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杨佳蕾 《魅力中国》2013,(29):98-98
舞蹈美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家主观的审美感情与被表现形象的客观本质在舞蹈形象中的契合。如舞蹈《千手观音》中运动了美轮美奂,变幻莫测的舞蹈形态演绎了以善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让人们不但获得了观赏上的愉悦,还得到了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本文试论舞蹈《千手观音》运用了丰富的舞蹈手段体现了真、善、美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表示创作者的审美感情和创作目的与欣赏者的审美要求可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桑田 《新西部(上)》2009,(5):143-143,140
本文通过对舞蹈综合元素的分析,认为舞蹈创作的正确途径是:首先选择正确的题材,积累专业素材,提高专业修养;其次,发挥编导的想象空间,舞蹈与音乐内涵一致;最终通过实践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3.
舞蹈的交流     
陈晶 《魅力中国》2013,(31):113-113
一个舞蹈作品创作出来,只有和观众进行交流,舞蹈创作才算最后完成。因为作品必须要被观众所接受,才能实现它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进行舞蹈交流,审美主体(观众)和审美客体(作品)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秦翠 《魅力中国》2013,(28):104-104
舞蹈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地使人身体越来越健康.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氛围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本文从当前舞蹈创作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出发,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对舞蹈创作提出建议。具体从舞蹈作品的取材,舞蹈作品的内容、构思以厦动作的编排和作品的形式多样性、欣赏性、普及性这几个各方面来阐述舞蹈创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精彩独特的构思,完美严谨的结构是优秀舞蹈的两大基点。本文阐述了构思与结构在舞蹈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目前舞蹈创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爱胜 《魅力中国》2013,(19):134-134
我国舞蹈事业近些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各大舞蹈赛事不断涌出。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舞蹈赛事以及这些赛事的意义、赛制等。这些赛事为我国舞蹈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但也反应出我国舞蹈创作中存在的过于注重技巧、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我国舞蹈创作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余洁芬 《发展》2011,(10):137-138
舞蹈作品主题掌握着舞蹈作品创作的关键,并影响和指导舞蹈作品创作的过程。舞蹈作品的主题反映着文化,而舞蹈创作者在文化的影响下也决定着舞蹈作品主题的选择。本文通过分析二者的关联,探析文化在舞蹈作品主题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一种高雅的表演艺术,以身体为主要的表演形式,一般情况下借助音乐或者是其它道具进行表演。其本身具有多元化的社会意义,我国舞蹈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舞蹈的种类也很多。近年来,随着人们娱乐生活的发展,群众舞蹈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本文通过对群众舞蹈的发展状态、舞蹈特点等方面的分析,详细阐述群众舞蹈本质特性指导下舞蹈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智慧 《魅力中国》2014,(19):153-153
一直以来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大多是在既定的逻辑思维框架下进行理性推到和编排产生的,很少掺杂过多的感性思维.但舞蹈作品创作作为一门艺术又无法忽视感性的分成。需要创作目的、创作原则以及创作方法共同参与,这就涉及对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二者关系问题的探讨。尤其是创作者在“感性与理性”思维观念上的把握,是协调舞蹈中理性与感性元素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0.
舞蹈动作是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表白。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舞蹈动作是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表白.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高林 《魅力中国》2013,(16):125-125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给予人们视觉盛宴,以及心灵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安慰。它展现了舞者内心深处的世界。“情动于衷”,就是舞蹈的源泉,只有以“情”作为出发点。通过肢体语言.再加上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技巧,才能够表迭出舞蹈作品的内涵,才能够构成舞蹈艺术的核心,才能够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然而,现如令的许多舞蹈都不能称之为“舞蹈”了,因为这些舞蹈中没有投入舞蹈者的感情,只是机械的肢体动作表演。本文章将通过讲述情感与舞蹈之间的关系来证明情感在舞蹈表演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再论述情感在舞蹈表演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民族文化中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的结合产物。作为一种生活、生存命运的体验方式,原生态舞蹈创作与反映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通过原生态创作,将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艺术真实的加工处理,为我们展现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对黑龙江中俄同源民族舞蹈的异化进行论述,希望在舞蹈教学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魏丽华 《理论观察》2007,(3):176-177
社会舞蹈产生的社会基础,与专业舞蹈的区别及特点。社会舞蹈的地位及存在空间。社会舞蹈创作的个性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服装是提高舞蹈作品整体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表现作品风格及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舞蹈是现性艺术,有着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对演员进行服装美感意识培养,使演员受到美的熏陶,在舞蹈表演中达到动作美与衣饰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张萌萌 《魅力中国》2013,(16):121-121
舞蹈之所以很美。就是因为舞蹈包含了人类的情感,它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只有在每一个动作中都融入卣己真实的感情,那么,这样的舞蹈才会真的充满活力。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这是一种利用人体动作的舞动来做到传情迭意的。那么这个“情”就是舞蹈的灵魂,它可以赋予舞蹈勃勃的生机,让观者一见便触目沉醉。作为一个舞蹈演员。只有将每一个动作中都融入自己真挚的感情,用自己的真心去跳,用自己跳出来的舞蹈去传递感情,才能创造一个情感的世界,才能造就出一种舞蹈的艺术。所以。笔者在此将简单的谈一谈舞蹈表演应当怎样做到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17.
孙莹 《魅力中国》2014,(25):110-110
舞蹈的良好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舞蹈编导,舞蹈编导在舞蹈的创作和改革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他们通过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将特殊的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高尚的品质通过优美的舞姿来展现,两者的结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对于舞蹈中的文学表现手法,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挖掘其价值魅力,推动舞蹈的进步,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潇潇 《魅力中国》2010,(24):30-30
长期以来,中学生的舞蹈完全以模仿为主,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模仿,因此,舞蹈受到许多限制,没有创新,没有质感,一个舞蹈作品被好几批学生运用,中学舞蹈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甚至每况愈下!其实,学生在探索创作工程中的东西往往会给人感觉稚嫩,带有学生气息,但那才是属于学生们有自己特色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让舞蹈真正成为学生们自己表达情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严民 《走向世界》2015,(17):112
或许有些人对祁本隆与孙丽的名字并不熟悉,但是他们整理创作的鼓子秧歌、胶东大秧歌等舞蹈艺术作品,在山东却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20.
李磊 《魅力中国》2013,(13):97-97
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表演艺术。这里的“舞”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舞蹈,而是包括“手眼身法步”在内的整个表演。戏曲中的手舞足蹈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在一定空间里进行的表演。台上有剧情需要的布景道具,还有同台表演的对手,面前还有观众,这些周围的环境和台下的观众不能不制约我们的舞蹈。况且舞蹈千变万化,忽聚忽散,如果没有准确的距离就会节外生枝,破坏整个舞蹈画面的美观、整洁、丰满的统一。由于剧情的需要,有时是一个人在空空的舞台上进行舞蹈,如传统戏《夜奔》、《盗马》等,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中第五场杨子荣骑马的舞蹈等。凡一个人舞蹈时,一定注意要把舞台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把动作的位置做到家,给观众造成纵横驰骋、挥洒自如、舞台丰满的感觉,不要偏台、空台或者在一定地方“兜圈子”、“打转转”。正如一幅画一样,填得很满是不行的,总得留出边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