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报纸杂志,到处可见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现实商业案例。但实际上这一说法缺乏严格的宴证研究支持。相反,研究证明,曾经失败过的企业家总体上的表现比新手企业家还要逊色,更明显落后于之前取得过成功的企业家。哈佛商学院一份研究报告对获得VC支持的创业者追求IPO的情况作了统计,其中之前曾经成功IPO过的创业者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命运究竟由什么力量最终决定? 看过了太多的开始与落幕,听过了太多企业家关于公司经营战 略的展望与总结,但真的仅仅是堂皇的这一切主宰了企业的成功、失败或平庸吗? 在所有这些公开说辞的背后,我们也听到了更为错综复杂的描述——主宰这一切的是几乎从来不在公开场合被提及的“公司政治”。这是一种谁也无法忽略的更为隐秘也更有决定性的力量。就像精神分析学中难以名状的潜意识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一样,公司政治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一个企业和一个人的命运和前程:平时隐形存在、关键时刻翻云覆雨,而且无处不在,令人无可遁逃! 管理层人事动荡、企业战略摇摆不定、内部帮派钩心斗角……无数诸如此类的企业故事发生了或正在发生。有人说搞掂中国企业需要超级大玩家,更有人说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必是合格的“企业政治家”。 这是公司政治的真相吗?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心态开放、乐于学习,并能灵活贯彻复杂战略、具有全球视角的领导者。光辉国际提出的“学习敏锐度”(从经验当中学习并应用到新的情景的能力)概念恰好能够描述具有上述特质的领导者。许多企业家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过分依赖促其成功的旧的能力,而忽略了新能力的获取。  相似文献   

4.
读者之声     
《陈天桥的选择》(2006年第6期)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面对的考验。在我看来,陈天桥面临的难题并不是一个战略问题,或者说企业的战略决策永远无法用正确和错误来区分。正确的战略决策也会由于执行能力不足而导致失败。盛大的转型成功与否,关键不是靠陈天桥所决定的!是整个市场以及政府的政策来决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企业家社会资本分为两个维度,即企业家的制度性社会资本和企业家的市场性社会资本,并分别考察两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企业家通过利用他们在社会结构中这种特有的资源形成了企业在竞争战略层面提高企业价值的不同路径选择。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制度性社会资本通过差异化战略提升企业绩效,市场性社会资本则通过低成本战略的中介效应提升企业绩效。即拥有制度性社会资本的企业家更容易从政府、科研机构获取知识、信息等优势资源而选择差异化战略,进而提高企业绩效;发展拥有更多市场性社会资本的企业家则可通过与客户供应商等良好的关系降低产品成本而选择低成本战略,实现企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炭工业》2013,(5):37-37
张维迎:特别担心成功企业家成为既得利益者尽管我们在谈改革,但如果成功的企业家在想办法利用现在的体制来给自己赚钱而不是推进制度往更好方向变化,他们本身就变成既得利益者。我担心的是很多人更希望维护特权,而不是推动平等的权力制度的建立。我希望中国企业家在这方面更胆大一  相似文献   

7.
红博·2006中国服装论坛汇聚了世界范围内的专家、中国领军服装品牌首脑以及行业内外精英,近500人。论坛围绕着“中国服装企业战略突围之路--创新与管理”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在3月30~31日两天中,企业家、商业领袖、各界精英将引用国内外成功企业家案例、实践总结,从“市场突围”、“观念突围”、“创新先锋”、“管理突围”、“品牌突围”、“战略突围”、“思维突破”等七个专场步步深入,展开“头脑风暴”,力争为中国的服装企业探寻一条“创新与管理”的战略突围之路。针对2006中国服装论坛的主题,素有“中国民营企业教父”之称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家 ,在他们的领导和组织下 ,使许多企业获得了成功 ,为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呢 ?笔者认为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有以下 9个素质 :1 具有抓住市场机遇的能力国内外经济发展表明 ,每当时代性、行业性大机遇出现时 ,必然会造就一批大企业 ,也必然会涌现出一批成功的企业家。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 2 0多年的历史也表明了这一点。长虹、联想、三株等公司 ,就是倪润峰、柳传智、吴炳新等企业家敏锐地抓住了时代性和行业性的大机…  相似文献   

9.
有句老话讲,成功和失败都不是偶然。世界标杆建筑企业的成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这些企业在进行国际化拓展的道路上所做的战略和模式各不相同,但思维和角度却有很多交集。这些交集,也许能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拓展的路上稳稳地落下自己的脚印。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关梦觉教授做序,吉林大学讲师徐传谌撰写的《现代企业家概论》一书,是近年来出版的研究企业家理论的较好作品,值得一读。该书深入探讨了做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所需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条件以及企业家本人应具备的素质条件。全书分为六章:企业家及其成长所需的社会条件;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的品格与作风;企业家的用人之道;企业的领导艺术;企业家的经营战略。作者  相似文献   

11.
何焱 《中国纺织》2003,(10):64-68
经过半年多的评选过程,首届“全国纺织企业家创业奖”评选在本期《中国纺织》杂志隆重公布结果。2003年10月11日,80名“中国纺织企业家创业奖”得主在北京饭店获得行业的最高褒奖。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我们往往专注于他们成功的足迹,而忽略了成功者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比如性格,比如品质,比如思维方式……本期特别报道我们将从不同角度为纺织企业家提供展示个性特质的空间。其实,企业家是个承受巨大压力的群体。企业经营者要时刻准备应对突破自我和企业抉择的双重压力,或存或亡,或兴或衰,可能只是瞬间。在他们荣誉的背后,是巨大的对前程的未知和焦灼。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正站在一个巨大的突破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变化对企业家提出新的要求。那些具有不断创造力、理性而深刻的、智慧的、经得起市场磨难的企业家将会成为新一代天骄。中国纺织工业成就了企业家的光荣与梦想。中国纺织工业这个舞台足够大!  相似文献   

12.
东风汽车公司要确立在未来汽车行业中的大集团地位,必须着力于内部机制的转换,特别是企业家形成机制亟待健全。同样是集团内的企业,同样的市场环境,有的企业在竞争中成功了,利润越来越多,资产由小到大;有的企业失败了,生产经营连年亏损,最后破产倒闭或被兼并。企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可以有许多,但其中领导班子往往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决定有无好领导班子的关键又在于有没有一个(或一批)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企业家。因此,能否创造一种良好的企业家形成机制,使那些具备企业家素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当前公司改革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3.
丁栋虹 《董事会》2010,(10):108-108
成功的企业存在着一套以生产力为基础的企业家更替机制,能够适当更替自己的领袖,引领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失败的企业,问题也经常出现在企业家更替的错位上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成功植根于战略的成功.企业的失败发源于战略的失败。因此.企业战略的制定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说到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往往给人的感觉是:独裁、管理粗放、缺乏战略眼光、忽略品牌、任人唯亲等等。然而我接触到的多数中国民营企业家,或目光远大、极具抱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风起云涌的海外并购浪潮中,公司的并购环境和竞争趋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战略并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并购获取技术,人才等知识资源成为并购的主要导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人力资源整合。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失败的各种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季明 《中国纺织》2014,(12):86-87
日前,由中国服装协会童装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协办的"第五届中国十大童装品牌企业家沙龙"在杭州成功举办。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韩礼成,秘书长沈茉莉以及来中国童装行业的18位优秀企业家代表出席了本次沙龙。与会企业家共同就当前行业、企业发展情况,面临的问题,童装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做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20余年来,学者们过多地关注高层管理团队教育背景、任期、年龄和性别等显性变量及其与企业战略、绩效的关系,而忽略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决定变量.与显性人力资本相比,隐性人力资本要素更具有本源性和基础性,是创新的源泉,是一切显性知识的基石.本文试图对高层管理团队隐性人力资本进行界定,为高层管理团队的未来研究指明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果推举学习的榜样,我通常会列举两家公司:第一是GE,第二是戴尔。从GE你可以学习到百年老店如何获得持续,而从戴尔你却可以学习如何对待成功。但我常常在很多场合强调,戴尔更值得中国企业家学习,这并不是因为GE已经有100多年,而戴尔不过短短20年,而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家视为成功“珍宝”的因素,GE基本上都有,而戴尔却基本上没有。比如中国企业家始终强调的核心技术,戴尔没有;中国企业家始终强调的品牌、规模,戴尔也都没有,但戴尔为什么能够把拥有核心技术,拥有品牌、规模等成功因素的IBM、COMPAQ、HP挤出计算机领导者行列?戴尔成功模…  相似文献   

20.
汪涛 《汽车观察》2012,(6):126-129
在美国市场这个自己的大本营成功迎来转机之后,福特汽车终于开始重视中国市场. 不过,此时的中国市场更像一个"晚集",对于福特汽车来说,这一切还来得及吗? 与通用汽车一样,福特汽车同样在1997年正式全方位进入中国.但十五年过去,现在的福特汽车,至少在中国市场落后通用不止一个身位. 对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成功挽救了福特汽车的艾伦·穆拉利来说,在运用"一个福特"战略而将福特带出泥潭之后,赞美者不吝将英雄的头衔给予他.但批评声随之而来,忽略中国市场成为其越来越致命的缺失. 而在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之后,对于中国市场,艾伦·穆拉利也在着力进行着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