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肥与农药     
肥料也能杀虫磷肥杀虫法在棉田喷施磷肥,可有效地防治棉铃虫的危害。棉铃虫在产卵期间最怕磷,一见到磷元素就立即逃避。根据它的这一特殊习性,可用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对棉花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6垄留1垄不喷,驱使棉铃虫集中产卵,然后集中灭除,效果尤佳。氮...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是多年来制约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它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防治难度大,一旦防治失误,将给团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加强以棉铃虫为中心的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将危害控制在允许的水平内,是确保棉花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误区之一:不查虫情,盲目打药控制棉铃虫危害的关键是认真进行虫情调查,准确掌握虫口密度及其发育进度,抓住有利时机,选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科学防治。但在生产上,一些报农不注重虫情调查,有的是按照常规时间到棉田喷药,有的则是“跟着邻居走”,看到相邻棉田打药才开始防治,结果防治时间不是提前就是迟后,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对策:搞好虫情调查,适时喷药防治防治棉铃虫的关键虫期是卵高峰期,即“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二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在30粒时,为生物农药防治的适期,100粒时为化学农药防治的适期。在防治适…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转基因抗虫棉以来,常规棉种植面积连年缩减,目前抗虫棉种植比率已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棉田害虫种群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近年来,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发生量不断下降,发生程度均在中等以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已培育并通过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达17个,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占我国棉田面积的30%左右。目前,我国黄河流域棉区棉田面积的80%都是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暴发危害。但实践表明,抗虫棉并非完美无缺,只有正确认识,科学种植,才能充分发挥抗虫棉的丰产和抗虫性能,提高原棉品质和棉农的种棉效益。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防治的策略与方法山东省茌平县农业局仇长义一、棉铃虫防治的策略在棉铃虫防治的原则上,应坚持预防为主,压低基数,准确测报,综合防治。在棉铃虫4个世代的防治策略上,应做到压"两头"(一、四代),控"中间"(二、三代)。对第一代棉铃虫,除大发生年份外,...  相似文献   

7.
紧急行动起来 做好棉铃虫防治工作本刊讯农业部于5月10日在河南省邓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棉铃虫防治现场会。会议指出,今年的棉铃虫防治形势紧迫,任务重,各地要立即行动起来,强化各项防治措施的力度,确保棉铃虫防治决战决胜,为全面实现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的"用三...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农业部植保总站棉铃虫是我国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在我国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新疆和长江中下游棉区发生为害,近几年来在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棉区为害猖獗。针对近年来我国棉铃虫常发区棉铃虫各世代的特点,应采取综合措施压虫口,科学用药抓战机,...  相似文献   

9.
近年由于棉花生产效益高,棉花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黄淮海平原1980年棉田面积2567万亩,产皮棉2072万担,到1983年棉田面积增加到4346万亩,皮棉5109万担,分别增加了69%和142%。黄淮海平原1983年的棉田面积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皮棉产量则占全国一半以上。由于棉田大量增加,致使棉花供过于求,现大量积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危害症状、综合防治技术,以及河南省夏邑县防治棉铃虫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1.
化学防治棉铃虫的4个关键不少棉农反映,化学防治棉铃虫效果低,甚至防而无效。主要原因,一是棉铃虫的抗药性近年急剧增强,二是选用农药不当,三是棉农用药时机掌握不准,四是使用农药不合理。化防棉铃虫要取得高效,必须要掌握好4个关键。1.选准最佳用药时机。棉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保险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顾江 《农业经济问题》2000,21(12):21-23
农业是个特殊的产业部门 ,受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影响大 ,且具有生产周期长、季节性明显等特征 ,因此只能经常面临着变幻莫测的自然界威胁。在生产手段和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下 ,许多“望天田”更是备受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和病疫虫害的困扰。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 ,在 1991年的特大洪涝中 ,仅江苏省就有6 9 6 1万亩农作物受灾 ,其中成灾面积 35 48万亩 ,损失数十亿元人民币。 1999年在山东、山西等地则因棉铃虫而使大面积棉田减产绝收。近几年来我国自然生态有恶化趋势 ,大灾不断 ,给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 ,值得注意。当前 ,为了适应…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本连在4—5月份分别受到3次风灾,受灾面积超过333 hm~2,部分棉田在5月2日那场风灾中受灾更是严重,籽棉单产大幅下降。本文以2个受灾棉田与2个未受灾棉田作对比,简单地分析其减产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防治小窍门1、整技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适时整枝一次,可使百株卵量下降40~60%;在四代棉铃虫高峰期,及时摘除边心、赘芽,可使卵和幼虫的存量分别减少52.5%及58%。2、抹卵二代棉铃虫卵80%产在嫩尖上和叶片的正面,在卵盛期按行逐棵将卵抹掉,每...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洞庭湖区主产棉区,推广种植抗虫棉已有7年时间了,种植抗虫棉不仅可以减少防治棉铃虫的用药60—80%.而且可以减少劳动投入,减轻环境污染和保护天敌,使棉农深受其益。但近年来,笔者到主产棉区听到不少种棉大户反映,抗虫棉品种也出现了棉铃虫为害;下田调查发现部分棉株上有蕾和幼铃脱落现象,其中主要是棉铃虫危害所致。棉铃虫为何为害抗虫棉,是不是真的不具有抗虫性了,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可以有效、特异地抑制昆虫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害虫的生长。RNA干扰是一种新发现的基因调控机制。该研究组以棉花和棉铃虫为研究对象,先分离出棉铃虫参与棉酚解毒的基因——P450,用双链RNA的转基因植物喂食后,棉铃虫P450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对棉酚的耐受性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17.
<正>农作物生产离不开施用肥料,棉花生育期长,生产环节多,又是需要肥量大的作物之一,合理地科学施肥能使棉花获得高产。所谓高产棉田,是指每亩产籽棉300公斤以上的棉田,实现这个产量的棉田,土壤应有较高的肥力,达到高产要求的棉田需从土壤中吸收氮15-18公斤、五氧化二磷7-9公斤、氧化钾12-15公斤。生产经验表明,在中等地力条件下,适当增加肥料投入,可实现由中产到高产的跨越。但在生产上,经常会遇到棉农施用肥料出现失误的问题,距离高产棉田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即棉铃虫病毒杀虫剂)是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八五科技攻关成果,该产品属生物农药系列,其有效成分为HaN—PV。试验表明,它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毒性不同于脊椎动物与植物病毒,具有专一性。对人畜无害,在土壤、水体中的残留量很少。经多年大面积田间推广,棉铃虫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70%一90%,适用于棉花、烟草。辣椒、小麦等多种作物,保蕾增产效果显著。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张友清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已经种了十多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增多和抗虫棉种植面积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棉农反映,在田间发现有的抗虫棉不抗虫,有的棉株棉铃虫危害十分严重。据报道,种植已达10年的抗虫棉已逐渐对二代棉铃虫失去抗性,抗性风险已越来越明显。如果仍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转Bt基因抗虫棉迟早会不再抗虫,棉铃虫大爆发这一天迟早会来临,那时可能会造成抗虫棉瞬间失去应用价值及Bt生物农药失效。  相似文献   

20.
南阳盆地棉田种植结构优化模式的效应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马新明,陆建飞,刘志刚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孙敦立提高棉花生产的经济效应,可以从政策、技术和经济多方位进行,合理调整种植制度、优化棉田种植结构是一个重要方面。为此作者于1992~1993年进行了棉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