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采用1992~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服务价格上涨率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服务价格波动和我国物价总水平波动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服务价格波动与我国物价总水平波动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服务价格波动是我国物价总水平波动的格兰杰原因。服务价格波动1%,会带来物价总水平0.5902%的波动。VAR模型的动态分析表明,服务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总水平波动约有5年的影响。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服务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总水平波动的贡献率最大达到38.4%。要防止我国物价总水平大幅度波动,政府需要更加重视产业价格政策。  相似文献   

2.
国家政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以棉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以来,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开始减产,价格开始逐渐回升,到2007年快速上涨,引发全国物价总水平不断攀升。以棉花为例,阐述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分析了国家政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物价总水平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反以往平稳的态势,连续以较大的幅度攀升。特别是最近几年,物价涨幅总是在二位数的高位上居高不下。物价上涨过快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诸多问题和矛盾的焦点,成为宏观经济目标控制中的重点,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所谓价格刚性,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价格构成中某些要素的刚性(如工资的刚性、自然资源价格的刚性等)所决定的,各类商品价格上涨促成的价格总水平的运动趋势具有不断上升的特点,这种刚挺向上的趋势,使得价格总水平只能上升,不能下降。而且…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物价的不断上涨,给正在不断深入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了挑战,高校餐饮服务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而长期以来,对于我国高校餐饮业的价格形成机制还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明确的认识。针对高校餐饮定价目前存在的问题,文章着重分析了高校餐饮业的产品属性、定价原则以及定价策略,对于高校餐饮的价格形成机制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段容谷  张利宏 《经济师》2010,(3):196-198
股票价格的波动对一国的物价、就业、国际收支乃至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各国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时,应当而且也必须将股票价格的变动考虑在内。但是,由于在理论、技术、制度和作用机制上存在许多难题和障碍,股票价格暂时无法列入货币政策目标。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金融理论的不断深化、央行调控水平的不断提高、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作用机制的不断完善,股票价格必将融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 “八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价格改革要在有利于实现物价总水平控制目标的前提下,继续进行价格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一、“八五”期间价格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经过10年努力,我国价格改革闯过重重难关,在曲折中不断向前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价格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许多旧的价格矛盾目前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在通货膨胀的严重冲击下,价格关系又出现了新的紊乱。当前物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物价上涨幅度过大。1979—1989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累计上升103.35%,年  相似文献   

7.
王迎红 《经济师》2014,(9):89-90
经济周期即繁荣—萧条周期,整体上反映了各大经济变量的周期性变动,是与我们的经济生活紧密相联,也是国家在对经济宏观调控时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与经济指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表现为周期性的波动。且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周期性波动也有着中国的特色。而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里,带有中国特色的周期性波动的相关指标也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以山西省建国后经济周期性波动状况为例,简要分析、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宏观调控的特点和趋势,并提出减缓经济周期波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社会主义是产品经济还是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是长期困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难题。正是这个难题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解决,使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不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不到发挥,连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存在都发生了问题。苏东的剧变和解体就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历史向社会主义国家尖锐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要社会主义,就必须改革传统的经济体制,要保留传统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就将被历史否定。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近年来物价大幅波动,本文利用融入了开放经济条件因素的菲利普斯相互依存模型,分析外部冲击对我国物价的传递机制及其特性。本文认为,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及工资成本变化因素强化了外部冲击对我国物价波动传递机制,而汇率变动路径可以弱化外部冲击对物价传递压力。从长期来看,政策也应着眼于减缓这种传递效应,以从源头上减少外部冲击对物价波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十年来,我国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中逐步地引入了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价格机制,一种灵活的定价形式——企业定价,也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如何评价企业定价?怎样进行企业定价?在企业定价过程中必须解决哪些问题?这不但是摆在理论工作者而且是摆在实际部门的经济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完善社会主义价格形式体系;对于搞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对于深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早期的理论以弹性价格为假设,认为汇率波动引起进出口价格同比例的变动,提出了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影响的"完全传递论";另一个极端则以名义价格刚性为假设,认为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不会产生影响,进而提出了"无效论";而更多的研究以粘性价格为假设,认为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有影响,但由于存在价格的粘性,这种影响因国家的开放度、企业的定价策略而异,存在非完全传递性,从而提出"非完全传递论"。  相似文献   

12.
成钢 《生产力研究》1997,(3):13-15,22
“九五”物价形势前瞻成钢一、“八五”时期价格改革回顾(一)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基本确立衡量十几年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价格改革的总成果和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是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价格形式比重(以下简称“三价”)。90-...  相似文献   

13.
郝玉柱 《生产力研究》1995,(5):27-28,21
作者认为,虽然各国政府都力图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而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值量也不断降低,但商品价格总水平并没有降低,而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纸币流通为价格总水平上涨提供了可能,同时,普遍降低价格总水平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如果各国政府都把稳定价格总水平作为价格管理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价格总水平的上涨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所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的不断增长,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38个行业的月度数据,本文详细分析了2003年1月-2009年2月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PPI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为了降低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政府仍对成品油定价体制实行部分调控,但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PPI指数仍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以及石化行业等高耗能行业,而这主要与各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关。为此,我国应加快国内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以促使各行业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并最终有效地降低国际油价波动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价格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从对云南经济通货膨胀的历史回顾出发,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状况,分析了物价总水平与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构建了分析、预测云南通货膨胀的误差修正模型。,并作了相应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我国物价要在保持基本稳定前提下,有步骤地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办法。为了体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政策规定,除了改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价格形式的国家定价的管理方法外,还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定价的研究和试点。目前这种价格形式,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的浮动价格。我国从1979年8月开始试行浮动价格。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它是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并于1982年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物价管理暂行条例》以法规形式加以确定。因此,研究浮动价格形式不论是对计划经济为主,还是对市场调节为辅的政策规定以及  相似文献   

17.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公路运输企业制度在公路运输企业,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无一不存在,仍是“国家业主制”。由于公路运输企业具有的特点,比如,运输生产活动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对公路运输基础设施(道路、桥梁、车站等)的依存性,运输生产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运输生产中价格的刚性(由国家定价),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易变性,运输市场公有经济的一统天下产生的无竞争性等,导致公路运输企业长期发展缓慢,运输生产工具落后,企业缺乏活力,缺乏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而一直生存在国家“父爱主义”的庇护下。二、改革时期…  相似文献   

18.
资产价格对传统价格指数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资产不断膨胀,资产价格的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资产价格的波动对金融体系进而对宏观经济的稳定造成威胁。可以说资产膨胀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货币政策目标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首先探讨资产价格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和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接下来阐述资产价格目前尚不能纳入价格指数从而成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目标;最后提出货币政策如何关注资产价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GDP增速存在多种不同的周期性波动,短期波动和中期波动振幅较大、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中长期波动振幅不断下降、波动趋于微波化,长期波动的周期峰值与周期谷值不断提高,动态均衡值呈周期性下降趋势.GDP增速的周期性波动是由投资、居民消费、进出口、工业存货等多种需求因素增速的周期性波动共同决定的,居民消费是最重要的因素,出口对经济增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大于投资,进口和工业存货对GDP增速的周期性波动起到重要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价格放开不等于撒手不管伍先权物价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有的人把“物价放开”误认为“撒手不管”,把“市场调节”误认为“随便定价”,消极地对待物价改革。然而.市场并非万能,我国的“价格放开”也并不等于“撒手不管”,国家还对价改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