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华  刘建华  张璐 《征信》2016,(7):45-47
回顾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监管历史沿革,结合江苏无锡地区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发展情况,分析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借鉴信用评级监管国际经验,认为应加快监管立法,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健全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以确保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2.
任耘  吴福根 《征信》2011,(3):39-41
近年来,我国担保机构发展迅速,同时存在种种问题.担保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凸显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的必要性:担保机构经营管理不善、普遍的不规范运作行为大大降低行业整体信用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亟需第三方信用评级的制约;担保机构缺乏代偿补偿机制需要第三方信用评级的补充和推动;对担保机构监管的缺失需要采取信用评级作为对其实施有效监...  相似文献   

3.
信用担保机构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的信用风险越来越大,如何评估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以及如何降低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是摆在监管层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通过对全国39家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我们发现,民营担保机构的信用级别普遍较低,资本金越大则担保机构的信用级别越高,担保余额越小则信用级别越低等特点.为了降低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担保机构要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关的政府要加强监管,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4.
担保业是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用桥梁,以承担风险的方式改善中小企业难于获得贷款的困境。基于目前福建省担保业的现状,立足于服务于本省的中小企业,促进本省经济发展,应加强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互利合作;建立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担保行业监管,规范发展担保机构。  相似文献   

5.
惠娟 《金融纵横》2007,(9):55-56
一、基本情况无锡市的信用评级主要包含两大类,一是对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二是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无锡市现有正常开展担保业务的各类担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丹东市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日益加强,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实践中,依然存在合作业务种类单一,银行机构难以全面掌握担保机构信息,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风险隐患较大,政策性担保机构与银行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应建立统一的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制,完善统一的担保机构业务监管系统,强化再担保功能,推动再担保公司与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拓展担保机构资本金的补充渠道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3~2012年我国债券市场中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为研究样本,本文从政府监管与债券信用评级信息含量的关系出发,分别从政府对发债企业的监管程度、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干预程度和对债券本身的隐性担保三个方面,对政府干预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发现,监管部门对发债企业严格的审批监管,规范了企业在债券发行过程中的行为,使得企业向债券评级机构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提高了债券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机构干预程度的增加能够使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更加规范,有助于提高债券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防范评级机构恶性竞争、迎合客户。同时,拥有外资背景的信用评级机构做出的债券信用等级评价并不一定比纯内资背景的信用评级机构更优秀,这否定了外资信用评级机构的声誉假说。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不仅不会使债券的信用评级流于形式,反而会向债券评级机构传递更加准确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债券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凸现,开展融资性担保公司信用评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面临的障碍是评级结果使用面局限、担保机构评级意愿不高、评级结果缺乏公信力等.应通过科学选择评级指标、提升信用评级报告公信力、促进信用评级报告的应用领域等方面着手,推动融资性担保公司信用评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担保行业的监管体系急需完善,通过分析国外担保行业监管体系的四个特点,再结合我国监管体系中监管主体、监管法律建设、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几个方面的现状,认为我国应该完善监管法律法规建设;划分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进行相应监管;实行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健全市场监管;加强担保行业协会建设,发挥担保协会职能,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文  王腾飞 《征信》2016,(3):58-63
在回顾国际评级机构监管改革与演变的基础上,对比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主要措施与改革思路及存在的不足,分析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历程和监管现状.提出为促进我国评级行业持续发展,应明确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思路,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优化监管框架,建立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全国性的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强化公司的内部治理,限制利益冲突、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评级机构问责机制及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评级机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目前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尚未建立明确的上位法依据,对于利益冲突、信息披露等方面缺少相关规定.本文对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框架进行研究,并与我国评级行业的监管框架及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监管制度、提高评级机构独立性、加强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海南省医药企业信贷担保公司是海南省第一家具有行业性质的信用担保机构.分行业设立信用担保机构是贷款担保方式的一个创新.对于提高担保机构信用程度,及时监控贷款企业资金流向和有效化解担保风险作出了很好的尝试.本案例通过对海南省医药企业信贷担保公司建立的背景、条件、途径及意义的总结和分析,为其它行业设立信用担保机构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冉俊 《征信》2011,(3):35-38
此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拙劣表现表明,仅靠信用评级业的行业自律是不够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当被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健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明确信用评级的监管组织体系,制定信用评级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担保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发展势头良好,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整体实力相对较弱、赢利能力不强和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江西省担保行业的调研,提出积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担保行业信用评级;加强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合作;建立风险补偿与再担保基金;加快担保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健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福建金融》2003,(2):26-28
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但“融资难”一直是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本文认为,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并从信用评级机构、抵押担保品评估机构、贷款担保组织、担保基金和风险基金、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风险控制机构等方面探讨如何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6.
融资性担保公司通过担保基金的杠杆效应,为资金供求双方搭建融资桥梁,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本文以商丘为例,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探讨担保行业的运作现状,发现当前担保业存在业务发展不均衡、合作银行分担风险不对称、企业被担保门槛仍然较高、担保行业监管主体不明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要提高担保业监管水平,开展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加大担保业政策扶持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我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要解决好以下问题:1.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性质。2.处理好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协作银行之间的关系。3.建立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关的法律制度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4.完善风险基金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牛锡贵 《时代金融》2014,(9Z):81-81
担保行业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银行分担风险等众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大量担保公司的不规范或违规操作现象,加大了担保行业的经营风险。本文试图用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博弈模型对评级机构为担保公司公正评级的监管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担保行业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银行分担风险等众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大量担保公司的不规范或违规操作现象,加大了担保行业的经营风险。本文试图用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博弈模型对评级机构为担保公司公正评级的监管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不够健全,应严格约束担保业务中的政府行为,将民营资本引入担保市场,建立有效机制,控制担保机构的风险,建立担保机构与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间的战略联盟,促进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