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杭州都市圈空间结构与演进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圈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演变为区域经济合作主体模式的倾向。杭州都市圈实践活动活跃、发育成长迅速,对其空间结构和演进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和市场找准突破点协同推进都市圈建设。采用"城市断裂点理论",运用经济距离、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等定量指标,初步划定了杭州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并借鉴"企业集团层次论"揭示其圈层结构特征:包括核心区、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视角研究了都市圈的演进机理:包括区域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背景影响、城市规划调整、行政区划变更、企业和高校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人口郊区化和周边县市主动对接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软件,通过文献共被引方法对1970—2009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热点及其演进历程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热点创生、演进的社会条件和影响因素,归纳、阐释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热点的演进机理,为进一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涂人猛 《企业导报》2014,(22):37-40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区位理论研究、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和空间经济学发展阶段,但作为一门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建立却是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采取几何学方法对单一个体的区位结构的静态研究,对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集聚和分异过程的大量实证研究后进行理论提炼,到建立数学模型来探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纳入主流经济学的范畴,成为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生产方式的概念和形态,指出了生产方式演进的动力因素,建立了生产方式演进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生产方式演进的动力学基础,深入研究了生产方式演进的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5.
郭琳 《价值工程》2009,28(10):71-73
基于价值链的原理,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演进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阐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及必要性,然后探讨了价值链对企业所起的重要作用,再结合企业作业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最终得出通过价值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机理,指出了本研究的意义及局限。  相似文献   

6.
7.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电子商务得到了应用和普及。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供销一体化的销售在农村大受欢迎,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农村的建设带去了新的发展,同时推进了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本文对其形成和发展以及演进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借助演进博弈理论重点对创新网络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发现创新网络形成的内在规律,进而找出影响创新网络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演进博弈过程促进了创新网络的形成,其中企业吸收并转化创新知识的能力以及所处的网络环境是影响创新网络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文章对主要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和政府机构)如何进行更好的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通过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健康"生长"的有效途径,提出通过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以及适合中国特色的和谐城市形态和城市交通.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由能动性资源与非能动性资源构成的物流技术能力的演进机理,其演进是一个技术能力各要素的连续性积累和总体技术能力的间断性跃迁的过程,表现为基于能动性资源和非能动性资源共同推动的双轮演进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把郑州建设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郑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总结其演变特征和影响其演变的主导因素,认为郑州由“一心两片,铁路分割”的双“V”字形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到“双核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受到地形地貌、交通、经济、决策、重大项目和历史延续因素的影响.从郑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现代产业空间发展、生态屏障空闻、郑州都市区空闻结构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重构和优化郑州城市空间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群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形成机制与空间范围进行界定,然后对其发展阶段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其未来空间发展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的城市空间布局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规划建设的空间布局,就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演化在地域空间上留刻的有形足迹.今天,人们看到的以二环路为痕迹的"凸"字形北京旧城,就是明代祖先的创世杰作--明北京城.明北京城在世界享有盛名.其中最精彩的是它拥有一条贯穿全城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全城建设均以轴线为核心,对称有序展开,中轴线是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的传世之宝.现代北京人,用他们的聪明智惠,创造新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描绘新生灿烂的北京城,"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新区"、"分散集团式"、"绿化隔离带"、"两轴两带多中心"、"中轴线与长安街东西轴线十字交叉骨架"等新的城市空间布局理念、布局模式,把新北京推向一个更加广阁、更加丰富多彩的地域空间.城市的地城空间扩大了,但是,空间布局的根却始终没有变,这就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传世之宝--南北中轴线,新北京颁布的每一个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都坚定不移地维护中轴线在城市空间布局的轴心地位,整个城市就是从这里开始,不停地向四周"排兵布阵"的,这就是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黄莉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8):95-101
回顾城市中心区步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城市实践表明,建设立体步行交通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空间紧缺等问题.本文基于对立体步行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类型与形式的认识,结合国内外城市的发展经验,对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交通系统的建设策略和实施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尝试总结出一些策略措施,以指导我国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交通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989~2005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及相关性指数以及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得出结论表明:各省域能源利用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状态;空间相关性指数极其显著且历年波动很小,表明我国省域能源效率之间内在作用机制长期存在且相互影响;各省域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数量、技术进步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修正和波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路径,划分四个阶段,即自然经济发展与早期城镇发育阶段、近代工业结构形成与城市兴起阶段、重工业基地建设与城镇体系发展阶段以及现代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结构调整阶段。认为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交通区位条件变化、外部势力的介入、国家计划投资以及对外贸易与外商投资等是驱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为典型代表的中国城市所出现的交通问题是空前严重的.所以, 国家在2000年提出了"畅通工程"作为一个重要对策.目前,"畅通工程"已实施1年多,它给人们以什么启示?在此基础上,今后我国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等部门的合作协调又该如何进行?对此,作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下,区域空间结构会有规律地发生三次转型,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农村为主导向以城市为主导的转型,城市化发展由以单个城市为主导向以城市群为主导的转型,城市群发展向同城化的转型。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很大,区域空间结构的三次转型在我国发生的时序不同,全国范围、四大地区、不同省区的区域空间结构都有不同的演进规律。"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应创新城镇化发展道路,推进区域空间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城市病"的正确译法应为"urban problem",强调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但有解决的可能。已有的内涵界定往往针对单个城市,没有考虑城市的内外空间结构关系,因而需要在外延上扩展。特大城市的"城市病"更多是由于空间结构缺陷引起,即特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布局不合理、城市间体系空间结构不协调,引起了要素的过度集聚,从而出现了各种"城市病"症状。这种空间缺陷可以通过特大城市1的通勤指标及效用指标来量化考量,并据此提出特大城市"城市病"的治理应通过优化空间结构,疏散城市功能,建设复合型城市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行政性分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城市规划学科研究的核心,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也均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城市的空间结构在共有国际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特点的同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正是对这一特征的探索,亦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分权视角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正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本文在对分权和行政性分权做出界定的基础上,从权力的空间配置和政府的空间生产两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动力,并总结了行政性分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