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主要介绍了马铃薯淀粉的生产概况,马铃薯淀粉及变性马铃薯淀粉的特性,马铃薯淀粉在糖果、面食、肉制品、乳制品和其他行业中的应用,展望了马铃薯淀粉及变性马铃薯淀粉行业将来的发展方向。除谷物大米、小麦、玉米外,马铃薯也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因此,开发利用马铃薯创造新型食品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大重点任务,是农业型经济发展转型的一条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是马铃薯生产大县,播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50%以上,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马铃薯种植规模的扩大,马铃薯病虫草害也逐年加重,成为限制马铃薯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针对围场县生产实际,为降低马铃薯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采用农业、物理、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马铃薯凭借其膳食纤维高、脂肪含量低,十分受三高人群的喜爱。为了推进生产,我国加大对马铃薯的种植。在定边县,马铃薯也是主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在1000hm2左右。在马铃薯栽培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地膜覆盖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减药、防草、增温、提质、增产,所生长出来的马铃薯品质较好,十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本文主要就地膜覆盖技术进行分析,探究马铃薯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4.
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瓶径与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安定区是定西马铃薯的主产区。面临新形势,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大、做精马铃薯产业,该文就该区发展潜力、发展瓶颈和发展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发展马铃薯产业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发展马铃薯产业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马铃薯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仍不适应国内需要;由于马铃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亟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一、发展马铃薯产业前景非常广阔马铃薯俗称土豆、山药蛋等,是我国和世界第五大粮食作物,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或高粱)齐名。从长远看,马铃薯是我国的朝阳行业,发展空间很大,前景非常广阔,主要原因就在于马铃薯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和优越的经济社会条件。(一)营养丰富,用途广泛。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很高,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植物之王”之称,在我国中医学上还具有和胃调中、健脾益…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定西市的优势产业,也是特色产业。近年来,一带一路的发展增加了定西市马铃薯进入市场的渠道,但是与国内具有良好马铃薯资源条件的内蒙、贵州等生产区域之间仍然存在着差距和竞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定西市马铃薯的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即从需求条件、同业竞争、要素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机会和政府等对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找到提高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贵州是全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较快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抓好马铃薯生产列入重要议题,先后启动实施脱毒马铃薯温饱工程、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等项目。2005年以来,贵州省将马铃薯产业作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2008年省委1号文件专门对发展马铃薯产业作出部署,省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10年间,在当地政府带动下,贵州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鲜薯产量均已跃居全国第三位。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广大农村致富的产业、希望的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马铃薯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评价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的比较优势。通过与全国其他马铃薯主产省份的横向比较,与黑龙江省其他4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横向比较和1991~2006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比较优势的纵向比较发现,黑龙江省马铃薯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生产效率优势,不具有生产规模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有所减弱,主要原因是生产效率优势减弱。黑龙江省马铃薯具有生产经验、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加工规模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应该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扩大马铃薯的生产规模,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效率,培育黑龙江省马铃薯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是全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较快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抓好马铃薯生产列入重要议题,先后启动实施脱毒马铃薯温饱工程、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等项目。2005年以来,贵州省将马铃薯产业作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在马铃薯产区常年发生、危害极大。发病覆盖面达50%以上.减产辐度达16.7%~41%。发生马铃薯疫病的原因主要是连年重茬种植.有些种植户预防晚、防疫病意识差而导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马铃薯主食产品市场潜力的分析是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方法]在马铃薯主粮化目标下,基于产品开发构建居民视域下马铃薯主食产品市场潜力的发生机制,并以居民的感性认知、理性认知、经济认知与家庭特征为重要支撑,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研究表明,居民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品尝体验效果、马铃薯馕价格支付意愿、家庭收入与消费能力对其市场潜力的形成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居民的马铃薯营养认知、年龄、健康禀赋与马铃薯食用方式也对激发马铃薯主食产品市场潜力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居民相较于农村居民更容易接受马铃薯主食产品,对马铃薯主食产品市场潜力形成的贡献较大。[结论]加强关于马铃薯营养认知的宣传及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多元化研发,以形成居民对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认可度,进而提高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马铃薯生产是整个产业链的中枢环节,产量的波动对马铃薯产业上下游均有直接影响,对我国马铃薯产量时间序列和时空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我国马铃薯产量波动规律和时空主导因素,有利于指导我国马铃薯产业平稳发展。[方法]文章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模型(EMD)对1982—2018年我国马铃薯总产、单产和面积变化以及不同区域马铃薯产量变化进行分解,对不同时序数据分解后长短周期分量进行波动一致性分析,确定我国马铃薯产量长短周期变化时空主导因子。[结果](1) 1982年以来,我国马铃薯总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长短波动周期约分别为7年和4年,我国马铃薯生产按时间序列可分为低位缓增期、快速突破期、阶段顶部期、平稳上升期和高位稳定期5个阶段。(2)在时间尺度上,我国马铃薯单产是总产量短周期波动的主控因子,单产和面积分别是1982—2003年和2004—2018年马铃薯产量长周期波动的主控因子。(3)空间尺度而言,北方一作区是我国马铃薯长短周期波动的共同主控区域,西南混作区和中原二作区分别是我国马铃薯长、短周期波动的主控区域。(4)根据我国马铃薯产量分解后分量图形可以预测,在短周期下我国马铃薯产量即将进入下降通道,应该提前做好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下降的战略准备工作,并且通过对短周期波动主控区合理引导种植,避免我国马铃薯总产量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结论]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主要存在长短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单产和面积对总产量长短周期波动的主导作用不同,北方一作区对总产量长短周期波动均具有主导作用,西南混作区在2008年以前对总产量长周期波动的主导作用明显,而中原二作区是总产量短周期波动的主控区域。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长期以来受制于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技术落后、优良品种缺乏和种薯质量较差,马铃薯种业发展缓慢。金黎平,一个从小生活在江南的柔弱女子,自大学毕业后结缘马铃薯,埋头一干就是35年,通过种质资源收集、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和协调全国马铃薯研究,深耕种业一线,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也引领了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进行马铃薯种植中,提高马铃薯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一直是马铃薯种植行业发展的重点。本文将对马铃薯种植中脱毒技术的使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佳 《农业经济》2004,(5):58-5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0%以上,占亚洲种植面积的60%左右。但我国每年尚需花费1亿美元从国外进口马铃薯和马铃薯制品。究其原因很多,但种薯质量问题始终是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把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努力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全市春秋两季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65万亩,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物产区。该市的马铃薯不仅种植面积大,而且产量高。春马铃薯平均亩产2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半山土豆载希望,小洋芋承载脱贫大梦想。"285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52.7万吨鲜薯年产量、44亿元农业产值,这是2017年云南昭通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绩单;在昭通,种植马铃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9.2万户64万人,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69.3%,马铃薯种植收入约占其家庭收入的32%,这是马铃薯产业支撑脱贫攻坚的有力说明。近日,以"马铃薯与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云南昭通召开,更多的社会目光因为马铃薯产业向昭通聚焦。昭通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重点区域,除水富县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农业部近期提出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是促进马铃薯产业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居民膳食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就是要以营养为指导,重点研发出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主食化;通过马铃薯主食产品营养、消费、加工、生产一体化,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跨越发展。马铃薯主食产业化需要开展适宜品种与专用品种的选育、主食产品及其加工技术装备研发、产品营养功能评价与消费引导、综合生产技术应用、区域推进与示范推广等,利用市场推动与政策扶持,挖掘面积和单产潜力,形成不同区域发展模式。推进马铃薯主食产业化,要以"马铃薯主粮化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为牵引,加强组织协调、加强财税与金融支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示范推广与消费引导等,促进马铃薯主食产业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农产品营销工作多年,近两年主要从事马铃薯的营销工作,对广西发展冬种免耕马铃薯总结了以下经验:一、广西适宜大力发展冬种免耕马铃薯。一是世界马铃薯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马铃薯因其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等重要工业领域,使世界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是地膜覆盖与拱棚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主要解决北方地区早春马铃薯冻害,促使马铃薯早播种、早上市,增加农民收入。马铃薯双膜栽培一般比地膜马铃薯提早30天上市.亩产量可达2500公斤,亩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