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松  李骏  张鸽 《江苏水利》2020,(8):6-9,14
研究了采用石墨烯光催化技术治理常州城区黑臭河道长沟河主要水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各污染物降解的时效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劣V类黑臭水体采用光催化技术治理后,主要指标DO、NH_3-N、COD、TP分别在第7天、第77天、第4天、第21天消除劣Ⅴ类;水质稳定后,DO、SD平均提升率分别为1 008.8%、297.8%,NH_3-N、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2%、60.5%,TP平均下降率为82.5%,水质类别提升至Ⅳ类,水体感官得到较大提升,水生态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昆山老城区五条河道黑臭现状、成因及解决方案,构建河道截污、清淤及生态系统,对河道水质与微生物群体控制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黑臭河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重点问题,已有治理方法消耗成本较高,部分试剂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整体治理效果较差.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生态设计理念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深入探究黑臭河道的影响因子,明确黑臭河道治理目标,引入生态设计理念,搭建黑臭河道治理框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生态治理技术——食藻虫训化技术、"水下森...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提升,人们对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治理问题更加重视,只有采用合理措施将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进行治理,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A市实际治理情况对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进行探究,以期增强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黑臭河道治理中截污纳管的技术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本市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提出截污纳管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曝气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存在曝气设计不科学,曝气量、曝气时间及影响半径等参数设计不合理,与其他技术的耦合机理尚不明确等问题。先对曝气削减水体常见污染物的效果进行文献研究,明确曝气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有效性。其次,对影响曝气效果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底部微气泡曝气在效果及能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曝气强度和曝气时间与污染物去除率三者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综合考虑能耗和效果,曝停比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等结论。最后对曝气与其他技术的耦合研究进行了概述和展望,以期为曝气技术治理黑臭水体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京市昌平区中小河道黑臭水体污染现状,选取透明度、DO、氧化还原电位和NH_3-N等4个指标作为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因子,确定了水体黑臭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昌平区中小河道黑臭水体的成因、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给出了以"外源控制-内源治理-生态修复"为核心的治理技术体系和控制水体污染的管理措施,为昌平区中小河道今后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市某区村镇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为例,梳理黑臭水体成因、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具体整治措施及治理效果,形成智慧水环境管家系统治理体系。通过治理前后断面监测水质类别的对比分析,确定水环境管家系统在村镇级黑臭河道水体治理及修复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起到长效保持作用,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该项目案例成功的经验,可为国内开展村镇黑臭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微生物净化技术在城市河道黑臭水治理中的应用,室内培育了光合菌和硝化菌群,并利用不同配比的光合菌/硝化菌复合生物剂对黑臭水试样开展污染物去除试验。研究表明,当光合菌、硝化菌浓度分别为4 ml/100 ml和2 ml/100 ml时,复合生物剂对黑臭水中污染物的综合效能最佳。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城市黑臭河道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苏南黑臭河道整治工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潢河是江苏南部太湖上游集水区域的一条断头河浜。由于超负荷量的污染物排入及水体滞留等因素,河水常年发黑发臭。调查分析了河道发生黑臭的原因,通过水系沟通、河道清淤、重点污染企业整治、排污口封堵、清临拆违、设置防渗设施等工程措施及加强环保监管监督与定期监测等长效管理措施,使潢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总结了整治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2.
Z河位于某沿海城市,由于沿岸污染源的大量输入,致使水质不断恶化,水体黑臭现象日趋严峻。Z河属于城市内河,受既有街区影响,部分传统水体修复技术使用受限。依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水补给、生态修复的技术原则,提出沿河截污、底泥清淤、水质净化、微生物活化等工程措施,确保项目实施后能够实现消除Z河水体黑臭和恢复城市良性生态系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陆佩莉 《上海水务》2005,21(3):35-36
通过对闵行区整治河道断面水质的跟踪调查,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提出了截污、沟通水系、引清调水、生化措施等一系列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上海外浜黑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浜为上海市普陀区一黑臭河道,通过底泥固化、曝气造流、水生植物种植、水生动物种群的构建等措施对外浜进行深度治理,工程能够有效去除水体的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并最终达到上海市水务局规定的"中心城区河道消除黑臭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在锦州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激增的双重因素,越来越多的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到河道内,导致锦州市河道水质严重恶化。本文以锦州市的河道为研究区域,进行了不同微生物的组合,以期寻求治理效果最佳的组合方式,同时探讨了不同微生物在河道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得到如下结论:使用特定的微生物,可以较好地治理河道污染状况并可使水质保持稳定状态。但当温度偏低或污染程度较高时,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效果不佳;不同的微生物投放组合有着不同的净水效果,将光合细菌、BSW、W14、ID6组合投放时净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治理我国城市黑臭河道水资源污染问题,室内制备一种新型AS-MA(微藻-生物炭)复合型材料,并展开了污水试样污水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和总氮(TN)的去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AS-MA材料对于COD、TP和TN处理效果更好,去除率是生物炭的4.79~16.98倍,较纳米粒子亦高出3.12% ~27....  相似文献   

18.
罗智威 《水资源保护》2016,32(S1):57-59
在黑臭水体的生态修复中,通常水中较高浓度的污染物会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发育,影响生态修复的效果。利用微生物耐污、高效的特性,有针对性地投放微生物来对水质进行初步改善,再引入水生动植物来恢复水体生态系统,提升并稳定水体的生态自净功能,使水体即使在无法彻底截污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健康稳定。本研究通过试点案例,证明微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的治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乐正洪 《江苏水利》2011,(11):38-39
无锡市滨湖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水网交织,河港纵横,区域内现有河道434条,总长448.86km,水面积889.63万m2。主干河流有:京杭大运河、直湖港、梁溪河、洋溪河、骂蠡港、曹王泾、小溪港等,通航河道水体流动、水质还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河道的自净能力已经失去,污染负荷不断增加,水环境容量几乎到了极限,河道黑臭现象日益凸出。  相似文献   

20.
以佛山市奇槎村黑臭水体治理为研究对象,根据水体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以期为佛山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