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100年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熊彼特就曾预言: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必然带来新组织,这些新突破不仅改变公司,也将改变世界。2011年2月2日,报业大亨鲁帕特·默多克执掌的新闻集团,联合眼下最火爆的平板电脑——苹果的iPad,创建了一种用iPad“印”报纸的新形式媒体:((TheDaily》(日报)。  相似文献   

2.
章琦 《环球财经》2013,(9):90-93
同为东方大国。都是渐进式改革,印度的利率自由化进程与后效也许对中国具有镜鉴意义。 “一位世界级经济学家接受了世界上中毒最深的职务”,这是拉格拉迈·拉詹(Raghuram Rajan)接受任命成为印度央行行长时收获的结论。拉詹对次贷危机有很好的考量:他在2005年时就提出创新让金融变得危险,这一观点被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以“稍嫌勒德派”(指厌恶和曹旧技术创新的人)而一笑置之,但随后若干年的历史证明拉詹的判断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观点与声音     
《当代陕西》2011,(12):51-51
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明年换届对中国经济有积极作用。2012年将是全球经济走势阴晴不定、十分微妙的一个年份。与此同时;中国、美国、俄罗斯这些大国都正好进入了政权转换期。  相似文献   

4.
观点     
《沪港经济》2007,(1):8-9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急需解决两个“失衡”;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可维持20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须迈4道坎;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2007年不是中国经济本轮周期终点;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应该严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2011年8月18日,渣打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李箱恩(Lyons)团队提出了“三个超级周期”概念。“超级周期”(Super cycle)并不只是一种风水观念,而是一种经济周期的变化观念。  相似文献   

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NoureddineKrichene27日发表的研究报告称,原油价格续涨,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一般分为两大类:需求拉上(Demand-pull)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COST-PUSH)通货膨胀。到了60年代后期,西方经济学家又提出了核心通货膨胀(Core-inflation),又称为预期(expectation)通货膨胀。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源于不同的起因。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作为一种动态过程,无论引起物价上涨的起因是什么,随后必然是工资与物价互为因果、螺旋上升,所以通货膨胀到底是需求拉上型还是成本推进型是很难划分的。无论通货膨胀的起因是什么,当通货膨胀进入物价与工资相互推进的状态后,…  相似文献   

8.
观点     
《沪港经济》2007,(2):8-8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继续推进改革是应对挑战的根本途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外汇储备增加会挤压贷款;高盛(亚洲)有限公司经济学家梁红认为:2007年中国经济将增长9.8%;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底将达7.45;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教授王小广指出:中国宏观经济存在3大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上海经济》2009,(1):36-37
经济学家 樊纲(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好的经济体之一。 动态地看,由于过去几年中国主动防泡沫,所以现在没有大泡沫。没有大泡沫,后面就不会有大危机,因此不会有更大的波动出现。静态地看,中国经济有全球最好的财政、货币政策和雄厚的外汇储备作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从概率上看,这是一个冷门。2010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Diamond)、戴尔·莫特森(Dale T.Mortensen)和英裔、塞浦路斯籍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Pissarides)三位学者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将一起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11.
《美中经济评论》2004,4(10):F0004-F0004
热烈祝贺美国中国经济评论公司(Http://www.china-reviewong)所属的《中国经济评论》(国际统一刊号ISSN1536-9056,繁体中文版)和《Chinese Business Review》(国际统一刊号ISSN1537-1506,英文版)以及纽约美中经济评论公司(网址:Http://www.usa-revoewong)所属的《美中经济评论》(国际统一刊号ISSN1536-9048,繁体中文版)和《China-USA Business Review》(国际统一刊号ISSN1537-1514,英文版)上市发行四周年及中国经济学家网(http://www.economists.org.cn)和中国管理名家网(http://www.managers.org.cn)两专业网站胜利开通;  相似文献   

12.
《美中经济评论》2004,4(7):F0004-F0004
热烈祝贺美国中国经济评论公司(Http://www.china-reviewong)所属的《中国经济评论》(国际统一刊号ISSN1536-9056,繁体中文版)和《Chinese Business Review》(国际统一刊号ISSN1537-1506,英文版)以及纽约美中经济评论公司(网址:Http://www.usa-revoewong)所属的《美中经济评论》(国际统一刊号ISSN1536-9048,繁体中文版)和《China-USA Business Review》(国际统一刊号ISSN1537-1514,英文版)上市发行四周年及中国经济学家网(http://www.economists.org.cn)和中国管理名家网(http://www.managers.org.cn)两专业网站胜利开通;  相似文献   

13.
刘洋 《环球财经》2013,(9):85-88
蒋奕: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研究领域包括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长期从事项目影响评估研究,发表《影响评估最新进展评述》(亚洲开发银行,2012),《怎样帮助穷人——评介“穷人经济学:关于对抗全球贫困的激进再思考”》(世界经济文汇,2012.5),《影响评估与以证据为基础的预算绩效管理——美国实践的启示与借鉴》(财政研究,2013.4)等文章。  相似文献   

14.
瑞银证券全球新兴市场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表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回暖可以持续,2010年亚洲仍将是全球表现最好的新兴市场。“和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亚洲的增长非常强劲,我们认为这样的势头将持续若干年。”安德森在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9,(32):34-34
国际能源机构(IEA)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近日警告,由于全球大多数油田已过了产油高峰期,加上需求持续增长,供应却呈现收缩,新一轮灾难性“石油危机”很可能在5年内席卷全球。  相似文献   

16.
国际扫描     
《中国经贸》2014,(10):7-10
世行:中国今年或将成全球最大经济体 中国常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处消息,世界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正处于失去全球最大经济体地位的边缘,今年其经济规模很可能落在中国之后。如果真是这样,这一超越则要比人们普遍预期的来得更早。自1872年超越英国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大多数经济学家此前预测,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9年超过美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24%,而美国仅增长了7.6%,所以今年中国经济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7.
世界之最的有:(1)连续3年被誉为世界上经济’最少儿的地区。(2)全球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港口。(3)以数量讲,是全球最大的从手表出口地(4)玩具以总的出口计,位居全球之冠。居世界第2位的有:(1)机场国际货运量高踞全球第二位。(2)服装总出口仅次于内地,全球名列第二。居世界第3位的有:(1)被誉为全球第3位最具竞争力的城市。(2)香港机场客运量占世界第3位。居世界第4位的有:(1)全球第4大外向直接投资来源地。(2)全球第4大黄金买卖市场、(3)全球第4大贵重珠宝出口地。(4)全球第4大印刷中心。居世界第5位的有:(1…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家与企业家联谊的盛会广东省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联谊会,6月9日在广州市金桥大酒店举行第三届第二次会员大会。大会的主要议题是:(1)发放广东省优秀企业家丛书《当代风流》第三卷,发放广东省经济学家企业家联谊会《新会刊》;(2)欢送广东企业家赴欧洲考察第...  相似文献   

19.
江城子 《新财经》2011,(10):20-23
若GDP增长8%,CPI增长4%,十年来震惊全球的“中国速度”是否就此停下加速脚步?此前,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发布报告预计,中国GDP增长放缓至7%的可能性增加到了15%(此前是5%),2011年的GDP增长的基线预测调低为8.9%(此前为9.1%),2012为8.3%(此前为8.6%)。  相似文献   

20.
国际能源机构(IEA)在马德里举行的世界石油大会上发布了一年一度的中期石油市场报告。报告指出,未来5年全球石油供求关系依然紧张,但高油价和经济减速正在拉低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