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审计风险的要素有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和独立性风险。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主要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审机构模式不合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内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应从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合理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优化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风险意识等方面对内部审计风险加以防范,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影响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及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影响内审工作权威性;内部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业务范围的扩展增加了审计风险;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本身隐含着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所以,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是保证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需要。目前,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准确、机构设置不合理、公司治理机构不完善、专业人员配备不齐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影响了经济监督职能的发挥。加强内审的独立性的主要对策是,加快更新内部审计理念,加强内审法制建设,完善内审的管理机制,合理设置内审的组织机构,并将内审与外审有机地结合,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促进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4.
杨文 《商》2013,(9):83-83
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运行健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还存在着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内部审计工作职责不明确、定位不准确,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执行是在内审人员有充分独立性的基础上建立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企业内审人员行使监督职的根本。本文就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监要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劲 《北方经贸》2010,(4):80-81
我国拿业内部审计具有机构独立性不强,内审法规体系不健全,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应理顺内审管理体制,健全内审法规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内审人员素质;改进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影响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及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影响内审工作权威性;内部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业务范围的扩展增加了审计风险;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本身隐含着审计风  相似文献   

7.
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是领导不重视,内审机构的职责权限小而不明确,内审机构人员素质不高,配备不够专业,培训机会少,知识更新慢。加强与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作用,应完善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提高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知度,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明确内部审计的权限,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内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和掌握有关审计标准、程序和技术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王冰玉 《商业科技》2010,(27):176-177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内部审计职能定位较为模糊;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狭窄;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完善内部审计的措施有: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引进风险导向审计,提高审计效率;提高内审人员素质;逐步建立、完善内部审计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9.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最新形式,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由企业经营目标决定的,也是内部审计制度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缺少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为了完善我国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提出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健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创新内部审计理念,拓展审计职能和范围,改善人员知识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内部审计职能定位较为模糊;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狭窄;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完善内部审计的措施有: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引进风险导向审计,提高审计效率;提高内审人员素质;逐步建立、完善内部审计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11.
茅健 《现代商业》2012,(18):203-204
企业按照准则要求,普遍建立起了内部审计制度,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较严重的制约,缺少完整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独立、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体制不够独立、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执业质量不高等几个方面。加强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从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审计目的的务实性、强化审计监督、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和内部审计宣传等。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包括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不精,内部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不强,内部审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为了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应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执行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程序,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  相似文献   

13.
形成内部审计风险原因包括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内部审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及内部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不强等.为了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应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运用科学的审计技术和执行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程序,才能防止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深化,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降低审计风险已成为我国内部审计日益发展的需要。必须健全我国内部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改变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增加内审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度建设。降低审计风险、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深化,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降低审计风险已成为我国内部审计日益发展的需要.必须健全我国内部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改变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增加内审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度建设.降低审计风险、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着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机构建设滞后,内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差等问题。应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与定位,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审队伍,完善工作规则,改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审计署新修订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围绕内部审计目标、范围、职能与职责、审计独立性和审计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了充实完善,对于规范和引导内部审计机构有效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制度依据。本文提炼总结新规定中与基层央行工作现状有关的主要变化,围绕当前海口中心支行辖区基层央行内审工作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着重从提升内审独立性、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探索开展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审计、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对做好基层央行内审工作进行探讨,提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着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以及缺乏国家审计等外部审计业务指导,内审人员重实务、忽视理论研究,对内审作用及内审机构缺乏认识,专业审计人员配备不全等诸多问题,从而限制了内审工作的开展。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适应改革的发展方向,强化审计责任和依法审计。开展内部控制制度要注意确定符合时代要求,发挥其关键作用,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完善审计方法。消除内审局限性,在监督与服务中求效益,以促进对内部审计管理起到制约、防护和建设等作用,加快审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内部审计是单位经济管理机能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存在企业内部设置机构独立性不足;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企业激励制度不足;故步自封,不主动与国家审计机关联系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转变观念,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把企业风险管理融入日常审计项目中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过于狭窄,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内部审计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企业应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提高审计实效性;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及作用;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努力提高内审人员素质,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