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7,(5):23-25
<正>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曾用国际金融危机的事例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习近平总书记这里的分析,是从刚刚  相似文献   

2.
陶纪坤 《经济纵横》2012,(11):40-43
中国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开始重视社会保障对危机的缓冲作用。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运用社会保障措施应对危机的成功例子。比较两国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运用的社会保障措施,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处理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使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发挥更大的保障作用。总体来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澳大利亚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收入引导型",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救济型"。  相似文献   

3.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逐渐过去,全球经济已经逐渐开始复苏,但是面对着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我们更应当从理论和实践过程中进行反思,从操作层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技术性失误与政策性弊端进行思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原理,从资本主义的矛盾与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的源头中进行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国际金融危机诞生和对于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危机需要采取的科学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与备受瞩目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但也显示了"中国模式"的成功。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使新自由主义在实践上彻底破产,也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统治地位破产。而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使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备受瞩目。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规模和范围,深刻认识危机的资本主义性质,对正确应对"中国模式"可能面对的任务和挑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理论界把目光再次投向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形成许多独具特色的危机理论。这些理论完善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使其在当今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面对新的一年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宣传和推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大力推进经济理论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对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洛阳旅游业发展策略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广泛、深刻、持久。但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给经济要素调整创造了时机,旅游业也可从相关宏观政策中受益,重新进行行业调整与升级。洛阳旅游业应该准确分析和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针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抓住地方经济的发展契机,调整旅游业发展策略,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美国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模式的缺陷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07年3月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动荡,诱发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环境趋于恶劣,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银行业能否抵抗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更深层次的慎思和积极应对。因此,我国需要从中吸取教训,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弥补监管"缝隙",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频发生,给世界经济乃至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近些年来国际上爆发的几次金融危机的背景、原因,总结了导致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些主要因素,最终提出了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一些建议。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够给各国包括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参考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表现,并就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表现展开了分析,提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服务业必须注意把应对当前危机的政策调整与促进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转型结合起来;通过服务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带动能力;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选择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由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危机的产物,它将随着经济危机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当代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是宏观型对冲基金的温床。尽管国际上受美金融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但共同的特点是有意、无意地扩大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失衡,然后借助金融市场的瞬间强制调整,获取巨额利润。宏观型对冲基金作为盈利组织无可厚非,关键是要避免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3.
The linkages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analyzed historically. The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epochs, distinguished by global trade regimes and by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term economic growth. The break throughs in long distance transport technology which occured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reated a global economy in which the rythm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became linked to that of developed economies. The major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were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Exports were the main engine of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the effects of export expansion varied across countries. The speed of transmiss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depended on their institutional readiness; countries with most developed capitalist institutions in factor markets were the first to develop. The extent of diffusion of the benefits of growth from export expansion with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lso depended on the nature of their institutions, bot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inally, policies with respect to international trade, investment and agriculture were also critical to the speed and diffus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esearch underlying this paper is the result of a twentyfive year collaboration with Professor Cynthia Taft Morris. She is indebted to the World Bank for financing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as part of the background studies for the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1. She is also indebted to Sherman Robinson for his comments.  相似文献   

14.
孙锐  高仰杨 《经济与管理》2013,(10):23-27,33
采用省际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各省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两次金融危机期间各省区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有所不同:同前期相比,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为正效应,并且正效应明显变大;社会文教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为微弱的负效应;而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与之前相反,分别表现为不显著和显著的正效应。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控制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改善文教支出结构,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这种过度消费模式的形成既有其传统习惯的原因,也有其理论渊源和政府政策的引导.反观中国的消费模式,尽管已经发生或正在经历转型,但总体来说还是一种谨慎型消费,正是这种谨慎型消费,成为了中国抵御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道屏障.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应加快消费转型的步伐,大力促进适度消费,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转移与危机冲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纵向比较分析认为:二战后的前三次全球性产业大转移,与之相对应的分别是50年代的冷战、60年代的美元危机、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最近的一次产业转移亦有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子。因此,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但危机作为一个外部性因素,始终伴随全球性产业转移的全过程。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亦可能带动新一轮产业转移。有鉴于此,我国需要做好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受制于自身的发展水平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发展中国家不仅是经济领域的落后,也是整体性制度安排的落后。所以,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后果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非经济领域。金融危机放大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固有问题,使其反危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处于两难境地,进而制约各项反周期政策的实施,但反危机政策的+国际协调也为发展中国家提升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房地产行业动荡不安,面对低迷的国际经济形势,房地产行业要实现长远发展,获得持续性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防止金融危机造成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或崩塌。  相似文献   

19.
Sub-prime lending crisis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is evolving into an economic recession sweeping across the West. Financial crisis leads to the demand reduc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as the largest manufacturing country, China must face overproduction. The role of China as "world factory" determines that financial crisis will severely attack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heavy dependence on export, low-level manufacturing link, lack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high-tech industry, weak independent innovative ability, unsustainable exploration of heavy-pollution resources, and lack of international famous brands. How to transform crisis to opportunities is an urgent research topic.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financial crisi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more external drives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refore, financial crisis becomes not only an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improve itself based on the existing accumulation but also a chance for China to transform from "world factory" into a powerful n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