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分析上海市统计局丁俊“创新理论”早在本世纪初就被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且得到广泛的传播。我国政府也认识到“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的重要性,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对...  相似文献   

2.
杨波 《粮食知识》2002,16(6):12-15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更是如此,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在云谲波诡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在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业务发展中,必须以创新为主旋律,用创新主导农行改革和发展,全面实施金融创新战略,不断提高农行的综合竞争力,把农业银行建设成为真正的现代化的国有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江泽民主席1998年2月14日在北京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表明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经济活力之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驱动力。现代国际竞争中,创新是企业和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发达国家的企业界、政府和经济学界都把创新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在我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始终与经济发展严重脱节,“两张皮”的现象促使社会大声疾呼:“转化难”“实施难”。为此,本文立足于企业,对国内外创新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供思考和得…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党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发展满足人民的需求,以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1、知识经济。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第一次提出“知识经济”这个概念,自此风靡全球,引起世界学者们的浓厚兴趣。 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它是以知识信息为核心,以知识劳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知识的创造和使用,扩大劳动的功能,从而生产高质量、低消耗、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并实现社会生产过程高效管理的一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认为“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要素”,“知识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最基本生产要素”,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处理、传播、应用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认识时代的特征,把握时代的脉博,推动我们的事业持续向前。  相似文献   

7.
于建刚 《齐鲁粮食》2003,(11):23-2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换经营机制、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强企业管理上下功夫,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才能促进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大战略方针,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深入推进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生存竞争能力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当然也必须是农经工作的灵魂。本文结合农经工作实际,对当前农经工作创新的内容提些设想。一、观念创新。农经工作的创新首先是实现观念的创新。农经部门和农经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办工业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促进粮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党的十六大对我们各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开创土地管理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与实践,不断把土地管理事业推向前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使人们得出一个共同认识,这就是发展在于创新,希望在于创新。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发展才能跟上历史的步伐,而只有技术创新才能促进发展。在处处洋溢着知识经济气息的二十一世纪,技术创新已成为各国占领经济制高点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必将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环顾世界,可以发现经济强国必须也是科技强国,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伊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持,面临着WTO所带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作为国民经济支撑的国有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1、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地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图书情报是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贮存库,是提供图书情报服务的主要场所。图书馆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在信息时代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中心作用。因此,有效的信息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2、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怎样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首先必须加快图书馆自身自动化、网络化的建设,以适应大众对信息资源增长的需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要事事都比别人“早到5分钟”,又谈何容易,这当中最主要的就是不断地创新再创新。江泽民同志在九届一次会议期间与科学家座谈又一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企业来讲,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能否创新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现在看来,企业的内容很丰富,这里着重讲讲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又指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些论述,科学概括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为我们正确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与时俱进,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劳动总是和创新分不开。劳动贵在创新,没有创新,劳动只能是简单地重复。创新也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创新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劳动要付出辛苦,创新要承担风险,这正是劳动与创新的价值所在和光荣所在。衡量一个人的劳动,不能只是简单地衡量他的付出和收效,更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论英雄”,而是看他在特定的条件下和环境中是不是最大限度地尽其所能。衡量一个人的创新,也不能单看他付出了多少劳动,还…  相似文献   

17.
李艳秀 《农村经济》2003,(12):77-79
一、农业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 创新是一种意识 ,是一种精神 ,是一种能力 ,它不是先天就有的 ,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挖掘。农业高校是培养农业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要责无旁贷地担此重任。创新型人才是庞大的社会群体 ,凡是在各行各业具有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并凭借自己创新思维做出开拓性工作的均属于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大致可分为知识创新型人才、技术和产品创新型人才、管理创新型人才、制度创新型人才 ,等等。他们具有以下特点 :在动机方面…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个国家缺乏创新能力就会落后,一个企业不创新就会被淘汰。因此,粮食企业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学调整工作思路,彻底转变思想观念,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对于创新这样一个要长期坚持的治国治党之道,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弄懂、理论上弄通,做到与时俱进,贯彻好十六大精神,以创新推进粮食工作。一、创新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要求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落后于发展阶段不行,超越发展阶段也不行,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而逐步深入,这就需要我们在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上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客观事物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20.
王珏 《农业经济》2004,(1):63-63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档案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取得突破和进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灵魂。面对21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信息收集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工作应积极,迅速探索新时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重新认识自己的使命,走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