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债危机以后,欧元区经济持续萎靡不振,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威胁。自2014年以来,欧洲央行突破长期被市场和各家央行坚守的"零利率下限"实行负利率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欧洲央行成为全球首个推行负利率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央行。其实施及其效果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负利率政策能否拯救欧洲危机仍然处于尝试阶段。本文依据政策实施背景基于负利率发生作用的机制和渠道,对负利率政策的效果进行预测,探讨负利率政策的实施会对欧元区以及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球共有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以避免因银行惜贷造成资金回流央行,从而增加商业贷款,实现提升物价水平、缓解本币升值压力和振兴出口等多项政策目标。央行负利率政策作为新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五国中除日本外均已实行两年以上,其效果也已初见端倪。本文从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的原因出发,分别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负利率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警示我国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切忌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而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应注意调节经济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和技术进步,以免陷入负利率政策陷阱。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加剧,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多国央行降息,利率再度降至历史低位,部分经济体负利率程度进一步加深。作者主要论述了全球负利率政策的基本情况、原因和经济影响,并针对多国负利率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主要经济体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的经济背景和政策动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分析,认为名义负利率在我国并不适用。为进一步探究名义负利率的政策效应,尝试以日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具有时变特征的TVP-VAR模型对名义负利率背景下货币政策短期、中期、长期作用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日本等经济体实施负利率政策的经验,得到如下启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在于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能盲目迷信负利率政策;在低利率政策甚至负利率政策正在逐步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我国需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乏力。为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稳定汇率以及实现预期通货膨胀水平等目标,部分央行开始实行负利率政策。负利率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零利率下限,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负利率政策为主题,对负利率的概念界定、形成原因、调控对象与方式、传导过程、影响与效果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研究发现,除了防止货币升值外,负利率政策并不是恢复经济增长以及实现目标通货膨胀水平的“良药”。鉴于实施负利率政策的经济体仍较少,而数字货币方兴未艾,未来应围绕负利率政策的实证检验和负利率政策在数字货币环境下的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2015年12月,美联储结束长达10年的低利率,宣布实施加息政策.然而,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并没有对全球其他主要国家产生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央行继续采取低利率及各种形式的宽松政策以应对经济衰退的困境.日本央行、瑞士央行和欧洲央行更不遗余力地推行负利率.  相似文献   

7.
<正>2月16日,日本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放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至-0.1%。此消息公布后立刻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加上之前已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的丹麦央行、瑞士央行、欧洲央行、瑞典央行,全球已有5家央行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加拿大央行也表示其利率的有效下限是-0.5%。在发达国家本身利率水平已经很低,美联储去年12月刚进入加息通道的情况下,多国央行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货币政策反差较大,让各界对全球经济发展更加焦虑。  相似文献   

8.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多国央行轮番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图早日摆脱危机,提振经济发展,但总体收效甚微。在经济复苏仍旧乏力的困境下,日本及欧元区相继推出负利率政策,将利率水平调整为负。数据显示,当前,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已超过全球GDP的30%,全球约有11万亿美元的主权债务收益率为负(2019年9月最高值曾达到17万亿美元)。有迹象表明,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也正在是否采取负利率政策的边缘徘徊。一个无奈却又无法回避的事实就是,负利率似乎已成为全球货币政策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9.
余晶晶  何德旭  宋贺 《金融论坛》2021,26(12):48-57
本文分析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负利率货币政策,探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从理论机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存在受限的操作空间;从实施效果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效果并不明确;从现实条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更多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中国目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具备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但应增强对负利率货币政策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处于历史性的低点,而低利率和负利率意味着货币政策不再是有效的政策形式,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已经起不到刺激作用,同时低利率和负利率也意味着经济增长失去了动力。对于中国来说,低利率和负利率是挑战也是动力,只有逐渐提高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经济体制的活力才能在新的国际秩序和制度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