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1年7月16日,长虹与美国的APEX公司开始大规模的合作,长虹将生产的电视产品贴上APEX的品牌,以赊销(O/A)的方式卖给APEX,APEX再负责将产品销往沃尔玛和Bestbuy等大卖场。在货款的结算方式上,长虹、APEX和Hanmi银行签订一个3方协议,长虹负责发货给APEX,APEX负责销售,Hanmi银行负责向零售商回收货款。Hanmi银行扮演的是保理商的角色,负责对长虹销售账户进行管理,并按长虹与APEX协商的比例对销售收入分成,其中长虹占90%,APEX占10%。这个安排似乎天衣无缝,长虹货款收回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然而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长虹遇到恶梦般的经历。在2002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电视业对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所表现出来的日益强劲的推动力,长虹公司加快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来争夺市场份额,但长虹等离子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很小,本文将通过波特五力竞争分析,做出具体的营销策略,以提高长虹等离子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郎咸平 《商界名家》2005,(11):47-50
今年初,一则爆炸性新闻在业界传开:四川长虹(600839)2004年度亏损37亿元,在业界坚挺了多年的长虹神话就此破灭。这是老将倪润峰离职后长虹爆出的最大的新闻了,伴随而至的各种猜测也不一而足。以“郎监管”著称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对长虹这些年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试图揭开其巨亏的真正原因。此文为作者一家之言,不代表本刊观点,欢迎当事方争鸣。  相似文献   

4.
历经十年,倪润峰带领长虹从一个总资产2000多万元的军工企业发展到总资产166亿元的著名上市公司,造就了中国家电产业的奇迹。然而突然长大的长虹患了一种新病:大企业病。倪润峰开创了中国企业家对巨婴企业的反思潮。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关》2005,(3):18-18
10年前,而立之年的赵勇告别清华大学的教书生涯进入四川长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时,曾对媒体宣布:“到大企业去.这是我惟一的选择。”10年后,41岁的赵勇依诺完成了个人角色的回归,曾经于2000年在长虹走马上任的他,当了三年绵阳市副市长后再回长虹,接替倪润峰执掌长虹帅印。  相似文献   

6.
周文东 《新财富》2001,(3):16-17
在短短的8个月内,长虹高层发生两次人事变动。去年五月,在长虹的记者招待会上,倪润峰说,将长虹一分为二:长虹集团和长虹股份,是为了打破制约长虹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长虹集团和长虹股份的互补优势,在大力巩固长虹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寻求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04,(16):56-56
“长虹”认为,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指导原则是“应用技术有所创新”。作为国家首批六家技术创新企业之一,在多年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中,“长虹”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对企业的核心推动作用,在“应用技术有所创新”原则指导下,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创新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立足应用技术,突破核心技术”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周水亮 《中国工商》2002,(8):192-192
看到长虹民营化的报道,我的心单为之一振,因为只有这样,长虹才会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也才有进入50。强的希望。不过,当我仔细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长虹的民营化可谓危机重重。  相似文献   

9.
陈香 《中国市场》2014,(30):73-7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彩电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电类消费品。长虹彩电在驻马店市已形成了较为有效的销售模式。本文通过对驻马店市长虹彩电销售现状的研究,提出改进策略,以完善长虹彩电的销售体系,增强它的销售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为长虹彩电在驻马店市场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长虹盛是倪润峰的功劳,长虹衰也是倪润峰的失败。倪老大一言九鼎,对了是他慧眼;一旦错了,倪以下谁有胆说他走眼。即使在拍板时就发现错了,谁又敢吱声说个不字。长虹不缺别的,独缺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财富》2010,(3):84-85
在资本市场沉寂10年之久的四长虹,2009年成功募集30亿元,为其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的支持。方案设计上,长虹选择了当时条件下的最佳融资载体——分离交易可转债,实现了“一次发行、二次融资”。同时,09长虹债成为新《权证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前的最后一只分离交易可转债,也显示出长虹和招商证券强大的公关能力。  相似文献   

12.
萧萧 《商界》2008,(1):I0016-I0019
对于今天的长虹,等离子屏项目绝对不是黄金宝地。而更像充满未知和风险的“莫斯科的冬天”。长虹能不能度过诸多新业务的培植期,并成功站在等离子平板的巅峰,将决定长虹是等来“莫斯科的春暖花开”,还是在“寒冷的冬季死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欧阳长寿 《广告大观》2006,(1S):128-129
近日,笔者在国内部分地区包括长虹四川总部绵阳,看到长虹做出的车身广告有点滑稽。于是,脑子里有些疑问总感觉不说不快。想来想去,还是说了的好。说了可以让人评估价值,若是完全正确还可以给人启发,产生社会效益。从长虹出的广告来看,笔者认为操作上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汽车从四川成都进入成绵高速公路后,每隔近百米便可看见“虹色十月”的大型广告牌。这是换帅后的长虹集团经过两个多月的沉寂,于国庆前夕在市场上打响的第一枪。“‘虹色十月’的目的就是要大吼一声,‘长虹还活着!’给我们的员工、商家、关心长虹的消费者一点信心。”长虹新帅赵勇说,“到年底,我们就要大喊一声,‘长虹不止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  相似文献   

15.
万科变阵     
四川长虹(SH 600839)对美菱电器的整合继续进行,2006年1月4日,后者的董事会决定免去顾雏军董事长一职,并提名来自前者的赵勇和李进进入董事会。与此同时,双方还将投资2000万元,在合肥设立合资公司——长虹美菱制冷,其中四川长虹将持有90%股份。  相似文献   

16.
在赵勇看来,长虹早就发现了未来,只是被耽误了三年,导致现在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长虹在未来产业升级中所处的位置都相当尴尬。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彩电大打价格战、市场低迷的特定时期,国内彩电为龙头老大长虹集团“暗渡陈仓”,组织“秘密先遣队”决战海外市场,今年伊始,长虹实施超强势海外扩张战略,仅半年时间就初步扭转了国内、国外市场一头强、一头弱的局面。据长虹出口部部长罗光强介绍,长虹彩电今年在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  相似文献   

18.
陈宇  平江 《商界名家》2006,(3):40-42
“到年底,我们就要大喊一声,‘长虹不止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赵勇以此宣言揭开了大刀阔斧整顿长虹的序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是中国彩电业的火红年代。那年响当当的老大长虹骄傲地喊出:“太阳最红,长虹最新!”然而,不服气的老二康佳公开较劲,谁升起,谁就是太阳!”  相似文献   

20.
陈宇 《销售与管理》2005,(7):112-114
中国家电业如同一个大舞台,上演了一幕幕悲喜交加的大戏。一向善于“制造”新闻的长虹,在经历了“换帅”风波之后,新帅赵勇在这个舞台上相继发动了“虹色十月”,“签名售机”,“感观体验”等市场营销战役,再次搅动了整个由国家电行业。这些举措除了释解其能否掌控长虹的疑问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使长虹开始凝聚重新起跳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