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保监会新颁布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将于2000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长期以来,机动车辆保险一直是财产保险的龙头险种,1999年,该险保费收入达到306亿元,占财险保费收入的58.7%;同比增长8.96%。赔款支出为170.9亿元,赔付率为55.83%。车险业务的发展和效益的增长,对财险业务的整体发展和财险公司经营效益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辆保险是铜川人保公司业务中上得最快、影响最大的骨干险种。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进高出的态势,其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所占比重与日俱增。今年以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铜川分公司以管理效益年统揽全局,加强车险专业化管理,改进车险的管理水平,提高车辆业务的质量和效益,使持续上升的机动车辆险赔付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社会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机动车辆保险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车险保费收入在财产险保费收入中占比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态势。在业务增加、保费增长的同时,车险人伤案件无论从案件量和赔付金额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赔付的难度增加、满意度却在下降,主要原因是人伤案件涉及到的赔付金额高、赔付周期长以及赔付关系复杂,造成被保险人在理赔时容易与保险公司发生争议,引起赔偿纠纷。车险人伤案件赔付率持续上升,将直接影响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大陆财险市场发展速度较快,但车险同质化竞争严重,非车险产品众多、规模效应不强,财险行业整体微利且“马太效应”显著。中小财险公司受限于客户资源、人才队伍、数字化经营水平及成本管控能力等,陷入高综合赔付率、高综合费用率和高综合成本率的“三高”盈利困境,在保费收入及承保利润方面承受较大的经营压力。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大陆与世界发达市场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将财险行业与证券行业、美国财险市场的集中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判了财险行业的竞争态势和走势。此外,本文还通过分析总结财险行业盈利主体的基本特征,结合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探讨中小财险公司如何摆脱“三高”的盈利困境,提出扭亏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5.
损益     
—浮出水面—车险承保利润率下降—受损主体—车险业—水下冰山—多因素致赔付率攀升损车险承保利润率下降车险业多因素致赔付率攀升浮出水面受损主体水下冰山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也拉动了车险保费规模迅速增长。但占据财险市场75%左右的车险险种面临考验,车险费用率和赔付率不断上升,车险经营效益持续下滑。  相似文献   

6.
昔鉴英美做法 完善中国车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我国车险业务持续快速发展,自2006年以来车险保费收入年平均增速高达31%。2009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为2150亿元,在财险业务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然而,车险的快速发展和财险业务规模过度依赖车险导致了激烈的行业竞争和理赔成本的加大。  相似文献   

7.
车险保费收入占我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约七成,其中商业车险占车险保费收入的约七成,但针对我国商业车险市场的学术研究还很少。在分析我国商业车险市场的发展概况后,先研究了财产险公司特征(产权性质、规模、经营年限)与商业车险业务经营绩效(包括赔付率、销售费用率、业务及管理费用率、营业税费率)的关系,发现了几点经验结果。再研究了财产险公司业务构成中商业车险的“比重”对财产险公司的利润绩效(包括价格成本边际、承保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风险绩效(包括价格成本边际、承保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的波动率)的影响,发现商业车险的“比重”对财产险公司的利润和风险都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财产保险的保费总量中,机动车辆占有大部分比重。据2003年度保险统计年鉴资料,在2002年度国内财险市场前10位保险公司765.5462亿元的保费收入总量中,机动车辆保费达472.553亿元,占61.73%。在许多基层公司,机动车辆保费甚至占有更大比例。因此,了解保险机动车  相似文献   

9.
车险是国内产险市场第一大险种,在整个财产保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车险保费收入和盈利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财险行业的保费收入增速和盈利状况。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即将试点实施的背景下,本文借鉴国外车险市场化改革成功经验,分析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提出中小保险公司如何应对商业车险改革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浙江金华分公司首次试办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2000年共承保机动车辆2583辆,收取保证保险保费422万元(车辆普通险保费为2574万元),已决赔款14.4万元,赔付率为3.41%。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稳健发展,巩固了车险阵地,  相似文献   

11.
从业务数据分析的角度,以车险业务月度签单保费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保险公司不同的业务发展速度下,统计期末的满期赔付率相互之间,及其与预期终极赔付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业务发展速度与统计期末满期赔付率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商业车险的日常管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3家保费增长亏损减少,3家保费增长亏损扩大。业内人士分析称,尽管车险承保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规模缩小意味着趋势向好。占我国财险市场约八成江山的车险市场正经历一场大变革: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由试点逐步推向全国。在这一市场形势下,中小险企尤其是外资财险公司的车险经营状况引人关注。2015年,美亚保险和史带财险相继全面退出了中国的车险业务,除了  相似文献   

13.
唐金成  戴迎春 《中国保险》2000,(3):35-36,33
纵观世界保险业,机动车辆保险无一不是最大的险种。在我国的财产保险业务中,自1987年以来,车险一直是第一大险种,占财险业务总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汽车逐步进入家庭,我国汽车消费数量逐步增多,投保汽车保险已成为车主抵御风险的重要保障,我国的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也因此出现了快速增长,在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以平安产险安徽分公司为例,在平安渠道化改革、个团分设后,车险业务保费收入迅猛增长,但数据显示,团体车险在业务规模和品质上均较个人车险差。  相似文献   

15.
运工险赔付率居高不下,一直成为困扰工作的难点。据统计,人保湖南临湘市支公司自1997年以来,连续三年平均赔付率都在70%以上。由于运工业务是龙头业务,其保费收入占公司业务的“半壁河山”,因而解决赔付率高的问题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6.
受益于欣欣向荣的汽车市场,我国车险市场保费一直维持着稳定增速。在整体良好的情况下,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在结构上和盈利模式上均已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为解决商业车险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车险市场经历多次改革。但从改革的市场现状来看,我国车险市场存在缺乏科学定价机制、中小保险缺乏竞争优势、"去中介化"困难重重等问题。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亟需针对根源问题调整改革策略,推进车险市场的结构和盈利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17.
在财产保险的保费总量中,机动车辆占有大部分比重。据2003年度保险统计年鉴资料,在2002年度国内财险市场前10位保险公司765.5462亿元的保费收入  相似文献   

18.
张云  高垒 《上海保险》2009,(5):29-30
为有效解决财险应收保费问题,2008年1月1日,北京市针对机动车辆保险(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实施“见费出单”制度。6月30日,保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保监局及各保险公司高度重视应收保费的管理,并建议推广“见费出单”,从源头上防范应收保费风险以及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机动车辆险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分庭抗礼的格局 ,三大公司间竞争激烈。在此形势下 ,完善定损管理、合理控制赔付率、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已成为各家公司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所在。为此 ,笔者结合人保昆明市分公司机动车辆险业务的赔付现状 ,对当前定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改进构想。人保昆明市分公司的车辆定损管理一直沿用分散理赔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业务发展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极大地促进了车险业务的发展。但同时这一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 :1.易导致赔付率不…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辆保险是我国财产保险中业务规模最大的险种,长期以来赔付率高的问题困扰着保险公司。本文以重庆人保为例,从车险承保和理赔风险入手,探讨车险经营风险控制方法,以期提高车险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