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行高新区"托管"模式,使高新区发展空间得到扩容,从而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了高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新区经济总量逐年迅速攀升,高新区"托管"区内的农村经济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依托高新区的辐射和覆盖作用,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必经之路。本文拟对当前高新区托管区域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从着眼长远发展,留足发展空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谈谈建议,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欣乐  吴友军 《中国市场》2010,(23):135-137
国家高新区在我国自主创新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高新区的发展已经进入"二次创业"的阶段,国家高新区发展的主要载体——高新区的创新环境建设对于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如何选择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的区域创新环境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创新环境的选择内容。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然而,现有高新区的布局和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问题,高企、研发机构、人才、专利等创新要素主要往经济发达地区园区集聚。本文通过对江苏高新区建设的基础和现状分析,以江苏省相对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为研究对象,以集聚资源创新发展高新区为出发点,结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关键时期苏北地区布局建设高新区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提出促进江苏苏北地区高新区建设的新思路和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流动的区域孵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凤  周庞 《商业时代》2012,(26):134-136
区域孵化是我国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何进一步强化区域孵化功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与发展,是实现高新区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对区域孵化的概念、作用和目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知识流动的增强区域孵化功能的相关政策,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为因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开始酝酿并建设国家高新区,至今已先后立了56家国高高新区,加上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的苏州工业园区,形成"56+1"的国家高新区发展格局.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各地国家高新区形成了适应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区域实际情况的管理体制,在高新区的成长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形成发展的特定区域,高新区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而产业集群的发展是高新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比较了东西部地区高新区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揭示了西部高新区产业集群的脆弱性,分析了在政府主导下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西部高新区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以产业集群为导向促进高新区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颖  邱映贵  陈波 《现代商业》2012,(3):191-192
高新区品牌建设,有助于提升区域品牌价值,构建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前进。本文在介绍武汉东湖高新区品牌发展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东湖高新区品牌塑造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塑造东湖高新区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高新区承担着要成为所在区域增长极的重任,但我国大量高新区,特别是后发区域的高新区,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而目前关于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比较欠缺。因此,高新区在进行产业定位时,需要从区域内的产业协作、产业可能形成的方式、整个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因素与当地资源的匹配性、高新区应承担的功能、政策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衡量。  相似文献   

9.
世界从制造业全球化进入创新全球化阶段,区域经济链接和辐射的根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章首先介绍了硅谷创新以及其辐射中国台湾、中关村等产业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新区高端链接与区域辐射模型,并分别从高新区的高端链接机制、高新区空间扩张辐射机制以及高新区产业原创辐射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新区辐射带动新走向,并给出了高新区辐射带动发展的建议。在创新全球化阶段,区域高端链接和辐射模型应成为高新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导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众多高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快、投资回报率高、发展前景广阔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借鉴国外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启示,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在立法、公共政策和自身管理上还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