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泸县1988年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有新的起步。据1990年底统计,村社集体收入已达1134万元(平均1111元),比建立双层经营体制前收入增加81.73%,有收入村、社合作经济组织增加36.26%,有收入的村为710个,占总村数87.88%,有收入的农业社为8503个,占总社数90.5%。集体用于农业开支780万元,占收入的68.78%;现有集体积累272万元。但全县集体经济仍然脆弱,且发展不平衡,不能更好发挥村社应有的职能作用。1990年底统计,集体无收入的村98个,占总村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四川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工作中,不少地方都针对农村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开始注意了抓好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作为基础的村一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截至1989年底统计,全省村、社集体经济办的企业已有10万多个,从业人员107.36万人,创造产值62.38亿元,实现利润2.47亿元。一些抓得较快较好的地方,村社集体经济已初具规模并具有一定实力。如巴中、洪雅、蒲江、新津、彭山、苍溪、巴县等县,把开发农业的重点放在集体开发的项目上,运用集体力量,组织农民群众,通过劳动积累,开发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在“种、养、加、农、牧、工”上做文章,办好“绿色工厂”,发展集体企业,都已收到一定成效。如洪雅县85%的村,79.9%的社已有集体经营项目,年收入达到1.1亿元,占到全县农业总收入的70%。蒲江县81.2%的村、社已办有集体项目2080个,去年纯收入达到630万元。更可喜的是,各地在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中,还涌现了一批走在前面的先进典型单位。如宜宾县喜捷乡下食堂村,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  相似文献   

3.
一、村社集体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所谓村、社集体经济,从广义上讲,应包括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承包经营这两个层次的收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村、社集体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从集体统一经营这个层次看,村、社两级集体经济却十分薄弱,发展缓慢,集体可以统一支配的财力和物力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基于此,笔者通过对集体统一经营层次进行研究,探索重庆市村社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壮大以及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些问题,从而寻求解决的办法,推动村、社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无论是集体经济收入所占农村经济收入的比重还是集体积累都是比较低的.据1991年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对岳池县中和镇村社集体经济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重点抽查了3个村,发现当前农村村社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全镇10个村73个社,有集体经济的仅4个村35个社,空壳村社占53%,集体经济收入仅占农村经济收入的0.89%。目前村社集体经济薄弱,空壳村社比重大,其成因复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户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当初,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整体设想,客观上导致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高度集中走向了高度分散,在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都普遍出现了简单化,一风刮。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搞联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以成都市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探讨集体经济中统一经营这一层次的发展壮大问题.村社集体经济的现状据成都市各区(市)县农委和市乡镇企业局统计,1991年全市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8.93亿元,比1990年(下同)增长27.8%.其中村一级增长29.9%,社一级增长11.9%;总净收入2.37亿元,增长21.14%.其中村一级增长27.61%,社一级增长13.7%;从净收入分组情况看:在发展态势上,各组个数逐步向高一层过渡,低收入村社向高档次迈进.高中档组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净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村已达1394个,占总村数的30%,比上年增加一倍左右,净  相似文献   

6.
梧州市效区长洲镇199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4068万元,其中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5309万元,平均每村758万元,社(队)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263万元,平均每个社(队)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50元,其中从集体得到的收入为160元。长洲镇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同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分不开的。现将该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农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般都采取银行直接放款支持和信用社代理农行放款支持。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这两种方法是比较适宜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的直接经营范围受到限制,集体直接经营收入大幅度减少,大部分村社集体收入不抵支出,成为“空壳”村,村社干部误工补贴靠“双提款”解决。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目前这种景况,银行直接或由信用社代理向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投放贷款,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其贷款的安全和效益很难说是可靠的,这就要求我们信贷管理工作者从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出发,去探索信贷支持村社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状况究竟如何?有没有能力来完成和实现增强合作社统一服务功能这一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课题?最近,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对彭县农村合作社集体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农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现状彭县地处成都市远郊,是一个山、丘、坝俱全的农业大县。全县有34个乡镇,4152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72万,其中农业人口62.7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农村逐步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合作社一级集体经济发展却不够理想,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太少。调查统计的基本情况是:  相似文献   

9.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杨徽建大足县是重庆市远郊农业县,3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4450个农业合作社,81万农业人口。1995年,全县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27470万元,比1990年增加23406万元,增长5.76倍,其中村级1689...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对村经济合作社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始于1993年,主要在城郊村、城中村、园中村等集体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展探索,2014年全面推开,到2015年底总体完成。目前,全省29489个村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占总村社的99.39%,开展量化经营性资产1151亿元,界定社员股东3527万人,基本建立起"确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省安丘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总结了八种增收途径,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到2017年底,该市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消除,建立稳定收入来源的村达到1179个,占总村数的95.6%,村级集体收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该市村级集体经营总收入达到32901.6万元,同比增长4.7%。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增收。通过村集体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将村集体土地、资金、资产以融资、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淮安市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市"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富民壮村强乡镇战略,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现状收入总量不断提升。2019年度村级集体收入台账显示,全市1529个村(居)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57亿元,其中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5.23亿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都县在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村、社集体经济,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坚持把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村、社集体经济的实力,而且为提前建成小康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2年,全县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0.6亿元,比1991年增长78.95%;其中村级总收入9.29亿元,增长80.52%;社级总收入1.37亿元,增长58.12%。村、社集体企业达到1285个,拥有固定资产871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3亿元,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规划的逐步落实,安亭镇已成为一片经济发展的“热土”。2005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200.2亿元,工业利润15.2亿元,财政总收入15.1亿元。全镇29个行政村,有镇、村农村集体企业104家,其中镇办企业46家,村办企业58家;镇、村集体企业总资产99。6亿元,净资产46.7亿元。镇、村农村集体企业仍然是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如何管好集体资产和财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我们农经部门的中心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村经济》2007,(2):67-69
随着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规划的逐步落实,安亭镇已成为一片经济发展的“热土”。2005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200.2亿元,工业利润15.2亿元,财政总收入15.1亿元。全镇29个行政村,有镇、村农村集体企业104家,其中镇办企业46家,村办企业58家;镇、村集体企业总资产99.6亿元,净资产46.7亿元。镇、村农村集体企业仍然是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如何管好集体资产和财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我们农经部门的中心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北流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这年来 ,北流市坚持“稳定农业 ,巩固乡镇企业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 ,彻底改变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面貌。据1999年统计 ,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7868万元 ,村集体资产总值为117502 8万元 ,比1998年增长17 5% ,其中村集体生产性固定资产达30313 7万元 ;全市有经营收益的村241个 ,占86 1 % ,比1998年增加了6个 ,其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居多 ,共142个 ,占有收入的村58 9 % ,而最高的村达到1 13亿元 ,大部分镇消灭了“空壳村”。二、…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东莞市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重塑集体经济主体,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90年代初期,建立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在原农村管理区(现村委会)一级设立经济联合社,村(现村民小组)一级设立经济合作社,并以经联社和经济社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到2002年底,全市经联社、经济社两级集体总资产达623.4亿元,总负债1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4.4%;经营纯收入总额56.6亿元,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村16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7907元,其中,人均集体经济分配188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9%.为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我市于1998年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2001年升格为副处级单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营管理》2003,(7):36-37
广东省东莞市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重塑集体经济主体,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90年代初期,建立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在原农村管理区(现村委会)一级设立经济联合社,村(现村民小组)一级设立经济合作社,并以经联社和经济社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到2002年底,全市经联社、经济社两级集体总资产达623.4亿元,总负债1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4.4%;经营纯收入总额56.6亿元,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村16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7907元,其中,人均集体经济分配188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9%.为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我市于1998年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2001年升格为副处级单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东莞,广东"四小虎"之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由一个往日靠天吃饭的农业县变成一个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的新兴工业城市。如今,东莞的经济增长在全省乃至全国居领先地位。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东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9年,镇、村、组集体总资产达817.5亿元,其中村组集体总资产达453.3亿元,平均每个村拥有资产8168万元;村组两级集体净资产336.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5.8%,净资产超亿元的村有92个,占16.6%;两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额达44.9亿元,平均每个村810万元,纯收入超过千万元的村有126个,占22.7%。1999年与1978年相比,村组集体总资产增长了183倍。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东莞市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重塑集体经济主体,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90年代初期,建立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在原农村管理区(现村委会)一级设立经济联合社,村(现村民小组)一级设立经济合作社,并以经联社和经济社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到2002年底,全市经联社、经济社两级集体总资产达623.4亿元,总负债1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4.4%;经营纯收入总额56.6亿元,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村16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7907元,其中,人均集体经济分配188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9%。为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我市于1998年成立了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