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绩效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财政支农资金是我国政府在农业领域中的公共支出,也是国家各项农业支持政策得以落实的资金保障。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目前,虽然各级财政部门和支农资金管理部门一直强调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却不尽人意。由于监督不力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损失、浪费甚至被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仍是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监督问题给予了许多关注,但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对监督工…  相似文献   

2.
边晓玲 《山西农经》2023,(24):68-70
在农业经济发展背景下,财政支农的实施力度也在逐年加大。财政支农政策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对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会计监管是财政支农资金使用高效率的重要保障,但就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管现状来看,预算会计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监管部门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控力度。基于此,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环境下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对应的优化策略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管体系,以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八五”时期财政支农资金投向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财政部门在支农意识、资金筹措、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有一个新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农村财政工作要发挥职能作用,研究财政支农政策和形势,调整资金投向和投量,主动支持并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本文拟就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谈几点建议。一、转变财政支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一是要树立战略观念,把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二是要把财政支农与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三是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各级财政部门也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农资金在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欠发达的地区,支农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受体制、监管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支农资金仍存在来源多处、管理多头、使用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因此,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绩效,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对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财政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农支出。本文主要研究财政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研究广东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资金规模、资金结构的基础上分析财政支农问题,并基于财政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发展有正向的影响。最后,结合广东省农业发展的新态势提出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改革、完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是加强支农资金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为了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而预算安排的财政专项支出,是财政支农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支农专项的增设或各支农专项资金量的增加,即在维持正常经费增长的情况下,使专项支农支出不断增加,占农业总投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村经济》2010,(9):I0001-I0001,1
近年来,灌南县财政局把财政支农工作作为工作重点,紧紧抓住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机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积极创新支农工作,大力增加农业投入,优化支农结构,整合各类资金,优先支持发展高效农业,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情况、新问题 ,财政部门必须“完善财政支农机制 ,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一、认清财政支农投资机制的变化。由于国家财政投资机制的改革 ,财政支农投入也在发生质的变化。财政支农 (农业综合开发 )资金由全部无偿变为部分有偿或全部有偿 ,预算内一般性财政支农资金将取消支农周转金 ,改过去支农项目较多和资金分散、重投轻管为“保重点 ,压一般” ,集中资金 ,大力扶持作用性强、影响面大、覆盖面广的项目 ,重点扶持节水农业、良种产业化、农业跨世纪科技培训等项目。投资…  相似文献   

9.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行为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要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力度,在我国目前财政收入和支出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短期内难以实现.因而加强支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比单纯强调扩大投入性支持更具有意义.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二是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成为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农民收入变化特点及结构特征,构建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分析模型,测算各类资金对农民增收的关联度系数,为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阶段做好农业财务工作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财务管理是一项事关“三农”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要求农业财务人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不懈地做大支农资金规模,科学合理地优化支农资金结构,扎扎实实地提高支农资金效益,不折不扣地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总量连年增长,资金来源渠道增多.财政资金带动了民间资本的投入,有效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目前,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还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了支农政策效应的发挥和支农资金效益的提高,这需要通过完善支农资金管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是近两年福建省农信社支农服务的基调,而在支持春耕备播方面,农信社早谋化,早动手倾力支持,凸显支农主力军作用。截至3月初,全省累计发放支农贷款达7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3亿元,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4.
江苏农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云芬 《农村经济》2002,(12):72-73
一、江苏农业投融资的状况分析改革二十余年来 ,江苏农业投融资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特征 :1 投融资的绝对数量有较大增长 ,相对数量呈下降趋势。农业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支农资金、农村信贷支农资金、农村集体支农资金以及农村个人支农资金。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农业投入资金的绝对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八·五”期间 ,全省预算内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达到 81 0 9亿元 ,“九·五”期间则达到 184 91亿元 ;全省金融机构 (包括农村信用社 )对农业的贷款“七·五”期间平均增幅为30 4 8% ,“八·五”时期为 19 5 3% ,“九·五”为2 2 81% ;…  相似文献   

15.
一、农业资金政策与其宏观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 农业资金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依其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纲领解决农业资金方面的各种问题而制定并实施的行动准则。农业资金政策的外延,在我国,依资金来源分,包括财政支农资金政策、农贷资金政策、引导农村(社区、企业、农户)自有资金投资政策和农业利用外资政策。依资金运用分,从分项结构看,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政策、农业人力资源投资  相似文献   

16.
本交运用31个地区的数据,通过回归面板模型对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讨量模型结果说明:土地对于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不显著;劳劫力的投入和农业产值的变化在在000~2004年呈现负相关,而农户资本投入的贡献率要远远大于财政支农资金的贡献率,同时指出,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对于农业产值的贡献巨大,而财政资金投入却忽视了这两方面的投入,这是影响我国财政支农绩效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支农周转金是各级财政部门将一部分财政支援农业生产的资金借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发展生产,由无偿补助改为有偿扶持、有借有还、定期收回、周转使用的专项基金。这种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多层次、多渠道横向经济联系的新形势下,作为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完成财政支农任务的手段加以运用的。本文拟就财政支农周转金的审计谈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前提,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已成为全社会及各级、各部门关心的热点问题.管好用好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不断提高使用效益,真正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支农作为社会财富再分配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工具,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各级财政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仍是值得进  相似文献   

20.
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是近两年福建省农信社支农服务的基调,而在支持春耕备播方面,农信社早谋化,早动手倾力支持,凸显支农主力军作用。截至3月初,全省累计发放支农贷款达7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3亿元,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