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廖祺 《时代经贸》2013,(16):113-113,116
我国消费率呈不断下降趋势,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率的下降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本文阐述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探讨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情况下呈现增长不足的原因。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出我国住宅、教育、卫生医疗支出及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计量模型分析,最后提出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扩大消费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而居民消费又是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青海省为例研究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据1990~2009间的数据对青海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和投资额以及净出口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青海居民消费与生产总值的关联度为0.89057,投资与生产总值的关联度为0.739156.因此,居民消费比投资更能影响整个青海的经济增长.我们对青海居民消费现状分析发现,最终消费率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消费需求是份额最大,最稳定的需求,最终消费内部呈现多样变化等特点.并在对青海省居民消费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出青海省促进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居民长期以来储蓄倾向很高、消费率偏低,而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大最终需求对GDP增长贡献度中,消费一直占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消费,带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促进居民消费的国外经验借鉴,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对于扩大居民消费的对策进行了研讨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消费不足的原因:一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扩大消费问题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我国的消费率是否正常、消费不足的原因以及扩大消费的对策.本文对近年来上述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数据,对导致我国消费不足的一些观点进行辨析.分析结果表明:高投资、高储蓄、收入分配不合理是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扩大的重要原因;政府消费的不断扩大排挤了居民消费.尽管有学者认为流动性约束也是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原因,但分析结果并不支持此种观点.  相似文献   

5.
国民消费率的波动来自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从1992-2005年的数据看,中国国民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居民消费率尤其是农村消费率下降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消费倾向和收入占比的下降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引起居民收入占比的下降,另一方面又使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这两个因素都推动了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政府消费率虽然总体上保持稳定,但政府消费倾向的下降阻碍了政府消费率的提高,也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的上升和消费倾向的下降。为实现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两方面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角度来提高政府消费倾向,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6.
政府消费是整个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1992~2010年间,我国消费率的下降不仅体现为居民消费率的下降而且也体现为政府消费率的下降,而政府消费率的下降并不是由于政府收入份额下降,而主要是由于政府收入中用于消费方面的比重下降。政府消费中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部分约占40%左右,而又以教育和卫生支出为主体。从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领域政府及居民分担情况看,在教育和卫生领域,居民分担比重总体比较高。当前我国政府消费中存在着政府提供的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整体不足,存在巨大城乡差距以及财政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十二五"时期以扩大居民消费为目标,增强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提供的、居民直接享受的公共服务对扩大居民消费的积极作用:应该统筹考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社会转型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划;调整政府间关系,健全公共服务财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显著增加公共服务投入总量;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提高公共服务提供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消费水平低主要表现为总消费率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下降;居民消费率过低,居民即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受到抑制;农村消费水平过低,城乡之间消费能力、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差距拉大;居民储蓄率过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迅速。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收入水平低,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加大了居民未来的消费支出预期;税收制度设计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对扩大农村消费的深层抑制;公共支出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6,(2):56-68
消费规模特别是居民消费规模是大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目前,需求结构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深层矛盾,只有将扩大消费规模与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使规模庞大的居民消费主要通过国内市场来满足,才能使大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本文采用阈值协整模型对1955—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随居民消费率的变化而变化,这证明中国居民消费存在规模效应,且该效应在不同的消费规模下形成不同的作用机制,导致不同的影响效应。具体地说,当居民消费规模低于0.539时,居民消费率上升0.1,第2年经济增长率仅上升0.077;居民消费率高于0.539时,居民消费规模上升0.1,第2年经济增长率则上升0.121。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入驱动。因此,中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入驱动向需求拉动转变,关键是要扩大居民消费相对规模,并通过供给侧改革使国内市场能够有效地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消费率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相对于全国水平而言,河北省最终消费率是偏低的,居民消费率低是造成最终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因素,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又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因素。应适当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支出预期,积极发展信贷消费,提高消费率。  相似文献   

10.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居民消费存在着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消费需求城乡差距不断扩大、非理性消费日趋严重和消费外流日渐加剧等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居民消费预期偏高和社会保障不健全等.为此,我们需通过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来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先前对消费理论、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大多基于封闭经济,而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开放,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和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断加大。以进口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为核心,将进口引入最优消费率模型,计算中国最优消费率,并与中国消费率比较,从而提出进口贸易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扩大内需背景下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但自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从整体上看呈现下降趋势,过低的消费率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提高的关键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如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论证收入分配等多个因素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基尼系数在内的多变量宏观消费函数,并建立了基于城乡分割的居民消费率分解模型,使用该模型对1996-2010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完备分解。结果表明:(1)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为64.49%;(2)国民收入增长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次要原因,其贡献率为32.66%;(3)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贡献率分别为13.21%和1.51%;(4)城乡内部基尼系数增大的贡献率分别为2.20%和1.80%;(5)城镇化提高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率分别为-12.47%和-3.6%(即提高了居民消费率)。  相似文献   

14.
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扩大消费需求不仅可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主要是扩大合理消费需求,并应根据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措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政府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中的功能定位上,要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如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等,以及为提高居民收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湖南扩大民间消费需求的背景、现状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结了湖南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以及"低端制造业陷阱"引致的"消费洼地"是导致湖南民间消费率增速相对缓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民间消费成为湖南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条件与机制,并从新型城镇化、提高居民消费率和升级消费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民间消费并成为拉动湖南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主要是由居民消费率下降造成的,运用因子分解法找出了决定居民消费率的两个基本因素:居民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因。本文的分析还表明,消费率持续下降会加剧经济的波动,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同时也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率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对经济能否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 70年代末以来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状况 ,探讨了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十五”时期我国消费率变动趋势与消费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剑平 《经济纵横》2000,(12):16-20
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隐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明显偏低。居民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十五”时期受到严重的国内市场需求约束。实行鼓励消费政策,经过经济运行中的政策效果磨损,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应是我国21世纪初居民消费政策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4)
文章以1994-2014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消费率、平均消费倾向以及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三个指标,从城乡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居民一般消费和居民旅游消费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居民旅游消费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农村居民消费看我国消费不足的成因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我国,总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是最终消费率的下降,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在于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而在城乡消费结构中,城镇居民消费率并没有下降而是有所上升,问题在于农村居民消费率大幅度下降。从国际比较看,中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