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王飞 《中国经贸》2009,(14):187-18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失地农民没有可持续的,有力度的养老保险。失地农民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又没有稳定的就业岗位,老后生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指出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紧迫性,其次重点介绍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安排,最后指出制度建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制度建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宣昱婷 《乡镇经济》2009,25(11):119-122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从该制度发展的现状来看,各地在探索中形成了几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模式,但也存在制度供给不足、资金来源匮乏、参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文章从路径选择、资金筹集、参保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论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用土地不断被征用,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失地农民的特点以及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情况,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即采取多样化的保障方式、改革相关的配套措施和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等。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我国失地农民数量庞大且增长速度快。失地农民由于家庭养老模式弱化、再就业困难、征地补偿款水平低、合法权益受损害等原因而面临养老风险。目前我国存在多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分析失地农民养老风险和养老保险模式的基础上,为完善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介绍了甘肃省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了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甘肃省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发现失地农民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养老保险制度推行难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董冠华 《特区经济》2009,(2):203-204
本文在简述西安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条件进行分析,并据此计算出西安市两种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具体年限。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衔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磊  吴雪 《乡镇经济》2009,25(3):47-50
文章分析了重庆市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衔接模式,我们认为失地农民应以城镇居民身份对待,平等地纳入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同时探索解决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的基金运营模式,以征地补偿金和基金收益代替征地前的土地保障作用,明确缴费责任,顺利完成向城市人的过度。  相似文献   

8.
上海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均衡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泓  李正龙 《乡镇经济》2006,(11):41-43
本文依据现行上海小城镇社会保险关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构建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模型、养老保险的领取模型以及养老保险均衡模型。在对养老保险均衡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需要社会统筹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的总额模型。  相似文献   

9.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芳 《科技和产业》2009,9(4):78-79,8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用土地不断被征用,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议及资金筹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对广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广东省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从如何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改善山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间实现资源共享等六个方面归纳了浙江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我国面临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及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产生了一批数额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对于这些失去土地保障的失地农民而言,为其建立一套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至关重要。文章简要介绍几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着重分析了"政府主导+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2.
张会丽 《特区经济》2010,(7):174-175
如何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是我国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时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考虑的问题。而搞好整体模式设计是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任务,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必须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在贫困型农村建立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保险模式,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在富裕型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本文最后又分析了进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太仓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从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先后制订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广泛开展了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活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主要以农村居民为参保对象和保障受益对象建立的制度。农村居民,包括农民工、失地农民、一般普通农民、农村困难户、贫困户和五保户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贫困农民的低保、一般农民的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救助系统等。  相似文献   

15.
惠晓峰  马伸义 《特区经济》2007,225(10):210-211
失地农民能否妥善合理安置,直接关系到农民失地以后的经济利益和生活保障问题。故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合理确定货币补偿标准,给予失地农民应得的经济补偿;增加预留三产用地比例,使三产用地在规避失地农民各种生活风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就业培训,开辟就业渠道,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治本之策;尽快为失地农民设计出台以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16.
李碧华 《中国经贸》2014,(14):152-15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三十余年来,经历多次改革,逐步成熟和完善,已初步建立起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现实原因及历史遗留因素,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着漏洞与问题,本文对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及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在完善保险制度体系,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几年,也逐步显现出因制度设计带来的一些问题,制度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在分析天津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基础上.结合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提出改革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穆超  陶琳 《乡镇经济》2008,24(1):120-122
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关系到占全国总人口约70%的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鉴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急需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监督,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从实际出发,得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说明在建设新农村时,应该大力发展和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从而提出了解决农村养老保险所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来考察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问题,提出制度建立的总体构想,进行了制度的具体设计并做出可行性实证分析,证实了发达地区可以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发展,要建立可持续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缓和现在激烈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前实现了建立全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其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本文通过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