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继民 《发展》2003,(10):54-55
“十五”期间,要保持甘肃国民经济快速、均衡、健康发展,关键一点就是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甘肃将计划重点建设100个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而小城镇建设的巨额投入对甘肃十分紧张的财务将形成巨大压力,如何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扩大小城镇建设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吸引和聚集国内外各类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建立一条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新机制,是新时期甘肃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甘肃小城镇建设投融资现状当前甘肃大多数小城镇在投融资方面依然存在很严峻的问题和劣势。一是投资主体单一,…  相似文献   

2.
2 1世纪甘肃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任务是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 ,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以农村城镇化为核心和重点。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面向 2 1世纪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思路 ,最后分析了甘肃省四大地理区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十种小城镇发展类型 ,并探讨了 2 1世纪甘肃小城镇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闫衍 《开发研究》1994,(4):57-58
不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甘肃小城镇发展为例闫衍一、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类型和特征1.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类型不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总体上可归结为如下几类:(1)农贸市场型。主要是以农副土特产品的市场交换为契机而逐步形成比较大的集镇,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  相似文献   

4.
发展小城镇必须创新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先强 《乡镇经济》2000,(3):29-29,31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缺乏规划和体制不顺是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规划使小城镇的发展出现无序、盲目发展的倾向,体制不顺则限制了小城镇应有的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阻碍了小城镇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体制改革滞后制约小城镇的发展 1、户籍制度滞后限制农村人口合理流动。传统的户籍制度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1997年公安部出台了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决策,但只限于少数试点城镇。同时.在城镇落户的指标不是根据实际申请人数确定,不能适应…  相似文献   

5.
李育红 《发展》2000,(11):37-38
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民的不断分化,使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这就提出了乡村社会如何实现城市化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甘肃民族地区的实际,我们认为现有的大城市由于受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机会有限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容纳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这就使小城镇的发展成为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城镇化的首选目标。   一、发展小城镇的客观必然性   1.甘肃民族地区发展小城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产权主体和交易主体的各种交易活动都是在市场中进行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越高,交易活动的范围就越…  相似文献   

6.
刘本本 《发展》2001,(1):43-43
实现小城镇建设的体制创新,确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能满足小城镇快速发展的新体制。新体制涉及方方面面,最主要的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甘肃发展小城镇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司俊 《开发研究》2001,(3):44-46
本文提出了面向 2 1世纪甘肃发展小城镇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建设是推进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基础,是坚持科学的发展现,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文章围绕湖南省小城镇建设中的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体缺位体制缺损、渠道单一来源不稳、意识不强观念滞后,提出通过改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营造有利于小城镇建设的人文社会环境,以促进湖南小城镇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牺牲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代价,服务于工业化发展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我国小城镇的处于不断萎缩阶段,不论是小城镇数量,还是小城镇非农人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产水平提高对生活环境改善的巨大需求,小城镇得到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行政管理改革的滞后,特别是传统的行政等级化的城镇管理制度,制约小城镇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全面推进小城镇体制改革,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形成小城镇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石兴中 《开发研究》2007,(5):147-149
小城镇建设浪费了稀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小区域生态环境的失衡,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削弱。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原则出发,分析了欠发达区域小城镇建设进程中(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策略与政策体系,并提出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从1995年开始起步,至今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小城镇的发展,不是通过几个环节的变化或改革可以解决的,几十年形成的体制制约,必须通过综合配套的改革来打破,因此小城镇的改革和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和渐进过程。同时随着综合改革的渐次  相似文献   

12.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目前,小城镇发展水平低已成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抓住机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3.
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从整体上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政策,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改革创新,消除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体制障碍;多方融资,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江苏经济探讨》2009,(3):67-71
苏州小城镇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城乡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将成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重要节点;苏州小城镇建设目前普遍遇到土地和资金两大瓶颈制约,化解这两大制约的出路在于“提升软环境,化解硬约束”;应把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资源配置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并给予及时地引导和必要地扶持。  相似文献   

15.
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从整体上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政策,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改革创新,消除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体制障碍;多方融资,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造成了大中城市的资源集聚效应越来越强,小城镇的发展严重受阻。从英国、美国及日本大学落户小城镇的经验来看,小城镇在大学的带动下不仅可以推动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城乡协调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进步,使得城乡和大学的发展相得益彰。本文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大学在小城镇发展的优势,对以后大学落户小城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福生 《发展》2006,(11):31-32
经过二十八年的改革开放,甘肃正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无论是发展还是改革,都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十一五”时期,需要以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明确“十一五”时期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思路和新重点,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事关全局的重要改革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全面、高质量实现甘肃“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农村的现代化。从实践表明看,小城镇发展的真正内涵并不在于数量的增加,而在于规模成长和质量提高。小城镇建设必须注重规模效益、走集约化增长之路。 一、以人为本,确定小城镇建设适度的人口规模 人口要素的聚集是确定小城镇发展规模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只有6000多人,非农业人口3000多人。确定适度的人口规模,通过体制的改革和合理的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小城镇建设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泽林 《发展》2011,(12):6-7
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农业省份。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甘肃的农业已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效益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甘肃的农业既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技术条件、体制保障和政策环境,同时也充满着许许多多的矛盾与困难。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是城乡结合部的综合体,是镇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我国的小城镇介于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是我国的中间发展带,其接触面最大,易引进大中城市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另外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相对较小,易于改革创新。同时,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增长极,小城镇是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小城镇具有自身的特点、性质及规模、制约因素及发展条件,对小城镇的研究有利小城镇的迅速崛起,加强城镇化进程,实现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