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斯太尔系主流企业——中国重汽首次登上2007年度重卡销量排行榜冠军宝座之后,2008年第一季度,斯太尔系企业继续"攻城掠地";与此同时,非斯太尔系主流厂家也在借着计重收费、轻量化的趋势向斯太尔系发起更多挑战,解放推广J6、东风完善天龙型谱、柳汽霸龙507量产,都是具体表现。2008年,斯太尔系企业能否凭借新老产品应对非斯太尔系企业的"进攻"?非斯太尔系企业能否对斯太尔系企业固有"领地"发起更有力的挑战?未来的重卡竞争格局如何?将来谁能更领风骚?为此,本报近日采访了几大重卡厂家、经销商和专家,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国重卡销售出现"井喷",销量达48万辆。用"井喷"来形容2007年的中国重卡市场一点儿也不为过。不论是斯太尔系(通常指重汽、陕汽、欧曼和红岩),还是非斯太尔系(一汽、东风、柳汽等),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想从这块"大蛋糕"中多分一块。非斯太尔系新品纷纷登场随着准重卡"日薄西山",中国载货车市场向轻、重两极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和潮流。解放、东风、柳汽等中卡、准重卡生产企业纷纷发力15吨级以上重卡市场。自2004年开始,解放奥威、柳汽霸龙、东风天龙等重卡产品陆续推向市场,挑战斯太尔系重卡的"霸主"地位。2007年,解放和柳汽又相继推出J6重卡和霸龙507,瞄准中高端重卡市场。  相似文献   

3.
"这段时间,有用户来咨询LNG(液化天然气)重卡的情况,听到这么高的价格后就都走掉了。"近日,新疆某重卡经销商这样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高价格让用户犹豫不前,各重卡企业进入天然气重卡领域的脚步却越走越急。早在2005年和2006年,陕西重汽和华菱汽车就把天然气重卡推向市场。2008年4月,中国重汽在"亲人"服务大会上要求服务商做好为天然气重卡服务的准备,这透露了其发展天然气重卡的打算。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前几年.车辆何时交付到经销商手上,经销商何时把车卖给用户.卖到哪里?这些对于重卡企业而言基本上都是一笔糊涂账。有的经销商跨区域卖车.有的经销商拿到车款以后不及时给企业打款.有的服务站乱报服务费,这对于重卡市场的规范和重卡企业的发展都非常不利。随着重卡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不少重卡企业开始重视对车辆的出库监控。在去年底陕汽"09年商务大会"上.陕汽明确表示会在今年尝试新的订单管理系统。又有消息称.重汽、东风在前几年也有过类似项目。那么.重卡企业的订单管理如何实现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重卡发展到今天,不应再谈哪个企业属于斯太尔系,哪个企业属于非斯太尔系了。"汽车行业专家陈光祖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引进奧地利斯太尔汽车公司的重卡技术,这一技术对中国重卡影响长达20多年。发展到今天,国内的重卡产品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初斯太尔年代的水平,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逐步向国际水平靠拢。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谭秀卿看来,重卡技冰发展到现在,不能简单把国内卡车企业划分为斯太尔系和非斯太尔系。最近几年,重汽、陕汽等斯太尔系企业都在斯太尔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技术来源不再单纯是斯太尔。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东风柳汽等这些原先以中卡和准重卡为主的企业,在看到国内公路网络日益完善、运输环境的变化,以及用户对重型车的需求大幅增加后,纷纷调整产品结构,上马重型车项目。  相似文献   

7.
2009年年中,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走访唐山重卡市场的时候,在某解放4s店内发现了一块比较老旧的展板,展板上是有关一汽解放在首届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上获奖的信息。看到记者对此的关注,销售人员还走上前来进行了相关介绍。那时,距离首届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已过两年有余。2009年的重卡市场收获颇丰,2010年的重卡市场希望满满。在各重卡企业都在摩拳擦掌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如何在市场上标新立异、凸显优势?一汽解放4S店里的那块展板或许能解答这个问题。第二届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不仅是首届大赛的延续,更是升华,也是重卡营销领域的又一次大事件。借助卡车节油大赛展开销售工作,既省时又省力,因为卡车节油大赛已经搭建了足够权威和有影响力的平台,因为卡车节油大赛已经深得用户喜爱和认可。这从近50位重卡经销商的表述中得到了印证。我们选择了其中的20位经销商,来听听他们对卡车节油大赛的感悟、感谢和期待。  相似文献   

8.
"30多万元的价格,这在国内长头卡车当中算是比较贵的。"在精功汽车商务大会举办期间,一位经销商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在与一汽解放和东风柳汽两大长头卡车生产厂家竞争时,作为该领域的新进入者,"远航"长头重卡定价如此之高,将如何打开  相似文献   

9.
夏树 《汽车观察》2010,(9):82-82,84
从中国第一辆重型卡车的诞生,迄今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在前三十年中,先后形成黄河、红岩、延安、长征和东方红等"一大四小",进而演变成为罗曼(济汽)、斯太尔(济汽、川汽、陕汽)、奔驰(北方奔驰)和日产柴(东风)等“五朵金花四大阵营”。以1990年完成斯太尔重卡的国产化为标志,此后十年以“斯太尔三兄弟”重卡企业和以解放、东风为代表的中重卡企业上演了一场“此消彼长”的悲喜剧。2000年原中国重汽集团重组后,涅桨重生的“斯太尔三兄弟”在最近十年的“战国争锋”中各奔东西,2004年和2010年先后有两轮“新兵入伍”,那么未来十年什么又会主导中国重卡产业的格局变迁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行业的分化重组和跨国卡车巨头的陆续进入,中国的重卡企业将在五年之内决出分晓!与轿车业不同的是,商用车行业的合资不是主流。跨国巨头对中国重卡业的影响更多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即国内自主品牌卡车企业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与国外公司结成“伙伴”关系,而跨国公司也从技术转让中获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外方的技术水平及其全球的市场份额会不同程度地在中国市场上折射出来,这一点,在乘用车领域已经初见端倪。中国15吨级以上重卡市场在历经“斯太尔”的垄断之后,天平正在慢慢向着有实力的新势力倾斜;而他们背后,则不时闪现着奔驰、三菱和德国曼等跨国卡车巨头的身影。其实,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瑞典斯堪尼亚和美国帕卡公司之外,几乎所有的卡车巨头都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进入了中国。他们与中国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结合,一方面使国内的企业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使得重卡行业的竞争打上了跨国公司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从2月下旬到3月,众多用户歇完春节,就要陆续开始新一年的工作,销售高峰即将随之而来。"近日,某重卡经销商表示。再联系各重卡企业在商务年会上对经济的分析和市场的判断,春节过后自卸车市场出现销售高峰几成共识。因此,重卡企业和改装厂准备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谁能在开春后抢得更多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2013年的重卡市场相比2012年来说表现非常不错,21%的同比增幅让很多重卡企业信心满满,上汽依维柯红岩以65%的重卡销售增幅从众多重卡企业中脱颖而出,虽然与一些一线重卡品牌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但对于一个尚属年轻的重卡品牌来说的确不容小觑。2013年12月28日,以"创"为主题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2014年营销商务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多位经销商、服务商、专用车、改装企业、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2014年上汽依维柯红岩营销盛会召开。据记者了解,截止2013年11月红岩汽车共销售重卡23665辆,较2012年同期15130辆大增56.4%;在大幅增长的前期下,上依红在2014年谋划实现销售3.2万台。上汽依维柯红岩通过改变营销模式,利用"差异化"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是重卡兵家必争之地,各厂家的品牌实力、技术含量、售后服务能力在这里得到集中比拼,这对经销商也是个考验,稍有不慎,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鄂尔多斯某经销商表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重卡产品的总体实力,已远远超过斯太尔年代的水平,现在提出"去斯太尔化"的战略决策正是时候。"去斯太尔化"的实质,是要思考建立起我国重卡产业以信息化为龙头的全新生产和运行的网络化体系,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卡产业。"去斯太尔化"是要实现我国重卡的第二次创业,促使重卡行业更好的走向全球,进入国际重卡行业分工体系新起点。  相似文献   

15.
在太原卡车物流展上,《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发现,有不少用户来到各重卡展位前咨询洽谈,而企业和经销商也为用户提供了优惠和便利。广汽日野卡车展台就来了一位来自阳曲、从事煤炭运输的用户。他围着展车转了几圈,还要求经销商打开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2008年12月8日,一汽解放自动变速器(AMT)重型载货车交付用户。同年12月19日。中国重汽在2009年商务大会上推出智能手自一体16挡电控变速器产品。并宣布这是"国内惟一可以量产销售的自动变速器产品"。同时,法士特、大齿、綦齿等重型变速器企业的AMT产品也已开始路试。AMT重卡越发引人关注。在重卡经销商眼里,AMT重卡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重卡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用户对重卡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这几年各车企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旗舰品牌。作为国内重卡领军企业,福田戴姆勒汽车对重卡用户的需求进行深度调研,高端重卡欧曼GTL超能版应运而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试乘试驾环节中,试驾员对欧曼GTL超能版重卡进行了深度操控体验,零距离感受高端重卡欧曼GTL超能版的科技魅力。卓越动力提升用户价值"嚯!这车动力真不错。"欧曼GTL超能版重卡刚起步就得到了试驾员的啧啧称赞。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重卡,质量不过硬,也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前20年,中国重卡一直是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中渡过的。"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中国重汽集团前身)引进奥地利斯太尔公司整车制造技术(含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引进,从此我国彻底改变了重型汽车产量少、水平低、品牌单一、军民分隔、性能落后、不成系列的局面,也结束了我国重型汽车行业"闭门造车"的历史。也正是这次技术引进,不仅让我国重卡行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重卡配套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包头是重工业城市,钢铁、煤炭、天然气等产业比较发达,对重卡需求一直比较大。鄂尔多斯则是重卡兵家必争之地,各厂家的品牌实力、技术含量、售后服务能力在这里集中比拼,这对经销商是个挑战也是个考验,稍有不慎,品牌就会在市  相似文献   

20.
8吨以上重型车市场上的解放与东风两大集团(下文简称“两大”)从未像今年这样“惨”。1-5月,“两大”在重卡市场上的份额加起来也不到50%,而在2000年是83%。与之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是重汽、陕汽、北汽福田、红岩四家斯太尔企业(下文简称“斯太尔”)销量的上升,平均增幅达30%-40%,市场份额合计46.91%。而就在几年前,“斯太尔”企业在这个市场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份额。“两大”的下降与“斯太尔”的上升不仅是企业间的较量,更是汽车市场发展的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