定了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因此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的标准下,应当首先采购安全可信的网络保障服务. 区块链是应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将数据进行封装,从而提供可信的技术体系.封装包含研究点、通讯分布式网络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从技术来看它是两个不同的视角,区块链是一个快链式的结构,在一个系统里,分布式的网络相当于把一个概念式的数据结构放在一个分布式网络的不同的节点里面.  相似文献   

14.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环境对城市形象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内地一批"网红城市"的崛起为当下做好城市形象网络传播提供了范本.通过近年的努力,无锡城市形象网络传播呈现出了传播矩阵相对完善、传播载体相对丰富、传播主题相对突出等特征.然而,面对网络传播环境的竞争加剧,未来无锡的城市形象传播应推动要...  相似文献   

15.
网络零售业利用节日或“创造”节日进行促销,掀起一轮网络购物狂欢,在成就电子商务崛起的同时也冲击了传统零售业.网络购物狂欢节折射出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值得深思.网络经济的兴起和健康发展依赖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更离不开理念的革新和思想的解放.政府、企业和网民在迎接全新网络社会时都应有所为.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形式多样、情绪化明显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往往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包括司法公正、隐私权和名誉权保护的影响等.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不仅要健全网络立法,确保司法公开,同时还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升网民素质,加强私权保护.  相似文献   

17.
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研究是"五位一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文章选取厦门市集美区作为闽南沿海典型案例区,运用位序—规模法和自然断点法,筛选并划分生态源地等级体系;借助构建的生态阻力测度模型,运用ArcGIS空间探查和距离测度模块,剖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提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空间重构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源地呈随机分布,具有较好的生态安全基础,揭示出NW-SE为主控方向的生态源地空间格局,生态廊道的生成显示陆域生态格局与水域生态格局关联度亟待加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空间分布不均衡,中心城区高强度开发制约形成网络状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南北、水陆生态系统联系阻断风险较高。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空间重构策略:优化提升生态源地质量,加强关键生态战略节点建设,通过规划水陆、陆域、水域三种类型13处生态廊道,构建景观生态安全网络骨架,以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8.
刘静 《经济研究导刊》2022,(8):143-145+149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的新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军队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能否掌握网络政治工作话语权,不仅关系着网络空间军事意识形态斗争的胜负,而且关系着网络空间国防能力的建设。为此,要不断夯实网络政治工作话语主体、建强网络政治工作话语体系、优化网络政治工作话语平台,从而提升军队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能力,助力网络空间国防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的人文精神回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给传统文化带来了阻力与冲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人文精神的缺失也越来越严重地凸显出来,如何规范与管理,并使之兴利除弊成为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课题。因此,通过分析网络文化的特点以及网络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提出网络文化的人文精神回归的思考,以塑造文明的、社会的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20.
季璇  俞婷 《大陆桥视野》2021,(1):107-110,112
为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采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和网络行为问卷对全国四大经济区共1 0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不同社交能力的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行为差异,并根据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的差异性分析其行为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社交能力的大学生在网络社交的花费时间、使用软件、社交平台行为、真实信息透露和社交需求都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