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领导联谊活动,由连云港、西安、博州等城市联合发起,沿桥部分城市政府参加,旨在促进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和地区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再现占"丝绸之路"的繁华与辉煌.自2003年第一届联谊活动举办以来,联谊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七次.根据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领导第七次联谊活动备忘录精神,第八次联谊活动由咸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相似文献   

2.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热潮到来之际,如何抓住机遇增强经济韧性是城市在新时代寻求突破的一项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度了城市层面的经济韧性与工业智能化水平,并实证分析了工业智能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能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工业智能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集聚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来实现。异质性检验发现:工业智能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高水平人力资本城市中的效果更大。本文为解读工业智能化如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如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杨兴平 《经济》2022,(1):94-96
我们要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契机,依托高铁站"双枢纽",助力"双城记",融入成渝同向发展新格局,倾全市之力打造宜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亮丽名片,不负时代,不负众望,把宜宾建成人人向往、宜人宜宾的美好城市 当下的宜宾,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之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成渝地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中国共产党宜宾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我市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宜宾作为"中国第四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倍加珍惜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只争朝夕,顺势而为,实现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4.
李兰冰  刘瑞 《财经科学》2021,(11):64-79
面对金融危机、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对制造业带来的严峻挑战,本文以产业间互动关系为视角,以适应韧性理论为依托,从"适应"与"适应性"双重维度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韧性的内在机制,同时使用2008-2017年地级市数据及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韧性的影响呈"U"型特征,多样化集聚呈倒"U"型特征.短期内,多样化集聚可以发挥经济稳定器功能以快速恢复供应链运转,促进制造业韧性提升;长期内,专业化集聚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以获得可持续增长的韧性.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短期内均对邻近地区制造业韧性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长期内多样化集聚会显著抑制邻近地区制造业韧性,专业化集聚抑制作用不明显.上述影响效应在地区与城市规模层面表现出异质性.创新能力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影响制造业韧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发现为合理制定"两业融合"政策以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与提升制造业韧性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智慧城市的概念从提出距今已近二十年.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从2012年启动较大规模试点,到2014年将智慧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确认为国家工程,再到国家发布"新基建"的号召、"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智慧城市发展方向.特别是这几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作为智慧城市的全新"名片"正在融入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诸多环节;而双碳战略的提出得使建设绿色低碳的数字城市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政策不断出台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各部门、各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战略部署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多次就智慧城市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2018年6月,国家标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GB/T 36333—2018 正式发布,规定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总体要求、基本过程及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架构设计、实施路径设计等.2021年3月,新华社全文刊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构建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和"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二是地方层面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7.
城市韧性是城市面对各类冲击和风险时所具有的吸收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是韧性城市建设的基础,生态环境压力的减轻有助于城市韧性的提升。文章论述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韧性的促进作用,讨论了经济发展水平通过环境压力提升城市韧性的中介作用,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省域城市尺度上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压力对城市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韧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环境压力对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市韧性有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风险防控是韧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城市韧性的关键。通过分析韧性城市的概念演进、基本特征和研究新进展,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视角探讨了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在空间规划、管理机制、物资保障、文化教育四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针对这些短板和问题,提出现阶段我国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建设韧性城市应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提升城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冗余度和科技水平;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防控体系,加强配套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提高依法防疫水平;完善医疗救助防控物资的国家战略储备、调用、分配、管理机制,确保应急物资保障的及时充分供给;强化防疫宣传教育,提升全民防疫素质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13日,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新亚欧大陆桥沿线部分城市和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领导,在北京举行了"陆桥沿线部分城市领导第六次联谊活动"。  相似文献   

10.
陈琦 《当代经济》2023,(3):3-11
城市自身空间发展过程与城市经济韧性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基于城市资本积累过程和恢复再生产过程作出理论假设。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为研究背景,以中国256个城市为样本,以2008—2012年为抵抗期,2012—2017年为恢复期,实证分析两个时期中国城市经济韧性与城市建设和规模扩张过程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城市不只是经济活动的容器,其自身的建设和扩张过程,将对城市应对冲击和从冲击中恢复的能力产生影响。其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代表的城市建设过程对抵抗期经济韧性具有正向作用,以城市人口规模为代表的城市扩张过程则具有负向作用。最后,恢复期城市建设和扩张过程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发生较大转变,城市建设过程不再具有显著影响,城市扩张过程则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遵义,这座我们耳熟能详的城市,正在举全市之力打造它的另一张城市名片--国家森林城市.2008年9月18日,遵义市人民政府第11次常务委员会暨第10次市长办公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遵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 "共建国家森林城市、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成为700多万遵义人努力的目标.近日,本刊记者走进这座充满红色和绿色气息的城市,探讨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2012年,青岛市投资40亿元财政启动"植树增绿"工程,计划在2014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在记者看来,此举就像在麦田里插秧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大家都像青岛这样,以后国家启动"国家海滨城市",那么山城重庆是不是也要挖一个人工海洋呢?如今,建设智慧城市已成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除住建部首批的90个试点之外,工信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门也会在智慧城市(镇)建设方面推出自己的试点.面对蜂拥而上的建设热潮,政府部门就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因城制宜"、"因产业制宜",这样不仅是对城市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13.
《大陆桥视野》2010,(3):39-39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领导联谊活动,由连云港、西安、博州等城市联合发起,沿桥部分城市政府参加,旨在促进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和地区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再现古“丝绸之路”的繁华与辉煌。自2003年第一届联谊活动举办以来,联谊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七次。根据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领导第七次联谊活动备忘录精神,第八次联谊活动由咸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各个地方的"商业街"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建设很多城市在发展中都把商业街的建设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六运小区是新中轴线上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具有欧洲小镇街道风格特色的商业步行街.文章根据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为未来体验经济下的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计要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家森林城市的由来及历届国家森林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2007,(5):105-105
为了倡导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激励和肯定在城市森林建设中成就显著的城市,同时为城市树立城市森林建设典范,从2004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并制定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办法>.2004年以来,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先后授予贵阳、沈阳、长沙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于西安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文章通过分析西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从"合理扩大城市规模,努力扩展辐射范围","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发挥科技文化优势,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优化经济结构,拓展对外经贸联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7)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自设立之日起雄安新区便受到各界的高度期待;2018年4月14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绿色智慧新城;201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应用新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智能高效宜居新型城市。在第四次信息革命与城市新一轮建设的历史交汇期,在城市功能服务不断完善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双重叠加下,作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将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在"零起点"上,在建设一个全新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如何更好把握城市与人的关系、更好把握智慧与人的关系,如何在更多领域实现社会生活智慧化,是文章探究雄安新区建设智慧城市理念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我国煤炭城市一般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资源型城市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深入阐述煤炭城市存在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污染、空气资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缺失等生态问题,并从技术、政策和控制监督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升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是应对外部冲击、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2011年至2019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不仅可以增强本市的经济韧性,而且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周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本市与周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显著,而数字化程度的推动作用则并不显著;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程度会因为城市地理位置、行政级别以及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城市创业活跃度以及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间接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因此,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进城市间的经济活动联系,提升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结合城市特质规划数字产业布局,提升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程度;激发城市创业活力、调节城乡收入分配机制,打通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间接路径。  相似文献   

20.
曾俊伟 《经济》2012,(7):52-53
近年来,迪拜由于发展迅猛,经济繁荣,建设了不少别出心裁的项目和设施,故有"疯狂城市"之称.金秋时节,笔者前往阿联酋去看看"疯狂的城市——迪拜"和其他几个酋长国的风光.所见所闻,颇觉新奇,乃撰此散记. 人工岛屿——世界第八大奇迹 迪拜是阿联酋的第二大酋长国,有"中东的香港"之称,有"新纽约"之名.它取消了所得税和消费税,是世界著名的免税区,因而大大吸引了各国消费者,有力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