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以乡村 振兴战略目标为导向,首先对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的内涵与实现机制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是新 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发展目标、核心内容和特色所在。 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出发,结合研究团队所 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黄山店村示范点建成案例,系统 阐述了以支撑“产业兴旺”、实现“生态宜居”、促进“乡风 文明”、推动“治理有效”、助力“生活富裕”的绿色发展理 念为引领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通过分析陕西省X市Y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内容、机制的现状及问题,从价值立场、政策保障和治理方式角度揭示其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从主体、法律、方法三个维度提出Y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强  薛洲 《经济纵横》2022,(12):17-24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立体式、复合性的多层逻辑关系。基于县域的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基本路径的总体判断。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需要整体筹划城镇和乡村发展,牢牢把握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主线。本文梳理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演进和政策脉络,厘清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并在剖析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举措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协同视角下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郭岚 《江南论坛》2022,(2):10-13
乡村振兴是我国重点发展战略,而数字乡村建设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数字乡村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相继出台,都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  相似文献   

5.
吴琦 《环境经济》2018,(5):34-37
自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了重点部署,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全面分析“三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将乡村振兴的内涵明确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确定了从“取得重要进展”到“取得决定性进展”再到“全面振兴”三步走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农牧交错带乡村空间发展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璩路路  李裕瑞  李琳娜  曹智 《经济地理》2019,39(10):153-161
乡村空间发展类型识别与划分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利用引力模型、可达性测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识别该县乡村地域空间发展类型,通过地理探测器探测其影响因素,揭示影响农牧交错带乡村发展核心要素的空间分异状况。结果表明:乡村空间发展系统分析框架对于新时期农牧交错带村域空间发展类型的识别与发展振兴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导向性;宁夏盐池村域空间发展类型可识别和划分为4种乡村地域空间发展类型,分别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适度挖潜类、搬迁撤并类,并对分类因素进行了探测分析,以期对乡村振兴能够进行靶向治疗,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该研究结果可为农牧交错带"乡村空间重构"和"乡村振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实现了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依然发展缓慢,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就业不足,中西部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大等很多问题依然突出.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计划,这是党在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由杜茂华、陈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于2020年7月出版的《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与实践》一书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该书内容详实,分析透彻,涵盖了乡村振兴问题的各个方面,是研究乡村振兴问题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通读全书,该书有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社会矛盾的缓解指明了方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基于此,针对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与举措相关知识,本文从西藏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及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简单地论述,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民宿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乡村新兴产业业态,在乡 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下,民宿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周边乡村区域 的辐射带动和协同发展能力。立足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和民 宿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民宿与乡村经济、社会、环境、文化 系统有机融合的“民宿+”发展模式及发展路径。最后结合百 花山社民宿案例,提出如何立足乡村实际,以“民宿+”推动 乡村的全面振兴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此时,对如何正确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实践中具体有效的政策和行动等关键问题需要保持冷静的思考。从调研的情况看,乡村振兴开局一年多来,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苗头性问题需要提高警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存在把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对立、割裂的错误认识;无视乡村现实基础"提挡加速",人为拔高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预期和阶段性目标;盲目选择支柱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偏好,使得产业同构化风险加剧;无条件、无限制地引入社会资本,农民权益受损的可能性增加;试点地区优势资源过度集中,造成乡村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合理推进。  相似文献   

11.
陈长  唐旻敏 《生产力研究》2022,(2):71-75,155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农村电商业的快速发展,农民角色转变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中处于重要环节,充分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仅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收益,还为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农产品市场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贵州省息烽县立碑村的调查和分析可见,立碑村是息烽县着力打造的特色电商村,其拥有专业的电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杭州市把高质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并把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增收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截至2019年,全市2049个行政村总收入达52.20亿元,村均总收入254.74万元;总经营性收入达30.81亿元,村均经营性收入150.34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村的比例达77.26%.杭州村级集体经济削薄增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但据调研,农村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仍较为突出,笔者以为,要主动摸清薄弱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堵点,从整体布局、机制建设、运作模式、资产管理、人才动能等方面入手,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走出一条高水平、高质量的杭州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增收发展之路,从而为新时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张婧  岳谦厚 《经济问题》2023,(12):28-3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消除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这与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的法制观念有着共同的理念。从经济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联系、经济法保障原则与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的契合、经济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所在三个方面介绍了经济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和意义,从主体认定、激励方式和资金管理三个维度分析了经济法视阈下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境。经济法视阈下乡村振兴战略法律完善的建议包括主体制度层面、激励机制层面和资金管理层面,在经济法视阈下还要完善政府主体制度、市场主体制度和乡村经济主体制度,优化经济法激励机制、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进行乡村振兴激励机制的长远规划。通过经济法的完善拓宽乡村振兴的资金来源、规范乡村振兴资金的应用制度、加强对乡村振兴资金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喻琨  李佩佩  詹茜华 《经济师》2023,(8):148-149+192
文章基于系统耦合、教育经济学等理论,从产教融合的共生理念出发,围绕乡村振兴的需求,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耦合机理,将顶层设计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最后提出了坚持四轮驱动助推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赵洋滋 《大陆桥视野》2023,(6):25-26+29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国策,是党和国家维护国家稳定,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改革,从指导思想、制度设计、队伍建设方面出发,落实相关政策规定,不断优化工作方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为各地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出发,对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杨大鹏 《江南论坛》2022,(12):29-33
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主战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杭州外桐坞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聚焦乡村发展合力,以文化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以艺术润村促进精神物质“双富裕”,以数字赋能助推乡村发展新飞跃,以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探索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了更好推进乡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措施,通过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更好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互联网技术与乡村振兴和乡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以及实现了农业经济水平的稳定提高。但是,现阶段乡村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部分偏远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还有很多农村技术人才比较短缺导致互联网技术未能与乡村经济发展实现深入融合,等等。因此,为了更好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大力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通过构建“互联网+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着力点。如何使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内涵,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分析框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因条件,运用fs-QCA方法,分析安徽省各县域经济发展背后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均不单独构成县域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4种组态路径能够实现县域经济高水平发展;前因条件之间存在潜在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石瑞卿 《经济》2023,(3):56-59
<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甘南藏族自治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旅游文化资源产业的发展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推进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该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战略之后又一项提升乡村面貌和实现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决策。党的二十大之后,党中央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开启了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民族地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其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20.
首先阐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性,然后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制约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最后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