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日益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模式.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北京作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城市,在低碳产业体系构建中应该充分利用优势,打造环渤海地区低碳产业功能区,建设低碳经济总部基地.  相似文献   

2.
李平 《特区经济》2012,(10):185-188
低碳产业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产业;产业集群是围绕某一产业由众多相关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特定区域内集聚发展,并形成整体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低碳产业集群是低碳经济时代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也是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对产业集群的概念、理论进行了梳理,对低碳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作用进行了总结,对低碳产业集群的推进路径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本文认为低碳产业集群的培育需要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洗礼,持续创新能力的磨砺,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客户需求、集群网络的不断完善、开放创新文化的支撑和低碳竞争优势的挖掘以及低碳产业集群的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3.
熊航 《魅力中国》2012,(29):53-54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共识。本文将讨论如何才能做好环鄱阳湖经济圈低碳产业发展规划,为江西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周各地     
《中国经济快讯》2010,(31):23-23
13省市 成首批低碳试点地区 国家发改委目前下发通知。陕西、广东、辽宁以及深圳、厦门、南昌等13省市,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要求,试点地区要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集体经济》2010,(3):27-28
对于企业来说,低碳时代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应该看到在低碳经济的过程当中,实际上蕴藏着无数商机。因为低碳经济里面有很多的问题,环保产业将来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一周各地     
《中国经济周刊》2010,(31):23-23
13省市 成首批低碳试点地区 国家发改委目前下发通知。陕西、广东、辽宁以及深圳、厦门、南昌等13省市,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要求,试点地区要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经开)一直致力于绿色、环保、生态高端产业园区的创新性开发与运营。2009年12月25日,由北京经开主办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高端园区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标志着中国首家低碳高端产业园的正式启动。同时,北京经开与北京大学联合宣布成立“北京低碳高端园区发展研究中心”,将共同致力于我国低碳高端产业园区在开发、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武汉市能否更好地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的创新。本文在分析低碳经济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武汉市低碳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促进武汉市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谋求经济新的增长点,必须摈弃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模式,低碳产业应运而生。未来社会经济的竞争将是低碳产业之间的竞争。运用新钻石模型,基于低碳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特殊影响,构建涵盖了生态效益影响的多属性低碳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以及33个量化指标,并运用模糊熵-熵权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武汉市能否更好地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但目前武汉市低碳技术创新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分析低碳经济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上,对武汉市低碳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促进武汉市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冯洁 《浙江经济》2014,(9):33-34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低碳发展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征途上,绿色低碳是唯一出路,没有人能够置身之外,一场全民参与的低碳发展革命正在上演。在浙江,以生态促转型、以低碳转方式的集结号正在奏响。如何集聚多方合力、加速推进低碳发展?4月11目,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低碳中国·院士专家行”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紧接着,一场名为“问诊低碳发展,问计低碳中国”的高峰对话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举行。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苏伟司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杜祥琬院士、浙江省发改委周华富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何建坤院长、中国科学院袁道先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林而达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综合管理部蒲宇飞主任、杭州市政府李强煜副秘书长、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张贵书副主席、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吉京杭馆长、盾安集团吴子富总裁以及浙江网新创建科技张旭光总裁应邀出席并参加高端对话,针对浙江低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发展低碳产业则是践行低碳经济,实现碳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各发达国家纷纷将其作为催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低碳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简要地分析介绍,同时提出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覃卫国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23-125,132
低碳经济是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性强、低耗能、低污染等特点,与低碳经济具有高度契合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推动产业向低碳化转型,促进低碳经济的纵深发展。文章认为,在低碳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应该更加强化低碳发展理念,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低碳制度建设和加强技术创新等途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产业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浪潮,并成为产业研究的前沿话题.我国发展低碳产业有一定基础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需要强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低碳型及社会综合型的低碳产业技术开发,建立多层次循环经济体系、低碳建筑及交通、生态环境治理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应用模式,完善由基础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和配套制度所构成的制度载体,推动我国低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程明雄 《特区经济》2011,(12):287-289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产业"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海南低碳产业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低碳产业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海南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并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海南低碳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和保障措施,从而为海南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     
《中国集体经济》2009,(7):37-37
2009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宣布,我国将出台环保、清洁生产和振兴农业的低碳经济等行业振兴规划,此前国家能源局亦称已完成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低碳经济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将推行低碳经济作为缓解气候交暖、打破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新疆是煤炭大省,本文通过对新疆煤炭产业生产单一、科技含量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亟待通过产业转型提高经济效益,发展以洁净消耗为主,防治污染的能源消耗模式,实现煤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国内率先成立了碳排放交易所,发展低碳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低碳经济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滨海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提出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展低碳产业经济,应以建设生态、低碳城市为标志,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环境友好型城市.因此,应当积极寻求适合本地特色的途径和措施来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首个低碳节能工业园区——湖北襄樊节能产业园(中国节能谷)10月28日奠基,“园区从建设到生产的全过程都将遵循低碳的特色,以期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形成节能产业集群。为节能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大规模产业化提供优势平台。”襄樊节能产业园董事长王少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新能源、清洁能源、清洁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和竞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