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融博览》2011,(11):38-38
当代金融发展和金融压抑理论的奠基人、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在”上海论坛2011“专题学术活动上表示.当下中国面临的是输入性通胀.提高准备金率或发国债都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通胀势头。他指出.中国的通胀实际上是由美国政府的决策所导致,中国政府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府将短期借款利率定为接近于零.同时人民币又面临升值压力,热钱就会涌入中国.中国的央行不得不买入美元以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但美元又是基准货币,这样的举措崩会导致通胀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金融博览》2007,(1):26-26
如何看待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如何?围绕人民币升值问题.或许我们只有通过多视角透视,才能找到更为理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由此拉开了人民币升值的序幕。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在于.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以外币标示的价格,从而降低了农产品的出口量: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业进口的直接影响是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促进大量替代性国际农产品进口。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民币升值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升值的观点来源于日本,去年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在鼓吹人民币升值的理论。随后.欧洲及美国相关利益集团也加入进来,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我们从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这种人民币应升值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也应该看到自身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会财会》2008,(7):48-49
进入2008年,我们耳边不断萦绕着这么一个声音:人民币又创新高了,这说的是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实际上人民币今年以来确实是在加速升值,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今年的前3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已经超过4%,按目前的升值趋势,今年一年的升值幅度要超过10%,相当于汇改以来3年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先生接受中国金融出版的邀请,专程来中国参加《麦金农经济学文集》首发式,并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发表了“从历史的角度比较中日两国货币升值”的演讲。本刊根据麦金农教授的演讲提纲和录音整理成文,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7.
徐群 《西安金融》2007,(9):47-48
我国目前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因此给人民币汇率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美国亦多次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政府积极考虑将人民币升值,以解决中美贸易逆差。人民币是否应升值,升值后对中国总体经济影响如何,人民币是否应逐步开放成为一种国际可兑换货币,本文将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RonaldI.McKinnon)是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人,长期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提供货币政策和经济金融发展的专业咨询,是世界上首先分析"金融抑制"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障碍的经济学家。近年来他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特别是东亚地区)汇率安排。前不久,在上海召开的一个小型的专家研讨会上,麦金农教授回答了包括本刊主编和记者在内的各位与会者提问。麦金农教授认为,外国对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具有误导性,人民币在短期内没有升值理由。所谓的"自由浮动"只会导致本币汇率无止境的螺旋上升,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围绕8.28作上下1个百分点的浮动是有益的,这不仅会增强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增加外汇对冲的有效性,还可以增加人民币利率调节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金融与市场》2008,(5):3-6
自2007年12月份以来,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元贬值和中国通胀压力增大的双重影响下,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不断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今年3月13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首次突破“7.1:1”。3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0815:1,创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最高。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2.8%。人民币升值究竟会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对此。我们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易纲副行长。  相似文献   

10.
当下,美国频频对中国施压,敦促人民币升值,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以及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和内部矛盾归咎于中国,寄希望于通过人民币大幅升值来化解。文章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对美国、中国、世界经济的利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梳理,在此基础上得出,当前人民币升值是弊大于利,应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平稳复苏。  相似文献   

11.
张岚 《中国外资》2008,(4):45-46
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宣布改革至今,人民币汇率已经多次小幅升值。从目前的情况看,小幅的币值调整对宏观经济没有造成大的震荡,但是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人民币的确存在升值的要求,中国贸易顺差逐渐增加,外汇储备持续上升,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是必然的趋势。本文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如何应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景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从2003年起,人民币升值成为国内学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迫于压力,从2005年7月起中国开始人民币升值,到2009年7月已累计升值17%。值此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之际,人民币升值话题淡出人们视线,人民币升值压力暂时缓解。但人民币升值是不是已经到位?尤其是美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复苏,人民币升值预期会不会死灰复燃?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完善汇率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冷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对中国有巨额贸易逆差,二是中国向美国输出了通货紧缩,因此要求人民币升值。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是没有道理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威胁论”的延续,同时也是美国大选期间两党政治斗争的产物。人民币升值问题是政治而非经济问题,最终需要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崔鹏 《新金融》2007,(7):39-41
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制度建设之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仍在。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影响因素的分析说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出台,关键取决于人民币汇率发生作用的制度前提或微观经济基础。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会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但不屈从外界的压力,试图寻找各种借口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可能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中国政府一再否认人民币会在短期内升值,但随着中国经济势力的强大,并不排除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如果人民币升值,对证券市场会有什么影响,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本文选取了1996年至2009年时间段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稻米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得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稻米出口影响不明显:但是人民币升值会刺激我国稻米的进口,如果人民币升值1%,稻米进口量增加8.72%。  相似文献   

17.
在经过两年多升值后,许多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势头该缓一缓了,甚至提出应该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但是,对中国居民而言,汇率升值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增加,货币购买力增加又意味着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此外,汇率升值能够牵制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是对通货膨胀的抵消。  相似文献   

18.
谢作诗 《金融博览》2012,(13):40-41
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理由.是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就曾明确表示: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有助于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国内一些人.也附和美国的声音,而且坚持说,巨大的贸易顺差换回来的只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具的债务凭据(美钞).而且这债务凭证还在一天天贬值;低人民币汇率不仅是在补贴美国.同时还要引入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的提升客观上有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动力.在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的背景下,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指责中国通过人民币汇率低估来扩大出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凸显.人民币汇率问题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自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呈现出持续升值的态势.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环境和人民币升值的国内现状人手,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大体影响.  相似文献   

20.
出口企业如何运用国际结算方式规避本币升值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7月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逐渐加快。2005年、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分别升值2.56%、3.35%,截至2007年12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4094.升值近5%,预计人民币升值速度还将加快,2008年底将达到6.78的水平。与此相关的国际背景是,继美国之后,欧盟也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尽快升值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