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特尔历来不缺乏帮手,它更缺乏的是对手。现在,一场类似“军备竞赛”一样的IT与通讯阵营的对决即将展开。在过去数年内,英特尔的影响力已经遍及整个行业,现在,它希望再次向世界证明自己无可争辩的领袖地位。 相似文献
2.
贵刊9月5日一期发表的《“工”破沃尔玛》一文中,沃尔玛分店工会的组建细节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幼年时在电影和小说里看到的地下工作者。深夜、国际歌、群众运动……当这些已经被我们淡忘的象征性词汇重新出现在一本严肃的商业杂志里,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曾经以为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劳资斗争,早已在多年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成功簿上改头换面,死灰复燃。富士康以3000万标的诉讼所引起的和沃尔玛以10年的强硬意志带给读者的,是关于新长征时期劳资关系的严肃思考。因为新的劳资秩序可能意味着新的社会秩序,而新的社会秩序,正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所必须解决 相似文献
3.
看到这篇报告,一方面为中国旅游业的非凡前景所鼓舞,就像文章中所预言的,旅游业的增加对就业和国民经济会带来巨大的贡献。尤其国家和各级政府都认识到旅游的巨大推动力,学会利用自己的历史和自然资源吸引资本和消费,很多地方都把旅游当作自己的支柱产业,这与前些年数典忘祖地破坏历史文化名城,或以发展经济为名肆意开办工厂破坏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尽管在每个城市的开发区中,各种跨国公司的LOGO都随处可见,可是,读了贵刊《给英特尔一个支点》一文,才发觉我们对于自家门口的跨国公司还是疏于了解。中国机会早巳在全球成为共识,但是并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够成为这个市场的受益者。中国市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跨国公司、本土企业、合资公司,以及地方、中央政府,各方利益纠结共生。在中国的22年中,英特尔将自己的企业战略与国内产业、甚至整个中 相似文献
5.
《鹿_死谁手》2008年10月5日第19期过去这一个月,中国乳业所揭发出来的是业内人都知道而没有公开的秘密,三鹿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不是出现了有力的揭发者,遇到了灌三聚氰胺漏斗漏了这类笑话掩盖不了的灾难性后果,这类事件的解决方式依旧会陈陈相因。 相似文献
6.
现在中国的富豪们,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他们可以在传言和访问中依靠无数的传奇供人瞻仰。我们与他们的距离,和传奇的神秘程度永远成正比,比如徐明。他们是勇为先驱的企业家,是某个时代所有成功者的缩影。他们隐瞒第一桶金的来源,他们游走于所有体制的边缘,他们相信,胆量与冒险是事业成功的必备要素。但在赢利与获取越来越规范化的中国,在好孩子终于也能成功的中国,他们的故事披有心人寻 相似文献
7.
《资源整合的“四聚”法则》2006年8月20日第16期当下中国有着多如牛毛的科技园区,为吸引众多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入驻而煞费苦心。然而,与孵化出具有真正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的雄心相比,现实总是让人难以满意,不仅许多园区企业迟迟无法成长起来,科技园也容易沦为土地和房屋提供商。 相似文献
8.
提倡“不可行性研究” 针对当前部分行业和地方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一些专家提出,在重大决策实施前,应该同时组织两个研究方案:一个是“可行性方案”,一个是“不可行性方案”。 “可行性”和“不可行性”原本是矛盾统一体。目前可行性研究的症结在于:片面注重收集、罗列有利于决策实施的主客观因素,而有意无意回避了影响决策实施的不利因素;片 相似文献
9.
印度最怕中国的制造业吗? 一份最新的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和印度为成为全球最佳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正在展开激烈的竞争。印度工商联合会主席穆里先生在央视做嘉宾时,《对话》的主持人问,印度在未来的中印竞争中最怕中国什么?穆里先生思索了一下,说:"是制造业。" 现在印度提出的21世纪发展口号是:"21世纪,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工厂,印度要做亚洲最大的办公室。"如果真像穆里先生所说,制造业是中国在中印竞争中的制胜法宝,那么中国其实对印度成为"亚洲最大办公室"构不成真正威胁。 相似文献
10.
从5月12日到现在,地震发生已满一月。明知道死亡和余震的阴影尚未散去,惊恐的心灵尚未得到修复,但海量汹涌的新闻和各式公开及私人渠道的评论汇集,时常让我觉得地震已经远去。这或许是注意力已经失效的必然反应,但也提醒我们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震区得到的关注和支持的力度,现在正在逐渐减弱。而一旦公共监督的威力消失,许多老问题便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1.
李东生的舍与得背后,隐含着一个相当矛盾的命题——他到底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还是企业家。企业家这个说法颇为东方。蕴含着一个企业的开创者、掌舵人、主心骨甚至是精神领袖的涵义。当一个人对自身的定位更接近企业家时,他的冒险欲望会增加,他也会以为自己具有更高的承受风险的能力——当然,只有当一切已成定局,他才会反思当年的行为,反思是否定位有所偏颇。而一个职业经理人,最大的精力则专注于满足股东对于资产增值的不懈追求,每一个决定都必须以收益衡量,每一次冒险都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通常把60岁称为花甲之年。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60年才算刚刚度过青春期。我们可以把这看作一个新商业文明的史前时期。期间,有惘然、躁动和迷失,也有勇气、决心和魄力。 相似文献
13.
《高速列车再步“失败模式”后尘?》 2006年3月5日第5期我曾经有幸乘坐过“中华之星”,印象深刻。在享受舒适的同时,很高兴中国有能力开发出自己的高速列车。但那时我还不知道“中华之星”所承载的希望和后来的命运多舛。对于类似高速铁路这样的重大项目,普通公众很难得知政府决策的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国来说,目的肯定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需求问题。“中华之星”也不仅仅代表着一辆样车这么简单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政府也应增强“成本核算意识” 多年来,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开展工作往往是不计运行成本的,故而行政经费开支也往往采取“实报实销”的”报账制“,既不搞“成本核算”,更无人考量其“产出效率”。 其实,政府及其行政机关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行政成本,既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有形成本”,更包括信誉层面的“无形成本”,即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决策或日常行为不当而发生的信誉资源流失。这两项成本之和,就应该是政府产出公共产品的总成本或总支出。但是,在没有成本核算机制约束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出现经费失控,胡支乱花,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发展太快,有太多机会,也有太多的变化和不可知。这是阿里巴巴和SOHO中国这样的公司面临着的幸福,我们从未料想到过的故事,现在终于成功,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光明未来,现在摆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6.
从“民生”到“民权” 以中共十六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果说,此前的改革主要是基于生产力低下的现实,着眼于解决老百姓“民生”问题的话,那么,此后的一个时期,也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里,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是老百姓的“民权”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能改变企业命运的产品?是那种看起来不需要宣传和广告(事实上它在不断对用户群体灌输理念),依靠粉丝的口耳相传(事实上产品定位与粉丝无关)和全部五星级的好评带来持续不断的销量,让这个产品超越了阶层和用户群,超越了国界和肤色,超越了年龄和偏见。对,很明显,我是在说iPod,还有iPhone—这种典型的大众化的小众产品,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拥有的产品独一无二,而事实上,用户所拥有的不过是工业化大生产流程里的千万产品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我们曾经看到的国企不外如此:相互推诿责任,大锅饭始终无法消灭,高管官僚化,以及错综复杂的派系斗争。从旧国企到新国企,任何一次变革都需要自上而下,领导人的作风决定公司文化。在我看来,长虹也还未能完全脱离老国企的窠臼。不管是倪润峰还是赵勇,他们只能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实现自已的理想,除了小心做事,他们还需要小心做人。然而就在这样戴着镣铐跳舞的环境里,一个有理想的领导者也需要不断努力引入较为先进规范的管理方式和公司经营模式,并以自 相似文献
19.
我看到了一个孤独的敲门者。但是,著名如茅老师、盛洪、张曙光以及樊刚、林毅夫者,其敲门依旧回声寥寥。 对呐喊者来说,什么最可怕?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说的明白:“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标准的意外休克》让我觉得一个没有自己标准的国家是贫血的国家,而一个有自己标准却非但不珍惜反而扼杀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文章中所提到的行政权力干涉企业的发展,让人扼腕叹息。我也曾试想,如果国标委的下属机构没有代理EPC的话,可能一切都会好。中国搞自己的标准是好事,我看到上海龙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全新码制——龙贝二维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