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每亩桑园可为蚕农(种植的桑园自己养蚕)提供1800元的收入,可提供财政收入(农业特产税)144元,而且,丝绸又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所以,有些适于种桑、养蚕的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把发展桑园、养蚕作为农业增效、财政增收的“特色”经济,例如,山东省某县的桑园种植面积,从1993年(分税制改革前)的1.5万亩,增加到2000年的4.2万亩,蚕茧产量从78万公斤,增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海安县是全国著名的“茧丝绸之乡”、“湖桑之乡”。全县现有桑园面积15.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蚕茧产量连续29年稳居江苏之首,连续8年居全国县级首位。近年来,海安县以实施科技部、财政部科技专项行动“桑蚕培育及茧丝绸产品深加工”项目为契机,突出科技支撑,提升发展层次,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2009年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专项行动实施五年来,全县桑蚕茧丝产业形成了一条从栽桑养蚕到缫丝服饰的产业链,产业产值由2005年10.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2.6亿元,带动了30多万人就业。  相似文献   

3.
桑蚕生产在广西是否具有优势?从贵县大岭公社大岭大队发展桑蚕业的调查情况看,答案是肯定的。一、种桑养蚕经济效果好。种桑养蚕在种植业上占的地位如何?发展前途如何?我们分析了大岭公社大岭大队第三十队的情况。该队18户,106人,劳动力50人,集体耕地167亩(其中旱地67亩),1979年水稻、甘蔗、桑蚕三项作物的经济效果对比情况是:水稻:87.84亩,总产量92,000斤,亩产1,047斤,以购粮价计算,亩收入116.69元,每亩投资23.4元,每元投资效果为4.98元,每亩纯收入93.29元,每亩投80个工,每个工日纯收入1.16元。  相似文献   

4.
蚕丝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出口商品。我区蚕业生产。解放以来有一定发展。1950年生产蚕茧0.39万担。79年3.66万担,增长了8.4倍。但与全国比起来绝对产量很小。如79年我区桑蚕茧产量仅占全国桑蚕总产量426万担的0.8%。全区成片桑园面积2.6万亩,占全国406万亩桑园面积的0.6%。现蚕茧产量还没有达到我区历史最高年(1931年)6.56万担的水平。我区蚕业生产这种落后状态,主要原因是三十年来对蚕业生产重视不够,抓的不力,没有为蚕业生产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实际上,我区发展蚕业生产的条件良好。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如同甘蔗一样,也可成为我区的拳头产品:(1)优越的自然条件。根据全国桑蚕区划,我区东部列为全国最适宜发展桑蚕的地区,我区养蚕季节可长达8—9个月,比长江流域长2—3个月,桑蚕年可养7—8次,比江浙一带年可多养1倍次。桑蚕茧平均亩产达100来斤。梧州地区有53个生产队已超过200斤,而全国平均亩产仅67斤。另外,全区尚有1000万亩柞蚕茧。200万亩木薯,可用来发展柞蚕和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沂水县,1995年以前的农业,粮食面积占全部耕地的80%以上。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地瓜,经过近十年的调整,部分乡镇和村庄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和规模优势。目前,全县经济作物面积已达到51万亩。其中,黄烟6万亩,桑园4万亩,瓜菜20万亩,果品等经济林果面积35万亩,年产值达3.1亿元。全县已形成了烤烟、桑蚕、瓜菜等12大农产品生产基地,涌现出了  相似文献   

6.
黄冈市有着悠久的植桑养蚕历史,该市的桑蚕基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麻城、罗田、英山三个县(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现在基本形成了茧丝绸一体化经营的格局,并初具规模。到目前,全市拥有桑园面积25万亩,年产干茧10000吨,产白厂丝1900吨,生产丝织品2000万米。至97年底,该市农行支持茧丝企业共计10家,其中制种企业2家、收购企业2家、缫丝企业6家。10家茧丝企业共计占用农行贷款11562万元,占麻城、英山、罗田三县(市)农行贷款的  相似文献   

7.
江西全南县立足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早几年种植的西瓜和种桑养蚕,到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山型商品蔬菜,一项接一项地成为全南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2000年,全县种植高山型商品蔬菜8.6万亩,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县级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上收压缩 ,对农行的经营管理的发展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如何有针对性地调整基层农行的经营策略 ,把握市场的发展思路 ,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最近 ,我们就这一问题到农行蒙山县支行进行了调研。一、蒙山县的基本情况(一 )蒙山县位于广西东部 ,梧州市最北面 ,3 2 1国道贯穿其境 ,全县辖 6个镇和 3个乡 ,行政区域面积 1 2 97平方公里 ,人口 1 9 8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1 7 2 7万人 ,有壮、瑶等少数民族 3 3 8万人。全县耕地面积 92 1 8公倾 ,粮食播种面积 1 63万公倾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472 8公倾 ,有林面积 …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部门如何支持这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我们通过对宾阳县大桥乡新道村发展养蚕事业的情况进行调查之后,认为:种桑养蚕是贫困地区加快脱贫的一条可行之路.新道村共有耕地面积1909.2亩,其中水田 1029亩,地880.2亩,另有荒地500亩,山林600亩.全村有337户,总人口 1732人,其中劳动力619人.1984年新道村有2户人家开始学养蚕,到1991年发展到了287户.养蚕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5.2%.养蚕使该村走上了致富道路.8年来该村养蚕逐年发展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江苏省沭阳县十字镇充分研究市场行情,尽可能地发展那些税率高的项目,以期加大农业对财政的贡献份额。(一)依托资源优势,调优农业结构,着力培植四大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蚕桑产业,该镇现有缫丝厂一个,栽桑养蚕缫丝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这一优势,全镇已发展蚕桑1万多亩,力争到明年蚕桑产业创产值3000万元,利税300万元。二是木材产业。全镇新植杨树50万株,发展木材加工企业26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4家,800万元以上的1家,年创利税400万元。三是畜禽产业。一手抓量的扩张,一手抓质的提高,已建成2个万头养猪…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砀山县以特产砀山酥梨名闻遐迩。目前,全县水果面积7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77.6%,1996年全县水果总产5亿公斤,产值9亿元,农民人均水果单项收入近千元,约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62.5%。水果生产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的最大支柱产业,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内部和农村产业结  相似文献   

12.
一、水果生产状况。邕宁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光照强,土地肥沃,对发展水果生产极为有利。自1985年以来,邕宁县农行、信用社根据当地的自然优势,因地因品种制宜,调整贷款结构,把信贷资金与外资结合起来,积极支持水果生产、加工、销售、保鲜等一条龙的经营,至今年8月止,累计发放水果生产贷款500多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60.6万元,促进了全县水果生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1989年统计,全县建立了大、小果园5万多个,其中国营果场、果园6个,集体果园50个,家庭小果园5万余个。种植各种水果面积2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69%),比1984年增加12.73万亩;产量达14030万公斤,比1984年翻了一番;今年1—8月种植各种水果面积又比去年增加2.88万亩,预计产量15867万公斤,比去年增产13.09%。其中西瓜、柑橙、菠萝、龙眼、荔枝等的种植面积都有较大的增加。去年全县出售水果收入1.4亿元,仅水果一项人均收入175元,比1984年人均多收100元,预计今年全县出售水果收入1.6亿元,比去年增长14.29%,人均水果收入也比去年增加25元。目前全县22个乡镇已建立柑橙、柠檬、龙眼、荔枝、酸梅、菠萝等基地13个。  相似文献   

13.
正值“绿风轻拂江南岸”之际,永福农行就农业生产资金需求问题,组织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分析后的结论是:农业生产要上新台阶,生产资金必须到位;供求矛盾突出,必须妥善解决.(一)这次共对全县几个主要生产项目的生产资金需求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后的资金需求情况是:1.粮食生产方面:今年全县计划种植水稻面积40.4万亩(含复种晚稻17万亩),其中早中稻23.4万亩,平均每亩投资86元,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陕西宁强县以建设特色农业基地为目标,鼓励农民从事多种经营活动,并把发展的莺点放在茶叶、生猪、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上。为此.县财政每年拿出6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特色农业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茶园8万亩,产量达365吨,饲养生猪45万头,培植桑园10万亩,建成以华细锌、丹参、黄连、柴胡为主的规范化中药材基地14个,  相似文献   

15.
灵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不少乡镇在抓好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去年仅种香蕉、西瓜两项,农户收入近一亿元。为搞活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灵山县农行、信用社配合工商行政部门贷款80多万元支持建设了武利、三隆两个香蕉市场和檀圩西瓜市场。起到了“建一个专业市场,带动一批产业发展,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方农民”的作用。 (一)促进了生产发展。由于建立了专业市场,为经营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产品销售有市场,解决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给农村商品经济注入了活力。全县香蕉种植面积由1985年的4100亩,产量5.88万担发展到1991年的5.07万亩,产量达186.2万担,今年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比上年增加了两倍。西瓜种植发展也很快,全县由1985年的3254亩发展到1991年的11000亩,去年上市西瓜达45.8万担。  相似文献   

16.
<正> 从1986年以来,长泰县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认真贯彻执行区域和产业信贷政策,在支持稳定粮食和甘蔗生产的同时,广筹资金,发挥信贷的催化作用,大力支持开山造林种果,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五年来,银行和信用社累放水果生产贷款2870万元,林业生产贷款250万元,支持乡(镇)村集体、联合体和农户新种水果4.8万亩,造林15万亩。至1990年底,全县水果面积达8.3万亩,农户户均种果2.8亩;水果总产量达43万担,户均15担;全县水果总收入3200万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1.01亿元的31.7%;户均种果收入1100元,居全省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880元。与1985年底相比,水果面积增加1.46倍,水果产量增加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倍。全县有林地发展到65万亩,户均22亩,森林复盖率达52%,超过全省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县先后投入各种支农资金上百万元,扶持发展农业特产生产,使全县果树面积扩大到16万亩,总产达到8000万公斤,成了县财政的重要税源。与此同时,加强农业特产税征管工作,实现了果品产量与农业特产税同步增长,全县农业特产税收入由1992年的80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6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自有关方面获悉,山西省太谷县,1986年全县播种小麦17万亩、高粱5.9万亩、玉米55亩、西瓜3万亩、棉花2万亩。这5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全县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0%以上。为保障全县主要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朝阳市是一个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区,荒山、荒沟、荒坡,荒滩(以下简称四荒)面积比较大,为了调动广大群众治理开发“四荒”的积极性,加快“四荒”产权制度改革和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自1993年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放活“四荒”使用权。其中喀左县对“四荒”治理开发力度大,成就显著。 一、基本情况 喀左县地处辽宁西部,大凌河上游丘陵地带,全县共有25个乡镇,242个村,1161个村民组;总人口41.3万人,农业人口36万人。总面积33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8万亩,有林面积90万亩,尚待治理开发的“四荒”面积44万亩。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西丰县支行受高比例不良信贷资产的困扰,经营举步维艰。为了走出困境,1998年初,我们在铁岭市行的指导下,果断地实施信贷资产分帐经营改革,经过一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分帐经营的提出西丰县地处辽宁省东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县有227个行政村,34万人口,耕地面积67万亩,林木面积286.3万亩。是以农业为主的省级贫困县,1997年社会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