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奇葩,其精神特质对于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吴地农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开启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吴文化又成为助推吴地工商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在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吴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辛叶 《江南论坛》2004,(9):20-20
由江苏省历史学会和无锡吴学研究所联合编纂,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担任主编。江苏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唐茂松任副主编的《吴地文化通史》(以下简称《通史》)正式于今年6月启动。用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教授的话说,这项工作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探索,也开拓了民间与学界联手开发吴文化资源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一、值得珍视和研究的吴地文化3200年前的泰伯自中原南奔吴地,使中原文化和江南土著文化有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历史性融合。这一融合的结果,不仅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度——句吴,也创造出一种具有无限活力和雄厚后发力量的新文化——吴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文化成为推动吴地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公元前473年古吴国为越所灭,句吴虽消失于地理版图,但作为文化形态的"吴"却并未消亡。吴文化不仅绵延千年,不断得到传承扬  相似文献   

4.
佛教是吴地的典型宗教,吴佛教文化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宗教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吴佛教的传播对吴地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铸就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促进都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5.
吴文化的传承与文化无锡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国内外学界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普遍重视和合力推动下,吴文化的研究广泛推进,吴文化的历史资源得到深入发掘,吴文化的精神不断得到彰显和弘扬,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推进吴地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无锡作为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深化对吴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好吴文化,对于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推进率先基本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一、吴文化在吴地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提升发展吴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吴地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  相似文献   

6.
吴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是滋润吴地人民精神素质的活文化.此次由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与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吴文化节,召开吴文化国际研讨会,对于挖掘无锡文化传统资源,展示吴地文化魅力,弘扬吴地文化精神,打造文化名城,推动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吴文化作为吴地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在中国文化大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吴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的内在动因。吴文化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平衡力量。吴文化的尚德向善、义利兼顾的特点,一方面很好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崇德"传统,同时有追求在道德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朱永新 《江南论坛》2002,(10):32-33
吴文化是吴地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智慧结晶,是我们苏州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背景。对吴文化进行保护、整合、改造,不断赋予其与时俱进的现代价值,将成为新时期打造“文化苏州”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9.
邹丽敏 《江南论坛》2003,(12):41-42
“吴文化”从3000多年前在无锡梅里诞生,泰伯仲雍的“断发文身,植桑织帛”标明“吴文化”的起点不但追求温饱生活,而且提出了明志立身,摆脱蒙昧。追求人文精神的需求。而这一显著有别于中华其他古文化的特点,确定了“吴文化”的辉煌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几千年的变迁,“吴文化”从小小的梅里诞生,发展成为吴地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是这片辽阔疆域的拥有者和创造者,各地人们在故土的辛勤劳作中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地域文化,吴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地人民创造出来的吴文化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发扬,特别是苏南地区凸现的吴文化。吴文化对于古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吴文化与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相  相似文献   

11.
无锡,吴文化的繁衍发源之地,其经济发展历史正可谓源远流长。今天,我们以此为切人点,研究吴地经济发展历史,拓展吴文化研究领域,这对促进和发展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吴地一般是指长江下游、太湖之滨的宁、嘉、湖、杭、苏一带。吴地文化是广义的吴文化,取地域史志概念,它包括吴国以前和吴国以后发展延续至今的吴地区域性文化,即大吴文化。苏州是吴国以后形成的吴文化中心,位居吴地中心区域,习惯上把苏州历史文化称为吴中文化,是吴地文化的精华代表。 探研吴地文化模式,就是力图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出发,考察吴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把握吴地文化体系的内在一致性及特色。  相似文献   

13.
吴地自古以来农工商发达而人文荟萃,至今更是我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全国先进地区。研究吴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以促进吴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在全国起倡先争优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文化,顾名思义是吴地区域文化。吴地是以太湖流城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一般称之为江南地区。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从吴文化地理区位看,无锡处于其中心位置。自泰伯奔吴奠基,开创吴文化,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吴文化与中华大地上的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等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其自身的特色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富地方特色和鲜明个性的文化瑰宝。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吴文化伴随着吴地政治、经济的发展得到不断传承、升华和发展。进入近现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具有时代品格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工商文化,成为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泰伯奔吴,建勾吴国,是开创江南文明的标志。泰伯的至德、开拓精神,它潜移默化,根深蒂固地融化在吴地百姓的人文脉络中。三千多年来,在吴文化母系孕育下,它深厚形成的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17.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系,是江南地区数千年来积淀而成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奇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博采众长、丰富内涵,已成为吴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驱动力量,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吴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彰显出独特的历史作用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江南信息苑     
《江南论坛》2001,(11):26-26
本刊参与举办吴文化问题研讨会本刊讯11月9日,由本刊与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无锡日报社等十个单位发起举办的“争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先进城市”研讨会在泰伯陵所在地锡山区鸿声镇举行,来自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60多人参加会议,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龙到会并讲话。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就深入研究发掘吴地文化,打好吴文化牌,提升无锡城市文化品位,使无锡早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发表了不少独到的意见和建议。本刊记者无锡市社科联被评为全国先进社科联本刊讯无锡市社科联近几年来在社会科学的普及、宣传…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说到底就是文化的兴衰存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应用外来思想理念为中华文化注入活力,更应注重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巨大的精神资源宝库。数千年来,吴文化不断融聚吴地人民智慧和外来优秀文化,逐步形成崇德重文、务实进取、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等价值内涵,成为植根于吴地人民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基准、智力支持和文化自信。而正是吴文  相似文献   

20.
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具有鲜明江南特色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吴文化以其务实进取、开放兼容、开拓创新、崇文重教、尚德向善、精巧雅致等精神特质,在悠久浩博的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呈现鲜明的区域个性和独特的魅力,是锦绣江南的灵魂,成为吴地后来居上、生机勃发的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