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作为将财政资源转化为公共目标的制度手段,预算现象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在预算研究领域相应地存在经济和政治两个研究向度,以及对预算改革的不同阐释逻辑和实践指向.关注和研究预算改革不同的理论向度、阐释逻辑,对于认识和理解当前我国预算改革遭遇的现实困境,转换和调整预算改革的宏观思路和政策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企业捐赠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捐赠规模、企业捐赠渠道、企业捐赠财务保障机制等方面考察建国以来企业捐赠财务保障机制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呈现了企业捐赠的决策、实施状况,揭示企业捐赠财务保障机制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持续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在此十字路口,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争论不绝于耳。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上,中国上演着波诡云谲的三重变奏: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改革与转型、可持续发展。惟有改变政治层面基于制度性强制,经济层面基于自愿、协商的"非兼容结构",朝着经济、社会、政治全面基于自愿、协商的"动态和谐结构"转型,方能走上真正的现代强国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4.
曹俊 《环境经济》2012,(4):10-15
因应经济增速的变化,2012年的宏观调控基调定位为稳中求进。稳中求进的"进"指的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来考核GDP质量,采用什么途径提高增长质量,如何引导产业绿色转型,重压期的节能减排需要怎样的市场机制,带着以上问题,本刊记者在2012年两会现场采访了"两会"代表委员。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非绿色的粗放型城镇化道路,这种城镇化模式是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粗放发展模式。当前,在全球发展面临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多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污染减排、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任务艰巨。为此,急需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的绿色转型,切实走一条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绿色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审视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的破局之策和指导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应厘清其理论渊源及其运行机理,明确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和任务,以便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8.
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变迁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到双轨制,再到市场体制等三个不同治理阶段.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层面,从对粮权结构、利益结构、治粮结构的分析,来探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变迁的内在逻辑,以期对做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一个趋势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获得直接与间接的资源型财政收入来满足财政支出需要具有学理上的正当性。我国地方财政收入配置格局对土地财政收益的依赖与现行土地制度安排、财政体制变迁与土地收益分配权力密切相关,而且相互间形成了不断强化的利益激励兼容机制。短期内土地财政收益,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政府财力仍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长期应以税制改革为契机,促进土地财政收益的合理转型,以更好地均衡土地财政收益各个环节的资金源分布,规避地方财源不可持续的风险,确保地方财政向可持续路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绿色发展转型的全球研究热潮由此勃兴。"绿色经济"一词是由皮尔斯在1989年首先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强调碳减排,绿色经济则更偏向生态环境的安全性。21世纪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生态环境恶化催生了绿色发展理念。新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在西方世界,公司、政府和个体共同致力于绿色发展转型与创新。中国学者的研究更具广谱性。科学发展观是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今天,全人类对绿色发展的共识与行动,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21世纪是绿色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走在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11.
转型的逻辑     
2011年,适逢"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经济也开始迈人了改革与发展新的一个十年. 阳春之际,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以其召开形势背景的特殊性、论坛主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了国家领导和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了中外代表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论坛规模为历届最大.反响颇为热烈.  相似文献   

12.
吴琼 《经济研究导刊》2012,(33):321-322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具有鲜明社会主义属性的理论学科,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学科大厦的根基和成熟的保证,对理论的系统构建与健康发展有着前提性与决定性的意义。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同时在当前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主张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3.
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的国家电网公司,一直以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促使发展更加健康、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为企业使命,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0亿,管  相似文献   

14.
依托SCP分析框架,从战略管理理论出发,通过思辨研究推理出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逻辑,提出双轨制转型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企业组织可依循内生型成长向可持续成长转型或者外生型成长向可持续成长转型的路径,而可持续成长模式应该是双动力双引擎——以知识资源和组织性格为动力,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引擎.海尔集团和小米公司的案例,分...  相似文献   

15.
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双螺旋动力,技术与制度是否协同匹配直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和速度。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我国技术范式的转变,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技术范式和制度框架内技术—制度的互动稳态,激发了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当前,我国制度创新的供给明显滞后于技术范式的转换,现行的制造业相关产业政策与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还不适应数字技术范式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这是导致制造业企业陷入生产率困境、转型升级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从多制度变革入手,通过调整传统的制度框架适应技术范式的转换,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体的制度变革路径包括改变强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取向、致力于数字技术底层逻辑的制度变革、强化竞争导向的市场化制度改革、侧重促进协同创新的制度创新及聚焦动态能力的企业内部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6.
金融自由化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型是顺应金融自由化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基于金融发展与货币经济理论,深入剖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理论逻辑,实证对比了1998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2季度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短期调控效果强烈、时滞短且促增长效应显著,长期影响效果不佳,价格型货币政策短期紧缩效应微弱,长期调控效果温和、周期长且防通胀效应突出;当前,数量型货币政策仍占据宏观调控的主导地位,但伴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渐进式推进,金融自由化水平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动态收敛,以及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传导机制及政策工具向价格型框架的内生转型,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正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结合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通过对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实障碍的分析.指出应建设五大机制保障农民增收:政府主导支农机制、农业保险供给机制、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险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由于传统的发展战略和增长机制已难以持续,需要加快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型,并要求金融体系实现实质性的转变。其重点一是着力解决金融资产定价机制和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扭曲的问题,提高金融运作的市场化程度;二是建设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使金融资源能够顺畅地流向经济的不同层次;三是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更多地依靠资本市场来聚集和配置金融资源。中国金融转型的难点主要是如何处理好市场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提升金融机构的素质;如何解决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能力不足问题,强化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