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从山西乡村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县域在“美丽乡村”建设阶段取得的成果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山西乡村振兴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使山西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顺。 相似文献
5.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财务管理优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文章以辛集市下辖部分村为调研对象,以访谈形式面向农村财务管理主要工作者、基层管理者和普通村民3个群体,分析了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以期提升辛集市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为辛集市乡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落实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转变人们对乡村的认识,还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灵体验和精神享受。文章简单分析了乡村振兴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总结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路径,希望能为推动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期盼。文章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花溪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途径。研究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同质化严重、产业单一、公共服务落后、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足、生态环境相对薄弱等问题。提出通过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深化改革,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大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培育人才,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农业蓬勃发展等措施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乡村工作做实做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正式出台,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因此当前一定要深入研究“三农”问题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新形势,稳定推广建设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不断减轻农民负担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文章分析和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业产业链创新模式,确保我国农业产业链结构不断创新,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有序推进,全国各地乡村相继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民直播带货、乡村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电商迎来蓬勃发展时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资中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分析制约资中县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为资中县农村电商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阐述了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困境以及发展路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各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得以快速成长,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载体。但当前多数联合体在全产业链建设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链主”凝聚力不强、信息反馈不畅、绿色化发展控制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由此提出联合体全产业链的构建路径,应采取措施鼓励龙头企业承担“链主”职责以带动相关主体共建全产业链,运用大数据技术加速信息反馈及实施全程绿色化质量控制,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人才以拓展全产业链价值增值空间及增强全产业链韧性,借助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与运营,进一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文化振兴意义重大,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全社会的重视。文章旨在分析乡村文化振兴情况,并对该项工作的开展路径提出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带来了重大机遇,乡村振兴要靠人才,但新的发展阶段乡村依然面临很多人才难题,只有将人才振兴部署好,人才问题解决好,才能保障乡村振兴工作科学平稳进行。文章从人才的引进、培育、激励、机制各方面提出优化措施,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由于其强大市场优势、巨大的造血功能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河南省修武县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古县,近年来以美学路径发展乡村,形成以云台山为主打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居特色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总结修武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等意见及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将农村环境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法治化进程中仍存在立法不完善、执法不力、诉讼救济难、法治意识淡薄等障碍,需要从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健全司法体制、培育环境法治观念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但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并非坦途,仍然面临着农业发展模式相对落后、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和农村生态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促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引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塑造生态美丽、产业兴旺、农民幸福的现代化乡村新面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