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的进展,也使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企业怎样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能?本文即是从市场经济与企业科技进步的关系这一新的视角出发,探讨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科技进步工作的一些问题。一、市场经济是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或基础方式,其实质是以市场运行为中心环节来架构经济流程,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刘书婷刘连方郭学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不是简单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走向完全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3.
常青 《经济问题》1993,(8):50-53
一、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要有效地配置资源,又要同时发挥价值规律和比较利益原则的作用。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等价交换,  相似文献   

4.
<正>一、企业、市场与资源配置 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实质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十余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也一再证明,社会经济的正常、有序运行、必须建立在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彻底改变旧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市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  相似文献   

5.
《经济纵横》1994,(2):11-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财政部科研所《财政职能》课题组一、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责范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社会资源的第二配置者,起着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稳定并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作用,应...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由于市场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发挥作用 ,如果没有完整的市场体系 ,也就难以实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因此 ,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 ,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 ,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货币…  相似文献   

7.
加快拍卖市场发展势在必行●张树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核心是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手段。市场对经济的自发调节,使国家经济生活呈现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局面。适应市场者,必然赢得生产要素流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而经久不衰;不适应市...  相似文献   

8.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梁建军《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范畴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2000年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到2010年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本世纪前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资源配置是指社会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需要的领域,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产生最大的效益,最大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对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讲,资源的最优配置对提高经济效益十分重要。在当今全球面临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把资源的最优配置视为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福利的重要途径;从我国经济现实看,资源配置日益恶化,资源的浪费、闲置严重,已越来越成为抑制经济效益提高和加强效益恶化的重要根‘源。理论和实践都呼唤着资源的最优配置。那么,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什么是配置资源的基点?这正是本文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一、资源配…  相似文献   

11.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努力促进河北轻工发展宋淑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轻工厅...  相似文献   

12.
论市场制度的现代化艾建华市场、政府、企业是三种不同的配置资源的制度安排。向市场经济转化,实质上是由政府配置资源为主的体制转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体制。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然要经过从无到有、从弱功能到强功能、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形态到高...  相似文献   

13.
建立价格宏观调控体系的原则和重点王家珍建立和完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是靠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对市场价格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控,有利于克服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价格调控体系应把握以下...  相似文献   

14.
坚持市场取向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龚大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努力实现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计划向市场转换时期人才资源配置的显著特征一、人才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对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讲,资源的最优配置对提高经济效益十分重要。在当今全球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把资源的最优配置视为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福利的重要途径。从我国经济现实看,资源配置日益恶化,资源的浪费、闲置严重,已越来越成为抑制经济效益提高和加剧效益恶化的重要根源。理论和实践都呼唤着资源的最优配置。对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依赖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对未来发展的定性预测和单因素分析决策是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已经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度,进一步深刻地全面地阐明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我们党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这就要从资源配置机制上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构造生产要素配置与生产关系配置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机制。这种机制,既能为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再生产与扩大再生…  相似文献   

1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在其运行中,要求在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同时,重视“看得见的手”的特殊作用,使之相互联系,紧密结合,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重视发挥计划作用任何社会化大生产,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客观上要求在它们之间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总资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社会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资源配置是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明确肯定:“计划与市…  相似文献   

18.
试论社会总供需失衡与宏观调控马崇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宏观调控,促使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相对平衡。因此,如何求得社会总供需的相对平...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建立公共财政的现实基础已经具备。在西部地区谈公共财政是否不切实际?其实不然!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公共财政存在的前提,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的基石。市场为社会提供私人产品,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非分割性、使用的非排他性以及消费的非竞争性,由此决定其只能由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手段来提供,而非由市场提供。公共财政就是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目标的财政,它是国家或政府介入公共领域、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运用公共财政,不断地“进入”或“退出”市场难以发挥作用或市场效率不高的公共领域,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很显然,公共财政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是相伴而生的,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内容。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西部地区已初步建立,我们不仅要针对财政体制中的公共财政体制问题,还应该从能否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使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协调配合和高度,来认识建立公共财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和国内工业资金的严重缺乏的条件下,政府纵向筹资,把一切经济剩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资本积累,保证工业项目进行,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经济运行僵化,不利于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状况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在发挥完其效用之后,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让位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成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