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就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做出分析,和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常规规律的表现相比,城市化与非农业就业比例大致呈线性关系,然而与人均GDP则大致呈对数关系,因此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规律表现出一致性,但和工业产值比例相比则相关性很小,出现这样的现状的主要原因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方向有关.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渐渐的变得正常,互动关系体系逐步形成.就现在而言,这种互动关系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成为了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新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对二者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发现,1995~2010年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综合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指数总体均呈现上升态势,但二者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协同效应较弱,相互促进作用不强;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城市化率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因果关系。最后基于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内涵,提出了新疆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内的学者通过研究却普遍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目前中国国家公布的城市化水平异乎寻常的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工业化程度,通过工业化、城市化相对统一、同步发展的本质看,同样可以发现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实证的研究也给出了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的现实。可见,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已成为事实。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河北省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举”发展。从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运动的逻辑看,工业化是内容,城市化是形式,内容(工业化)决定形式(城市化)。  相似文献   

5.
辽宁城乡互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数据分析和理性分析从经济性和社会文化性两个维度,剖析了辽宁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表现,认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改变辽宁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作为辽宁经济振兴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借助城市拉动和农村推动两种力的合力和合力的"作用点"--中心城镇的优先发展,走出一条城市化发展新道路.  相似文献   

6.
试析我国现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阶段我国面临着加快城市化和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双重任务。在二者中谁占居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学术界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笔者对有人提出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看法提出质疑,作者认为二者是一个相互推动的渐进过程,就当前而言必须首先要解决城市化相对工业化的滞后问题;并指出确立这一认识对刚刚打开城门,开始从体制上解决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关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回顾国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并提出了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构成现代化的必要因素,工业化的发展助推了城镇化的发展,同时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城镇化使人口集聚、扩大了城市规模、增加了城市数量、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和劳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胡彬 《财经研究》2000,26(8):46-51
城市化作为一项国策,对于扩大需求、缩小城乡差别、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成因作出剖析,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道德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我们认识 是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相协调的方法,决定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江西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上。江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落后,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成为江西新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王海龙  黄明 《技术经济》2011,30(9):52-57
对辽宁省的工业化水平、工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等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的工业化率对城市化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两者间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相对偏低。提出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服务业和扶持中小企业,以提升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带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发展面临困境的重要战略,明确两大战略的发展现状及其互动关系,对西部地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城乡融合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西部地区两大战略的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结果发现,2013—2018年,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两大战略发展存在空间差异,且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耦合协调度也较高,在内蒙古、重庆、广西和四川等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两大战略实现良性互动,在青海和西藏等比较落后的地区,两者勉强协调。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交通通信的发展,重视人力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两大战略的高水平协调共振和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 ,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经济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 ,而城市化的适度推进又能扩大有效需求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育 ,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必须协调并进 ,过度城市化与过低城市化都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要推进我国农村发展建设,应采取以城市化建设带动农村的工业化建设和劳动力转移,以农业现代化推动工业化进步的策略方针。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与城市化的内在互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6,(4):116-119
如何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城市化包括有形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和无形城市化(城市文明对农村的扩散和幅射)。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起来,城市化才能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必须动态地把握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与乡村一起纳入城市化轨道,才符合本源意义上的城市化含义,才能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6.
试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改革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融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却面临明显的金融约束,而农村金融发展又缺乏农业产业有效支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农业产业化发展迟缓,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寻求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改革的有机结合模式,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是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三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发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立足于当前"三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今后面临的挑战,文章提出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三化"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已进入需求制约为主的阶段,要使农民收入得到持续的增长,就必须着力解决中国非农业化和城市化严重滞后以及城乡人口比例严重失调问题,从根本上理顺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从一般性来看可选择特大和大城市发展模式、中等城市发展模式、县城发展模式和建制镇城市化模式.但西部地区最好是选择以县城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是由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状况、区域分工特点和西部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条件决定的.为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应采取各种有效办法促进西部地区县城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构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模型,将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应用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研究,以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探讨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并发现:首先,融合具有周期大约为5年的间断平衡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路径与两者融合的相关性高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路径,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各自理想水平的偏离呈交替波动等三个主要特点;其次,融合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GRP电力消费和能耗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融合水平每增加一个点(以百分计),人均GRP可增长0.06%;融合可显著减少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或第三产业转移;融合可减少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力消费和能源消耗,但这种影响很小,不具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