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拟发掘现行选聘机制下大学生村官参与乡村治理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并基于此探析大学生村官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保障大学生村官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效用充分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简单来说,大学生村官就是大学生担任村里面的干部,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主义乡村建设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由张成、侯田田编写的《村官梦·农村情全国大学生村官作品选...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要求培养造就一支三农队伍。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山东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抓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这个“牛鼻子”,  相似文献   

4.
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与实践发展需求的大学生基层干部,已成为加速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人才规划的目标。探讨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存在基础与运行保障,以及如何监督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在基层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愈加关注乡村振兴问题。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规模不断壮大,获取了诸多卓越成绩,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文章主要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意义,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江苏省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工作,积极培育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着力推动城乡之间人才自由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但对标乡村全面振兴要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乡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齐,专业人才队伍老化、服务后劲不强,农业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人才激励政策不够配套,各类人才引、育、留、用制度缺乏相互贯通的整体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刘旭  李明磊 《山西农经》2022,(13):105-10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返乡创业和发展乡村产业成了大学生的一种选择。鉴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农村发展越来越需要大学生支持。兰考县张庄村近年来发展趋势向好,努力打造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篇章。文章从研究背景、张庄村发展现状和问题、大学生返乡与乡村振兴的意义3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农广校联合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坚持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聚焦培育实效,创新培育模式,重点在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上发力,把农民教育培训办在稻虾产业链上,共培育稻虾共生种养户达4000余户,其中500亩以上的198户;  相似文献   

9.
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用性。农业农村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也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更多人才,注入新鲜活力。以辽宁省为例,探讨影响高校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的因素,对改善乡村就业创业环境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吸引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融入的信心和能力,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现今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实践历程,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大学生村官创业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当今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理论,兼评《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为农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志美 《山西农经》2023,(13):181-183
农村经济在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科学合理配置农村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高校扩招为当代人创造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大学生就业竞争形势日益严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回乡创新创业,要探索构建扶持政策与落实机制,使农村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动员大学生克服困难、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催生更多的创业机会,为农村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去农村创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提高大学生社会价值。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平台,探究大学生农村创业路径,解决促进乡村振兴的依赖路径。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建设离不开有知识、懂科学、有情怀的农村籍大学生的参与,农村籍大学生以乡村经济引领者、乡村文化传承者、乡村生活建设者等身份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弥补了乡村振兴建设的人才“短板”。农村籍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受到经济利益、乡村情结、制度帮扶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影响。因此,应当制定针对性的乡村振兴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农村籍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补位”功能。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对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目前,各地在积极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各类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方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引导教育工作仍有提升空间,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活动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农村学生返乡、城市学生下乡的热情。文章结合目前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路径进行了研究,为学生就业创业引导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这些年来,大学生村官队伍一直在不断发展,不断优化。从公共政策执行角度分析,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促进了乡村建设,培养了大学生的才干,增添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乡村文化振兴也非常重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致力于挖掘优质乡村文化,尊重乡村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加强当地人们的思想文化建设,做好乡村文化传承。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现途径,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希望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发挥大学生的作用,整合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地区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姚瑶 《山西农经》2022,(24):167-169
2017年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提出,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从经济拉动、产业升级发展等角度来实现农村全方位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离不开人才的力量,大学生人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超前的发展观认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力量,农村籍大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乡村的概况和发展更为了解,其返乡就业创业成功率更高、乡村发展责任感更强。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存在的突出矛盾,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路径及策略,以期借助人才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张小诗 《农业经济》2023,(10):124-126
党和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部署。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对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保障、缓解就业压力、实现青年人才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概念的探讨,分析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人才兴农”的研究及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是当下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路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是各高校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乡村社会实践背景、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和实践路径进行探究,意在找到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和大学生特点之间的关联性,为大学生乡村社会实践发展提供有效思考。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以来,学界褒贬不一,甚至有学者质疑这一制度到底是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战略?大部分研究以乡村和村官为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本研究从政府视角出发,将大学生村官制度置入到历史脉络中进行考量,并通过分析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推进和现实中制度的表征,来回答这一问题。结论表明:政府在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中,采取了反思、继承、发展、创造、回应和完善等行为,使大学生制度逐渐贴近乡村实情,表明这一制度是可持续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