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文欣 《投资与理财》2014,(10):14-14
读者张颖:买保险时签的保险购买合同不见了怎么查保单的分红情况?保险公司会不会不认账?能不能补办?如果补办,是不是会影响保单的效力?@编辑部回复:保险公司不会赖账的,保单丢了,可以重填。也就是说,保险单一旦损坏或遗失,应及时到保险公司办理补发手续。办理补授保单手续时,  相似文献   

2.
分红保险是世界各国寿险公司规避利率风险,保证自身稳健经营的有效手段。相对于传统保证型的寿险保单,分红保单向保单持有人提供的是非保证的保险利益,红利的分配还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负债水平、投资策略以及偿付能力。为了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和保证保险公司的持续经营,各国保险监管机构都非常重视对分红保险的监管,除了将保险监管的重点集中在分红产品的红利演示、分红基金的红利分配、分红基金的信息披露、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和分红基金的负债确认等方面外,对不同的红利分配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3.
分红险能抵御通货膨胀.这是大家经常能听到的一种说法。但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分红保单都有对抗通胀的效力.关键还在于分红率,看它能否超越CPI。  相似文献   

4.
卢新景  齐跃 《金卡工程》2010,14(3):179-179
分红保险是快速发展的新型险种,分红保险合同中有诸多法律问题需要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或保单持有共同分享保险公司惊讶利润的合理比例及保险公司不合理分红时如何进行法律规制,并探讨投保人或保单持有人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公司分红的权利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5.
一、英国寿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改革的背景 英国寿险市场主要以销售储蓄型保险商品(分红保单、投资连结型商品、退休金计划等)为主,其中尤以英国式分红保单为最.2004年,在已生效的产品中,分红保单占有55%的寿险市场,占有25%以上的年金市场.英国式分红保单在投资策略方面较传统型分红保单更为积极,资产配置上以有价证券为主.2000年,由于网络科技泡沫破灭造成全球股市大幅缩.而英国分红保单由于此前的股市利好,将高达70%-80%的资金投入证券市场,因而受到股市大幅下跌的沉重打击.加之2000年-2003年间,英国中央银行为刺激经济增长,连续9次降息,持续性低息冲击到分红保单所标榜的保证利率优势.至此,英国寿险业偿付能力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10月23日平安公司在上海第一个推出“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之后,一时间,新华人寿的“创世之约”,中宏人寿的“理财通”,友邦的“年年红”,“节节高”,金盛人寿的“盛世佳人”、“盛世顺心”,泰康人寿的“世纪长乐”.中国人寿的“国寿分红两全”等一系列分红保险如雨后春笋.迅速红遍全国。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承诺在每个保险保单年度。  相似文献   

7.
一、建立红利精算师制度有利于分红保险的监管 在英国、美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保证红利分配的公平、客观是红利精算师的重要职责之一。红利精算师需要在考虑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后对分红基金盈余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提出相关建议,公司董事会考虑红利精算师提供的意见后作出盈余分配决策。红利精算师负责对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做出解释,代表监管机构来维护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在保险公司内部扮演监督人和咨询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分红保险未必分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今年各保险公司公布去年分红保险分红情况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手中持有分红保单的人开始琢磨着今年能分到多少红利.不过,从去年基金业全行业亏损、保险业资金运用收益率下滑的情况看,今年各家分红险的分配红利可能不会太令人满意.日前已有报道表示担忧,分红的困难可能会使分红保险遭遇退保寒流.  相似文献   

9.
中国分红保险的机理与制度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红政策在分红保险的经营和监管中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不论分红保险采用何种模式,分红政策都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既重视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贯彻诚信经营和红利分配的公平原则,又要充分考虑红利分配对公司未来红利水平、投资策略以及偿付能力的影响。为了实现分红保险的这些原则,必须辅以有效的工具,其中分红特别储备是实现这些目的的本质、核心和关键。本文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分红保险的管理机制和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杨帆  段湘林 《中国保险》2004,(10):51-53
营销员跳槽、易岗,造成“孤儿”保单多多。如何减少因营销员流失的“孤儿保单”?怎样为“孤儿保单”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是当前困扰诸家寿险公司和客户的重要问题。“赶潮头”的南粤广东寿险界最近推出——  相似文献   

11.
荀玉根 《证券导刊》2012,(11):23-24
随着年报密集披露期的来临,分红和高送转行情同时演绎,以川润股份为首的高送转板块走出了波澜壮阔的抢权填权行情。那么,在我国20年的证券历史上,是否存在分红和高送转行情的规律?而分红或高送转行情的市场环境是什么,市场溢价多少?最后我们该如何预判什么样的公司会分红、高送转,主要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直挺 《上海保险》2003,(3):15-17
分红型寿险产品可以化解利差 损,应对通货膨胀风险,在发达国家的寿险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分红型保险业务起步时间不长,尚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方面,保险人欠缺对分红保单经营管理的经验,整个行业没有形成合理、规范的操作方法;另  相似文献   

13.
胡锦 《西安金融》2003,(4):43-44
一、保险产品创新经过几次降息,我国的保险产品创新已经走出了传统的预定利率和投资回报率的约束,开发了当前国际保险市场流行的三大寿险产品: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寿险。与传统产品相比,这些产品不仅降低了保险企业的综合业务成本,还有力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一)分红保险产品分红保险是一种保户享有保单红利分配权的险种,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内,保户在获得保险保障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保险公司分配的红利。相对于普通保险,保单分红的不确定性使得客户承担保险公司部分经营风险,保险公司则通过红利的发放来降低投资经营中的风险。(二)投…  相似文献   

14.
前段,广州保险界一位权威人士爆出惊人内幕:保险公司目前趁股市低迷,大张旗鼓宣传分红险,但其宣传中存在着很多误导成分。误导一:拿分红利率和储蓄率比较。该人士认为,很多保险公司在推销分红保险的时候,拿保单分红的回报率和银行储蓄利率相提并论,他指出:“这简直就是一种说谎行为!保险和银行储蓄根本不可能相提并论!”他解释,保险公司分红的标准并不是像银行利率那样计算出来的,银行利息以本金为基础,但保险业的分红却不可能简单地以他投保人的保费为基础。保险公司计算分红金额的时候并不是以投保人的保费为基础计算,比如…  相似文献   

15.
市场利率变化对于不分红终身寿险产品退保的影响很大,终身寿险保单不能够通过选择较长的缴费期来缓解市场利率变化引起的退保压力,调整预定利率能缓解退保压力;适当的分红政策能够大大缓解市场利率变化对分红型终身寿险退保的影响,但是经营效益差,分红水平低于市场预期的寿险公司产品可能会遭遇到更大的退保压力。  相似文献   

16.
张尧  晓霞 《云南金融》2009,(5):36-36
现如今,很多人开始热衷于购买分红保险产品,一则有固定收入,二则还有红利可分。但往往都是盲目跟风,一旦提到分红保险的分红方式后,多数人都对两种分红方式——保额分红和保费分红,在认识上显得很模糊。不知道究竟这两种分红方式有什么不同?在选择分红保险产品时怎样分红才会使自己更实惠,保险方面的专家结合实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这样一个被基金普遍认同的持续牛市中,大比例分红意味着什么?与这些基金形成对照的是,一直业绩良好的上投摩根、汇添富等基金公司则坚持高仓位,不分或少分红,到底哪种基金更具投资价值,大比例分红的基金是否值得购买呢?  相似文献   

18.
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分配方式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保险产品。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投保人除了可以得到传统保险业务所规定的保险责任外,还可以享受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即每一个保单年度都可参与保险公司的投资和经营成  相似文献   

19.
相互制保险公司与股份制保险公司作为两种有效的保险组织形式,具有各自的制度优势。相互制保险公司以保单持有人作为公司的治理主体,将公司所有权人与公司客户或债权人合二为一,形成了有别于股份制公司的治理模式,具有化解利益冲突、降低道德风险、解决逆向选择、处理不完全合同等机制。互助是保单持有人参与公司治理的行动基础,分红是保单持有人参与公司治理的行动激励。有效率的保险市场应当是相互制与股份制共存的均衡市场。  相似文献   

20.
盘活保单     
传统的保单最大的功能就在于为人们的生、老、病、死、残等提供基本保障.尽管各保险公司不断推出了新的险种,但其也是在基本保障的基础上加上了分红、投资等功能.在保险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保险公司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保险产品趋同的问题.尽管各公司都在强调险种的创新,但实际情况是一个公司的业务人员刚刚从客户家推销某新型产品,后面就有其他公司的人推销类似的险种.去年被称为投资分红年,各个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具有分红或投资功能的新险种.在这种背景下,保险产品的创新就不应当仅仅局限在保险单本身,而应当大力和银行等部门合作,积极发展保单的衍生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