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规制重构:转型经济中政府规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政府规制改革应借鉴西方国家放松规制和引入激励性规制改革的经验,确立转型经济中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规制改革应借鉴西方国家放松规制和引入激励性规制改革的经验,确立转型经济中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产品)几乎都有外部性问题,生态环境领域是公共产权进入最为密集的领域,因此公共规制在生态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在我国生态环境规制改革进程中,既要强化对生态规制者的规制、建立生态公共租金消散机制,又要放松规制与优化规制并举,实行政企分开的生态规制体制,对规制者和被规制者引入激励性规制,优化政府的生态规制手段和生态规制结构,克服市场失灵与规制失灵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实行政府规制的本意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但是由于个人私利、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政府规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因而,需要放松规制,但是放松规制不是说没有规制,应该充分把握放松规制的度。使规制合理化,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规制理论大体经历了政府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政府规制的部门利益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激励性规制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五个阶段.研究政府规制理论变迁,考察中国政府规制存在行政性垄断、产生寻租行为以及高成本低效率等失灵现象,对于提升中国政府规制能力,构建一个健康的政府规制体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姜昆  郭兴 《企业家天地》2007,(10):80-81
由于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规制方法导致政府"规制失灵"。这引发了理论界和产业界对政府规制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的思考。激励性规制由此被引入传统自然垄断产业。本文阐释和分析了激励性规制在电信产业中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规制效率的提高,旨在为我国的政府规制和电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规制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规制问题是产业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其正式进行研究是从19世纪美国对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铁路运输规制开始的。一百多年以来,经历了从规制到放松规制的变迁,二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均有明显的经济绩效。遵循规制的发展轨迹:前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则,可以探寻规制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规制影响评估制度是判断政府规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有效工具,我国虽有试点但尚未正式建立。在评估政府规制影响时,应注意规制供求分析、规制成本收益分析、规制资源配置分析等三个经济学维度的运用。制度供求均衡理论、效率最大化、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等相关理论对规制影响评估制度的构建有诸多启发。从医疗器械规制的评估分析来看,建立规制影响评估制度应该注重规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评估,合理评估规制的成本与收益,慎重确定规制影响评估的评估方法,谨慎确立规制影响评估的评估机构等。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政府"规制失灵"的现象引发了理论界和产业界对政府规制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的思考。激励性规制由此被引入传统自然垄断产业。本文阐释和分析了最高限价的激励性规制在电信产业中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运营商效益提升、社会福利增加的双赢局面,旨在为我国的政府规制和电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不受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到政府规制再到放松规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多次转变。规制作为人类理性的体现,与自由市场经济秩序间的摩擦不断出现,放松规制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也造成了政府规制与自由市场秩序间的历史悖论。从规制的弊端入手,论述了放松规制与中国经济之间的特殊关系,及入世后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的政府管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行政垄断以及管制结构的不合理。因此,中国政府管制改革,不是"放松管制"的问题,而是管制结构重构的问题:一方面要转变原来计划体制的管理体制、管理办法和管理方式,逐步消除行政垄断;另一方面要转变管制重点实行分类管制,即根据垄断性产业的业务进行划分实施放松管制的政策;并根据不同产业以及同一产业不同时期选择实施放松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   

12.
西方自然垄断产业管制理论的发展与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对自然垄断的经济管制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传统的管制理论认为自然垄断的外部性的存在,会出现市场失灵,需要进行管制,形成了公共管制理论;然而,管制俘获理论则认为,管制者容易被利益集团俘获,提高的产业内的福利而非社会福利,同时对新进入者形成进入壁垒;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推进发现,管制与公共管制理论及俘获理论均存在着冲突,于是形成了论述谁是管制的受益者、谁是管制的受害者及管制对配置资源的影响的一套管制经济理论;由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全球私有化的浪潮,西方出现了对自然垄断产业放松管制的趋势,对先前的管制理论提出了挑战,从而出现了放松管制理论,如激励性管制理论、"可竞争性市场"理论、"自然垄断弹性管制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即将推进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金融监管的公众认同是社会公众对于金融市场的治理及其效果的认可和接受。公众认同之于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当下中国,金融监管的公众认同面临监管主客体之间存在信任障碍、威权管制模式不适应金融监管发展趋势、忽视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排斥问题严重等现实障碍。因此,金融监管公众认同的实现路径有赖于社会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共同作用。一方面,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化解金融监管的理念困境,扩展监管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和设计制度资本以弥补社会资本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借助信号博弈模型,对资本充足率监管下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分离均衡条件下,资本充足率监管最有效;在准分离均衡条件下监管效果次之;在混同均衡条件下,监管效果最差。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发现: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不仅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具有实质性影响,而且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思想、经营模式和经营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网络型产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规制契约的存在成为必然。现实经济活动中之所以要设计和采用不同强度的激励性规制,主要是由于没有哪种规制机制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分析了网络型产业的激励性规制模型中的激励强度与激励绩效的关系,并指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对我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监管也经历了由萌芽、全面监管,到放松监管,再到重新监管的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相互博弈、共同改革、共同进步,金融监管理念、监管手段也不断更新。金融监管不再仅仅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更肩负起了引导金融改革、扶持金融机构加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信托产品风险主要体现在受托人的道德风险、风险传染、政策法律风险、受托人风险管理技术低等方面。应按照激励相容、效率和竞争的监管原则,改进监管和协调监管。具体措施是:改变监管费用收取办法;建立符合信托业务规律和法律特征的监管标准,分类监管;建立金融稳定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定性和量化指标;建立配套监管的基础设施,使各方激励相容;等等。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欧、日等征信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监管新举措,加强征信监管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监管部门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也积极采取自我改进措施。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高认识,积极借鉴,认真研究。当前,关键是要通过加快信用评级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确立独立统一的监管主体、完善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等措施,以建立健全我国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发挥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既有理论提出一种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新的方法——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对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的衡量和判断.研究认为,2000年~2009年,中国的金融监管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中国的金融监管水平是在不断提升的.总体来说,目前分业监管组织架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但随着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应该逐步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同时加强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并在金融监管发展的过程中,注重金融安全性和效率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为尽可能防止“政府失灵”“内部人控制”和寻租现象,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督非常必要。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政策性金融监督机制和权力结构,结合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建议应从制度安排及协调机制、监督内容设计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