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贯彻落实好这一方针,关键在干部。因此,改革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势在必行。 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考核干部政绩优劣的首要标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干部路线的指引下,经过广大组织工作者的努力探索,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考察工作逐步向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迈进。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考察工作中不同程度地还存在着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片面性和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传统化的问题,以致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使用干部方面人不尽才、才不适职、职不适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了干部效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研究建立新时期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考察指标体系,对于落实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更好地执行党的干部路线,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批合格的领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凭政绩用干部”是党的干部人事工作一项重要原则。政绩的评估和应用,是引导干部干什么、怎样干的风向标,是一只“看得见的手”。然而,在一些基层干部的眼里,这只手似乎变得越来越异样。  相似文献   

4.
政绩是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笔者曾多次参与干部考察,发现目前许多政绩材料都是由考察对象自己撰写的,并未经过组织或群众把关。这就导致有的考察对象在撰写政绩材料时增加“水分”,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有的甚至捏造事实,把别人干的事往自己身上揽,也给组织部门识人、用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用干部必须坚持以政绩取人.因为政绩是干部德才兼备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反映,是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政绩,凭政绩用干部,能有效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干扰,摆脱陈旧观念和保守思想的束缚.只有把德才素质、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并使干部保持积极进取、争先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依靠干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时期,正确掌握用人的标准,特别是正确理解和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对四化大业的成败关系极大。进一步强调把干部的革命化放在首要位置,是实现干部“四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则问题。 一、在干部“四化”中,革命化是前提条件 要搞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正确理解和贯彻“四化”方针。在“四化”中,最主要的是革命化,革命化就是用人的政治标准,是对干部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政绩评估是激励干部开拓进取、争创业绩、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杠杆。但一些地方政绩考评在考核者眼里变成了“烫手山芋”,拿不起又放不下;在被考核者的眼里变成了“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基层干部在问:政绩评估有没有完全科学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海外及国内发达地区的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当前各地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加快当地经济发展、为民造福的好方法。但是,一些干部在招商引资中追求招商政绩,急于在招商引资中出政绩、出成果,呈现出了一种“招商急躁的病态”,热衷于搞“表面文章”,个别干部甚至靠造假来“速成”招商速出政绩,导致腐败。当前,这些地方的招商急躁症主要表现为:一是把招商引资变成“钓鱼工程”。一些不法商人利用各级政府急于吸引外资的心理,想方设法打着前来投资的旗号进行诈骗活动。不具备投资实力却摆出“富豪”、“巨商”的架势,找到…  相似文献   

9.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多年来,由于我们对干部的考核标准简单划一,片面看重GDP增长等显而易见的政绩,缺乏全面、客观、科学分析,特别是忽视了群众对官员的感受和评价,使一些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做表面章的干部,容易得到重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政绩工程”,以笔者拙见,大概就是一些领导干部、政府官员,为在任期间有所见树,实施的颇见成效的项目。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些政府官员却把“政绩工程”当着官场攀登的阶梯或升官晋级的“敲门砖”,其结果是轰轰烈烈上马,凄凄惨惨收场,为官者“政  相似文献   

11.
热词     
《当代陕西》2011,(12):51-51
“我不管”思维:一些地方换届、部门调换负责人后,新任干部对前任留下来的、没有来得及处理的问题拒之门外,理由是:“这是上一届留下的事,找上一届干部去,我不管!”这类干部奉行的是一种“我不管”思维。“我不管”式新任官员总认为理“旧事”是给前任“扫尾”,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反映不出个人的政绩。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我认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统筹处理好六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热词     
“我不管”思维:一些地方换届、部门调换负责人后,新任干部对前任留下来的、没有来得及处理的问题拒之门外,理由是:“这是上一届留下的事,找上一届干部去,我不管!”这类干部奉行的是一种“我不管”思维。“我不管”式新任官员总认为理“旧事”是给前任“扫尾”,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反映不出个人的政绩。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风靡中国。近年来,政府对诸如黄赌毒、走私、刑讯逼供、拖欠农民工工资、官煤勾结等等实行专项治理,深得民心。现在看来,对“政绩工程”进行专项治理也迫在眉睫。“政绩工程”危害太烈其一,“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给国家和人  相似文献   

15.
管淮 《科学决策》2007,(5):40-40
政绩,就是为政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成绩,它是衡量一名干部工作干得怎样、是否合格称职的重要标准,反映着为政者的能力和付出。大凡为政者,都希望多做工作、多出政绩。为政者取得的政绩越多,一个地方和部门乃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越快。而“政疾”,顾名思义,就是为政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它会对事业发展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害,是必须努力避免的。政绩与“政疾”,黑白分明,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6.
《山东建设》2005,(7):30-30
日前,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第二次会议上,严厉地批评了建设系统中存在的种种病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些领导干部为在任期间有所建树,实施“政绩工程”,这本不算坏事。但一些政府官员把任期内所谓“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17.
申真 《发展》1995,(12)
前些年,人们经常议论干部收入的“含金量”问题,近来,又听到议论群众收入的“含水量”问题。议论“含金量”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大权在握和小有权势而又不够廉洁的干部。因为“含金量”高的总是这些人。其主要原因,一是通过权力影响,以无偿或“象征性”交费的形式获取生活资料;二是在价格“双轨制”时,通过“批条”等手段,捞取好处;三是以大量隐性收入、特别是不合理的“灰色收入”增加收入总量。与“含金量”截然相反,是人民群众收入的“含水量”问题。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同时,少数干部也滋长了一股浮夸风。他们不仅过高地估计了人民群众的富裕程度,而且有意地夸大收入、拔高数字以显示“政绩”。这种数字,不是以客观统计为  相似文献   

18.
从2001年9月10日西藏自治区党委领导班子率先完成换届,到2002年6月16日中共浙江省委领导班子换届完毕,至此,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委领导班子全部完成了换届工作。这次省级党委换届,全面贯彻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胆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干部,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技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进省级领导班子。 从换届选举结果看,各地新组成的省级党委领导班子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换人不涣神,创建“接力型”班子.一是推陈出新换新人.全区57个社区共选举社区党组织委员198名,新进班子人员106人.选举社区居委会委员233名,新进121人.二是深入调研问民生.开展“走基层、访群众”调研活动,社区干部原汁原味倾听民声,掌握社区工作的“忧”、群众闹心的“难”,强化联系服务社区群众的初心,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0多篇.三是接续发展谋新篇.鼓励社区干部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政绩,坚决反对否定前任、另起炉灶、朝令夕改,只求短期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错误做法,形成推进社区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接力态势.  相似文献   

20.
晨风 《当代陕西》2004,(2):30-31
曾几何时.“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吞噬着干部的灵魂,同时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困难:而首当其祸的就是那三个“洋码字”。种种迹象表明,国家管理部门正悄悄地为此动着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